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人闲桂花落,何似在人间。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桂花,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

因叶似圭而谓桂,纹如犀又名木犀,亦唤金粟、九里香。

清可绝尘,浓时远溢,仲秋时,丛桂展,良夜、清晨走过,露湿香沾,心朗气舒。


桂 史

据文字记载,中国植桂之久,有2500年以上。

《山海经·南山经》有载“招摇之山多桂”,屈原《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则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自古以来,桂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备受人爱。

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在上林苑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后大多枯死,而其中有桂百株,引种成功并具规模。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唐人尤喜植桂花。白居易为苏州刺史时,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柳宗元则是自湖南衡阳移桂十余株栽至零陵;唐相李德裕收集花木二十年,先后将剡溪之红桂、钟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等引植于洛阳郊外府邸。

不过当时植桂多限于皇家,真正普及于民间,则要到宋以后。明初,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桂花产区形成。1771年,中国桂经广州、印度,飘香于英国。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如今,多市皆以桂花为市花,杭州每年国庆前后都会举行西湖桂花节,满陇桂雨,雅乐与共。


识 桂

桂花品种颇多,花色上,有金桂、银桂、丹桂之分;叶型上,有柳叶桂、金扇桂、葵花叶等之分;按花期分,则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佳等。

其中丹桂、金桂、银桂、四季桂,构成桂之四大品系。

丹桂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叶墨绿、花橙朱、香浓郁,丹桂的美,肆意而浓烈,轻易便,撞进彼心。

金桂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金桂拥有最明朗灿烂的黄,风过处,碎金一片。

银桂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乳玉般的花盏,堪怜忍折,远远望去,浓青星白,如有雪落。

四季桂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色介于金桂银桂之间,香亦浅淡,四时常有,春秋尤盛。


桂 涵

桂花,向有崇高、美好、吉祥等寓意。

因其香远,有称“仙友”、“仙客”、“花中月老”。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并常与玉兰、海棠、牡丹同植于庭前,谐音玉、堂、富、贵,喻吉祥之意。

桂树,则是高洁、荣誉的象征。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有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

古人寓桂枝为出类拔萃之人物及仕途,仕途得志谓“折桂”。


于是,桂常与山、石等配,植于亭、台、楼、阁附近,称为“双桂当庭”、“双桂留芳”,以盼“贵子登科”。

咏 桂

中国人爱桂花,爱其清浓兼有、意涵丰美,桂之倩影常见于历代诗作中。尤其唐人,吟桂蔚然成风。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唐·颜真卿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唐·王建


新桂如蛾眉,秋风吹小绿。

——唐·李贺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宋·朱淑真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元·倪瓒


桂 馔

桂花之香,非高远难攀,而是可亲、可近、可共美,桂花入馔,从来惊艳。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无论清粥、凉粽、酒酿、米藕,浇上一勺桂花蜜,便有了灵魂,香甜异,食难忘。

桂花酿酒,清香沁喉,桂花作茶,甜柔可口。

人间九月,桂子堆云,香成海

然私以为,桂花之香,最配糯软之糕团,缓嚼香出,丝绕于齿,回味,恍一场缠绵软侬的江南旧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