语言这东西,有了天赋还要努力学习呀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语言也是我们生活的必修课程。1-2岁的幼儿就已经可以通过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愿,随着学习能力的增强,他们会逐渐熟练,甚至掌握除母语外的多门语言。那么学习语言是否存在天赋呢?

语言这东西,有了天赋还要努力学习呀

研究证明,语言确实是需要天赋的,这种天赋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

1.兴趣。很多人喜欢学习语言。当能用一种陌生的语言说话或者读文章时,他的兴奋度会比别人更高,因而会激发他去比别人更努力地学习语言。这种兴趣就有天生的因素。

2.掌握语言的能力的高低。其中包括发音的学习能力和语法的学习能力。在教留学生时,我们有时会发现,同样是同一个国家,同样水平的留学生,教发音时,总是有一些学生的发音是对的,而有一些学生则经常是错的。语法的学习能力表现在对例句的举一反三和对例句的语法总结上。

语言这东西,有了天赋还要努力学习呀

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总会发现,学习水平相当的人,在掌握语法方面总会有人表现出对语法的敏感性。

那么我们在何时知道自己是否有语言天赋呢?其实在我们刚来的人间的时候便已表现出来了。

当婴儿发出第一声啼哭就已经有所区别。有的婴儿哭得非常响亮,有的婴儿哭得比较低沉,有的婴儿哭得非常清脆,也就是说,每个婴儿的哭声都是不相同的。

语言这东西,有了天赋还要努力学习呀

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啼哭声声调变化越丰富的婴儿,长大后的语言能力越强。

德国的维尔茨堡大学选取了35名幼儿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们先就婴儿发出的声音来进行分析,然后再从啼哭声中归纳出曲调的不同声调出来。结果发现,刚出生的婴儿的啼哭,声调变化曲线只有简单的起伏变化。从第二个星期开始,他们的声调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而这些越早发出丰富声调的婴儿,在以后学说话时,也越能够较早地学会较多的语句。

虽然种种研究表明,语言学习存在先天因素,但这并不能打消我们学习的信心。因为人类掌握语言能力的高低是由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学习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的。就目前的语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证据显示,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习第二语言,即便是在中年甚至晚年开始学习,只要勤奋、主动与坚持,都会有所进步。

所以我们看到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成年之后学习语言依然取得成功的案例,这表明普通人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第二外语。俗话说:“勤能补拙。”不管你是否有语言天赋,只要努力学习,都会达到你想要的成就。

语言这东西,有了天赋还要努力学习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