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資金293億回馬槍:重倉增持股曝光 風格鉅變(名單)

闊別久日之後,以3月24日為重要的市場轉折,北上資金近日終於逐步迴流,並再現單日淨流入超百億元現象。截至4月7日,累計流入達293億。迴流的背後,北上資金的風格偏好與此前卻大有不同,這表現在,對此前爭搶的“科技牛”已出現巨大分化,甚至加速賣出,而如此前大額賣出的“白龍馬”,近期重現加速買入。“抓大放小”、由題材成長轉向防禦價值的特徵明顯。作為市場的“聰明錢”,隨北上資金增配“抄底”,其重點調倉佈局特徵值得我們給予跟蹤關注。

北上資金再現超百億流入

拐點信號來臨?

4月7日,市場出現跳空反彈,北上資金當日淨流入達126億元,成為歷史上第11個“單日淨流入過百億”,這與其此前多個交易日流出超百億元構成鮮明反差。我們注意到,3月24日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首先,繼3月北上資金多次單日賣出超百億後,首個交易日迴流超過30億元,且此後整體上主要為顯著流入。其次,A股以及全球主要股指自此開始企穩反彈。3月24日以來,北上資金合計買入達到293億元,4月7日單日淨買入超百億,顯著提速。(見附圖1)

圖1:北上資金3月初~4月7日流向圖


北上資金293億回馬槍:重倉增持股曝光 風格鉅變(名單)


數據來源,Wind,證券市場紅週刊

北上資金由“大賣”轉向“大買”,與多重因素有關,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國際上,全球量化寬鬆的刺激措施下,海外市場流動性衝擊得到趨緩改善,外資風險偏好出現邊際回升。國內來看,央行定向降準、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以及在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下,經濟復甦預期增強等。另外,繼此前北上資金“超賣”,在A股市場重回估值優勢下,進一步加大回補力道意圖在增強。

據我們此前長期跟蹤來看,北上資金歷史上流入過百億元的交易日,大多都對應了A股的重要底部或者底部區間。(相關文章詳見《狂賣764億之後 北上資金變局》)如2018年底~2019年初,北上資金期間兩度單日買超百億元,再如今年的2月初期等,此後市場均展開了強勢反彈行情。此外,北上資金極少在市場高位或市場頂部大額買入,另據觀察,多次過百億元的買入交易日中,大盤點位多分佈在2500~3000點之間,估值則在10~14倍之間,整體處在歷史低位,這也表現出了北上資金善於低位逆向佈局、“買便宜股”的思路。

那麼,北上資金後期流入是否能形成趨勢?對此,招商策略張夏(金麒麟分析師)團隊分析認為,目前來看,海外市場流動性衝擊正逐漸緩解,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A股估值優勢凸顯,近期政治局會議對貨幣和財政政策定調更加積極,北上資金有望得到改善。此外,其還強調需要關注海外疫情演繹的情況,這是未來一個階段影響市場風險偏好以及北上資金流向的重要因素。對於同樣問題,國泰君安觀點認為,北上資金趨勢性流入需待全球經濟與疫情信號風險清晰。

僅從一個北上資金單日流入過百億的現象,還不能讓人斷然判定一個長期底部拐點已到來。作為國際資本配置A股的重要風向標,北向資金對市場的嗅覺靈敏度相對較高,其大額流入無疑是一個能幫助我們研判底部與轉折的重要信號,投資者應該給予重點關注。

消費防禦替代科技

北上資金增配“核心資產”

北上資金大幅迴流的背後,增配風格卻與之前有迥然不同。

首先,表現在消費防禦替代科技的行業變化。我們按照市場行情與北上資金具體流向劃分了3個階段:

一、2月上中旬,北上重點增配中小科技股的現象明顯,期間科技行情“一枝獨秀”,計算機、電子、通信、傳媒等科技股,均跑贏同期大盤10個百分點以上。北上資金在2月底對於科技股(這裡特指計算機、電子、通信、傳媒4個大類行業)的持倉量達到階段最高102.13億股,截至4月7日最新已下滑至93億股。

二、2月下旬至3月23日,期間北上資金集中大額流出,在此期間,科技股已經被大額賣出,但對於消費防禦類的個股變動不大,整體為堅守持股。

三、自3月24日北上資金顯著迴流以來,北上資金反手大筆增倉消費防禦類板塊,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行業,近來,消費防禦類板塊強勢佔據反彈上風,並顯著跑贏大市。北上資金對於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的持股數已由2月底的68.52億股提升至最新超70億股。

其次,與北上資金之前“增配中小盤、賣出大盤股”相對,變為“抓大放小”。如2月中上旬北上資金買入個股平均市值在369億元市值,前20大增倉股平均市值為2390億,期間買入的中小科技題材股居多。3月24日以來,北上資金重新集中大額買入核心資產、大盤藍籌股,獲得其買入的個股平均市值上升至426.22億,前20大市值股高達3079.87億元。此前,由於北上資金持續流出、市場大幅調整,一些A股的大白馬遭到錯殺,目前來看,很多股票的估值又重回低位,出現“黃金坑”,這為北上資金重新買入提供了良機。

北上資金市場反彈期增配“白龍馬”、“核心資產”。結合具體個股來看,我們以2月下旬~3月23日北上資金、3月24~4月7日期間十大活躍股做了統計,發現北上資金對於一些如貴州茅臺等典型股表現出極大的增配力道。

2月下旬~3月23日,北上資金集中大額賣出期間,中國平安、貴州茅臺均被賣出超過90億元,此外,格力電器、中興通訊等也分別被賣出43與16億元。與之相對,3月24~4月7日,隨北上資金迴流,貴州茅臺、海天味業、恆瑞醫藥、五糧液、三一重工、招商銀行、藥明康德等多股均獲大額淨買入,買入金額在7~30億元,貴州茅臺買入最高近30億元。(見附圖2)

圖2:2月下旬~3月23日;3月24~4月7日兩區間北上資金大額買賣典型股


北上資金293億回馬槍:重倉增持股曝光 風格鉅變(名單)


數據來源,Wind,證券市場紅週刊

3月以前,北上資金的重點增配方向重點在科技為主的中小創,對於主板的大市值龍頭股增配度不高。我們在3月下旬上述文章中指出“核心資產性價比優勢有望重塑”,並做出了相對高估的中小創與相對低估的白馬藍籌風格轉換的預判。

那麼,風格明顯切換之後,是否意味著消費防禦股的機會還將進一步延續?

綜合分析,在當前市場整體估值處於低位下,部分“核心資產”已經具有了較高的性價比優勢,此外,經過此前大額賣出,北上資金有較大的“回補”需求。後市若全球以及A股市場繼續企穩向好,那些估值合理的安全優質資產必將會繼續成為其首先。

附表:3月24日~4月7日北上資金增倉前30股


北上資金293億回馬槍:重倉增持股曝光 風格鉅變(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