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有百萬用戶的微信好友達5000|我們還是不高興

這個月的9號,大名鼎鼎的騰訊副總裁張小龍先生在微信年度會上宣佈:將近100萬微信用戶的好友數量接近了5000人,達到微信好友設置的上限。

說這話的時候,張小龍先生表情嚴肅卻充滿自豪、自信。

張小龍:有百萬用戶的微信好友達5000|我們還是不高興

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用戶臉上是沒有什麼表情的,缺乏想象中的驚喜。

微信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白巖松先生的觀點有點極端:就是讓我們知道別人早晨吃什麼,晚上穿什麼;還有就是別人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幸福,讓我們心生不快。

也許有很多人會說,我們可以在微信裡交到很多朋友呀,這句話也是正確的,那我們現在就從朋友說起。

自從有了手機,自從手機裡有了微信,無論是多年未見的老朋友,還是剛剛認識的人脈資源,我們都會拿出手機,打開二維碼掃一掃,彼此加一個微信,然後拍拍對方的肩膀,重複著那句單一而永遠說不夠的話:今後多多聯繫,認識你很高興。

於是我們就成了人家微信裡的朋友,由於時代變遷或者人情冷暖,也許我們是人家微信裡的匆匆過客,轉瞬之間不知彼此,這種快餐式的暫時交往,讓我們有時候茫然失措,打開微信,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有我們的朋友,但就是找不到我們要傾訴的那個人。

張小龍:有百萬用戶的微信好友達5000|我們還是不高興

你的微信裡駐著多少這樣的朋友呢?回答肯定是一致的,好多好多喲。

初次相見是多麼的喜悅,回憶過去,展望未來,握手、擁抱,還可以在微信裡把眼前的事情有選擇性的表現一番,讓人家覺得自己混得不錯,然後盲目的樂觀和興奮起來。

一陣喧譁過後,繁忙的謀生和難唸的家庭經,讓我們初識的喜悅馬上冷漠退卻,僅僅有一點聯繫,逢年過節的時候有一聲問候。突然有一天的問候如石沉大海,你的心裡便拔涼拔涼,等不了多長時間你就會刪掉她,她就成了你生命中的一朵浪花。

更讓我們無法忍受的是,曾經小時玩伴或者同窗好友,在多年之後相識,用微信短時間內頻繁交流,但很快就會冷場,等不了一年兩年,你再次發起問候時,人家會很冒昧的問一句:對不起,你是誰呀?

張小龍:有百萬用戶的微信好友達5000|我們還是不高興

你肯定尋找各種理由讓自己安慰,總是很不甘心,耐心地解釋:自己的微信頭像和暱稱都曾改變。讓對方努力的想起你,然後一廂情願的回憶過去,希望彼此回到從前,回味年輕時的快樂。可是人家不喜歡這些破事,沒有利用價值的朋友,即使過去有美好的時光可以回憶,但現在說起話來照樣是索然無味。

正如張小龍先生所言,我們過去認知社會的寬度是用自己的腳步丈量的;現在我們獲取信息,一眼就能夠看到整個世界。張小龍先生又說,按照鄧巴數理論,我們每個人最親密的朋友不可能超過150個,我們的朋友是很難騙天下的,5000個好友對任何人來說都只是個數字。

我們現在交友的平臺實在太多了,到處都是渠道。而感到非常奇怪的是,現在人人都嘆息找不到真誠的朋友,甚至還不如過去。朋友到處都是,但又只能萍水相逢,曇花一現。

現在人交友都有目的性,有利用價值的人經常走動,逢年過節用物質交換其手中的權利,失去價值,或者本來就沒有利用價值的朋友即使感情深厚,見個面也只是點點頭,甚至假裝沒有看見,目不斜視的往前走去。

現在是浮躁的社會,沒有人靜下心來互訴心聲,即使我們有非常愉悅的事情,也找不到人分享;心靈糾結、痛苦不堪的時候,打開自己的微信,竟然找不到一個人來掏掏心窩。我們的朋友來去匆匆,沒有時間長期站在一起,共同欣賞彼此的人生風景。

我們不要5000個好友,只需要能夠找到兩三個人,把他們從微信裡挑出來,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好好的經營,讓彼此的友情經受波濤洶湧的久經考驗,讓她陪伴我們的一生,讓她在我們生活中長久的開出鮮豔花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