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隍雲片糕——客家美食非遺項目

豐順留隍是潮客文化交融的地方,飲食方面集合了兩種文化的元素,雲片糕同樣也是,雲片糕離不開糯米粉和橄欖仁,糯米粉是客家人愛用來做粄的材料,而橄欖仁則是來自潮州地區,廖氏先人將二者巧妙結合,做出了融合潮客風味的糕點。


  “潮州的烏欖仁一斤已經升到二三百塊,但我們都還是堅持使用,以確保留隍雲片糕的傳統風味不變。”廖史智說,除了內包裝由紙換成塑料紙以便於更好保存之外,其它製作工藝基本沒變。


留隍雲片糕——客家美食非遺項目

張佳勝 攝


  留隍雲片糕和留隍草蓆一樣聞名遐邇,是留隍著名的傳統食品,因糕片顏色雪白如雲,因此得名。當地人又稱為之為錦糕,也有一些外地的客家人稱之為留隍糕、紙牌糕。雲片糕主要原料為糯米、白砂糖,輔料是橙糖、欖仁、芝麻油、香料、阿華田等,原料優質、製作精細,具有易於消化、營養豐富等特點。

留隍雲片糕——客家美食非遺項目

羅君 攝


  早在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廖氏花公26代裔孫廖如峙便開始在留隍製作雲片糕,並樹起了“萬源齋”的字號。

留隍雲片糕——客家美食非遺項目

張佳勝 攝


  時至今天,“萬源齋”已成為留隍家喻戶曉的老字號,而廖氏後人也已經將雲片糕推廣成為梅州和潮汕地區頗受歡迎的食品。“留隍雲片糕製作技藝”項目也以其獨特的傳統技藝,被列入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留隍雲片糕——客家美食非遺項目

羅君 攝


雲片糕做法比較複雜主要有四道工序


第一步是製作糕粉和反砂糖。


留隍雲片糕——客家美食非遺項目

張佳勝 攝


  將糯米用沙爆成米花後粉碎製成糕粉,白砂糖熬成糖漿倒入攪拌機後再加入麥芽糖反覆攪拌製成反砂糖。


第二步是製作糕心。


留隍雲片糕——客家美食非遺項目

張佳勝 攝


  將反砂糖、糕粉、芝麻、欖仁、橙膏和黃油等配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用壓筒反覆揉壓至所有材料充分相融,再將其倒入模具中壓成方塊狀,製作成糕心。


第三步是夾心。


留隍雲片糕——客家美食非遺項目

張佳勝 攝


  在特製的模具內先加入糕粉壓實作底面,再把糕心放在中間,接著又在上面鋪上糕粉做糕面,然後用特製的工具壓實。


最後一步是切片。


留隍雲片糕——客家美食非遺項目

張佳勝 攝


  把一大塊的糕點切成長條後,再用切片機把定型好的糕點切成薄片裝入包裝盒。

留隍雲片糕——客家美食非遺項目


  2天后,在糖、油等作用下,糕點不散又不粘,雪白香甜,在製作好的2天后至15天內食用,口感是最佳的。雲片糕打開時如同打開一本書冊,撕下一片好像翻開一頁,初次食用起來會覺得很有趣。


留隍雲片糕——客家美食非遺項目

張佳勝 攝


  關於雲片糕為何又被當地人稱為錦糕,當地流傳著一個傳說:相傳在清康熙年間,當地一位秀才參加科舉考試,連續考了5次都名落孫山,家庭也因此弄得家徒四壁,但他毫不氣餒。第6次科舉考試時,其夫人為了節約盤纏,特意把糯米磨成粉狀,加點糖和少許水做成糕點,作為丈夫路上的乾糧。不想此次趕考,竟一舉高中,衣錦還鄉,鄉親們認為是吃了這種糕點的緣故,便將其稱之為“錦糕”。


留隍雲片糕——客家美食非遺項目


  雖然只是傳說,但人們都認為,雲片糕寓意為步步高昇,因而成為各種喜事與佳節中饋贈親朋的禮品。製作者也在外包裝上配以龍鳳呈祥、雙獅戲球等圖案,喜慶又討人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