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姜小白:解讀營銷經典案例​《借開店人的貨,為自己賺錢》

在互聯網上有很多很多營銷策劃的經典案例。

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是把這些精華的內容,當作一個故事,用來打發時間。

其實,你不知道是,你守著一座金礦,卻還在感嘆命運的不公。

每一個經典案例,其中都蘊藏著可以讓你財富倍增的秘密,讓我來告訴你應該如何發現這些秘密,讓這些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秘密,帶給你無盡的財富。

案例雖老,思維永存!

【原】姜小白:解讀營銷經典案例​《借開店人的貨,為自己賺錢》

空手套白狼系列之《借開店人的貨,為自己賺錢》

(案例原文)

有人開了個鴨脖店,不到 1 個月,因為沒有可觀的人流量,於是以失敗而告終,手頭的錢也不多了。

他跟認識的幾個同樣也是開鴨脖店的老闆,一交談才知道,大家生意都不好做。

他在想,能不能找這些老闆進貨,賣到網吧裡面去呢?

開始的時候少進點,有了熟人的關係,可以先賣貨後付款,這些鴨脖店的老闆,也很樂意多了這麼一個業務員。

風險也不大,關鍵是不需要自己親自制作,自己跑跑腿就行了。

於是,他買了一輛二手電動車,上各大網吧去賣鴨脖,鴨腿,鴨腸等等,賣出去多少,再給老闆分一部分利潤。

那種大點的網吧,每個網吧賣出去 20 個鴨腿,就能掙 40 元,給老闆分 10 元,還剩 30 元。

一天跑 10 家網吧,也能賺 300 百元。要是在勤奮點,就能多賺更多了。

【原】姜小白:解讀營銷經典案例​《借開店人的貨,為自己賺錢》

這個案例是利用現在的資源,在不需要增加成本的情況下,為自己賺錢。

很多人身邊,其實都存在各種各樣的資源,卻沒有從中間發現商機。

這個案例的思路是這樣的:

1、做自己熟悉的業務;

2、尋找未被開發的新市場,找到產品的突破口;

3、利用現在人脈的資源,減少自己的成本開支;

4、只要勤快一些,根本不愁賺錢。

為什麼要做自己熟悉的業務呢?

自己熟悉的業務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得來的,如果換其他的行業,就會增加時間成本。

很多人創業,可能都會考慮真實的成本投入,比如店鋪裝修,房租、人工、設備等等,而忽略了最重要的隱形成本——時間成本。

如果你能像前一篇中,利用臥底思維

去搞定你的上家,也可以學到經驗,只是需要一些時間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向成功者學習是一條最快的捷徑。

看看阿里巴巴學的誰?

看看騰訊學的誰?

所有,在創業的時候,優先選擇自己熟悉,並且已經成功的行業,這樣才能為你節省大量的時間。

【原】姜小白:解讀營銷經典案例​《借開店人的貨,為自己賺錢》

但是,尋找新市場則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這裡,你可以使用逆推思維模式,也就是結果導向的方式。給你的客戶進行畫像,找到這些客戶的共同點,就能夠發現更多的市場,同時也會避免與同行產生競爭。

你可以像《天道》中的丁元英學習,逆推思維到底有多巨大的威力。

目前,實體店經營狀況,你應該很清楚。因為,大的經濟環境比較緊張,就會導致很多中、小老闆都在感嘆,生意不好做,找不到客源。

你如果能巧妙的利用這個案例中方法,在加上本身熟悉自己行業的規則,一定會被大多數老闆所接受,最後大多雙方獲利的結果。

利用你自己的雙腿,為自己創造一條財富之路吧。

那麼,你是怎麼看待這個案例呢?請留下你的意見。

PS:因案例文字太長,進行了壓縮,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