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学渣的?

星球君高中读的是理科实验班,班上经常有同学让人很生气——明明前一天晚上还在打游戏,第二天考试还总是发挥

超常

原本,一句“天赋异禀”就能让这个气死人事件翻篇,但星球君就是那种很执着的孩子,想要去刺探这些同学的秘密。

结果还真把秘密给揭开了,原来这些气人的学霸原来都很喜欢把知识点给串起来,放在一张不断扩大不断增长的图表上,然后每次考试前对着这张图表复习下就行了。

根本不需要像学渣们那样挑灯夜战,一本书一本书地啃,最后分数还那么难看。

后来星球君加入了大小星球,发现家长在指导孩子学语文的时候也有两种泾渭分明、截然不同的学法,一种是学渣思维,一种是学霸思维。

学渣思维,又叫“点状思维”,知识点都像珠子一样散落各处,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但效率总是很低。

就拿学汉字来说,很多家长会拿着一张字卡,告诉孩子:“宝宝,这个字是土,记住哦!明天我会再问你一遍的。”

第二天:“宝宝,这个字是什么?”

不知道……


你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学渣的?



当然,孩子最终会记住土字和它的发音,但这个字并没有跟他本人发生什么关联。


你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学渣的?


还有一种教法,就是死抠意义不大的细节,比如让孩子抄写100遍笔顺。

没错,笔顺会对字形美感有些影响,但把大把时间都花在这一点上,也许是忘了这是个提笔忘字也依然能活得很好的时代。

不信的话,试试看不查手机能不能把(gan ga 四声)两个字写对,书写是不是完全符合笔顺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学霸思维又叫网状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把学到的知识汇编成一张巨大的网络,最终应用于生活,很多学霸都说自己是用这种方法在学习的:


你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学渣的?


本图作者代羽

那学霸到底是怎么学语文的呢?

之前有一位特级语文名师教一二年级小孩《史记》,他的课上小孩子绝对不会噤若寒蝉,一个个都特别踊跃,秘诀就在于老师很善于发散式提问,让孩子们把生活中看似孤立的知识一点点串联起来。

比如,这位特级老师就会问大家,《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提到司马这个姓,你们还会想到谁啊?

当时就有个一年级的小孩举手:老师,我知道!是司马光!司马光砸缸!


你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学渣的?


这种发散式的提问其实就是网状学习法的一种,引导孩子去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在大小星球的汉字学习营,我们会为孩子的网状学习提供诸多支持。

最多的支持,是为父母跟孩子的启发式聊天提供足够丰富的素材。但这样的启发式聊天不同于闲聊,我们会给好几条线索让家长有的放矢。

比如,同样是学习字,大小星球的老师是这样引导家长的家庭学习的:


你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学渣的?



哪里有土?

家里的花盆里、小区草地、公园里、山上……

有什么动物是生活在地下的?

蚯蚓、虫子、田鼠、蚂蚁……

哪里有石头?

小区里的石头小路,山上,河里,家里的大理石窗台……

土和石有什么不一样?

土是松软的,石头是块状坚硬的

你知道石头可以变成土吗?

坚硬的岩石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就会慢慢出现裂缝,然后变成小块。这个过程叫作风化。


你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学渣的?


(汉字营打卡截屏)

这样学习,孩子就会觉得原来学习汉字不仅仅可以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能让我认识世界。


再举一个例子,在学火字的时候,星球老师为孩子准备的问题是这样的:


你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学渣的?



你喜欢烟火吗?

过年的时候除了放鞭炮,还会放烟火。大大的美丽的冲上天空的烟火也叫烟花。你喜欢吗?


你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学渣的?



除了烟火,什么地方还有火?

厨房做饭的时候,过生日点蜡烛的时候,烧烤的时候、童话故事里还有龙喷火……


你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学渣的?



火有什么特点?

会发光,会发热,很烫,容易烧坏东西很危险……

看,是不是一个火字就能把好多现象,好多经验都串联在了一起?


你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学渣的?



常常会困惑,为什么有些人不怎么努力就能轻松考高分,写出好文章来?而另一些人花了很多时间记忆和背诵,却收效甚微?

其实说的正是“学渣思维”和“学霸思维”之间的差别。“学渣思维”,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学生学到的东西在头脑里支离破碎,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缺乏关联度,无法归类,难以形成宏观概念。

看似学了很多知识,但因为节点之间没有实质性相连,所以每个节点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很快就漂得不知踪影。

学霸们则是在头脑中建立了一张稳固的网,学得越多,体系越庞大,能够站在高处见森林全貌。

其实,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学生:一种是学霸,另一种是被各种错误思维耽误的而没有成为学霸的。

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成为学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