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學作品,我們該用“作者已死”的態度還是“未死”的態度?

答:半死不活的態度,薛定諤之死。


讀文學作品,我們該用“作者已死”的態度還是“未死”的態度?


餘華曾經在一本小說集裡的自序,大意是:一部小說的出版,僅僅書寫意義上的完結。從閱讀和批評的角度上講,一部小說是永遠不可能完成或者是永遠有待於完成。閱讀和評論的意義,不在於作者在寫作時想到的,而在於作者寫時沒想到的。一篇小說發表後,便不僅僅屬於作者,而屬於所有讀到他的人。


從這個意義上說,可以用“作者已死”態度。小說對於作者的意義是呈現,對於讀者的意義是體驗。在呈現和體驗之間,是作家刻意設置的表述空白。讀者在接受文字的過程中,填補這些空白,就是思考的過程,也是二次創造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閱讀時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感受,也不必去揣摩作者的“初衷”。文學語言不是一個精準執行的語言,所以也不存在一個權威的解釋。


另外,在閱讀作品時,也不必按照“哲學家必須按照他所倡導的哲學方式去生活”來要求作家。 小說是憑空在現實世界虛構出來的結界,小說的邏輯僅僅對邊界之內負責,故事和現實要分開,書中的人物和作者本人也要分開。一個生活方式浪蕩的作家,也可以寫出潔白如寧雪的純粹愛情。我們不能因為作者的聲名狼藉,就去懷疑書中的價值。這一點和網上的各位人生導師是不一樣的。人生導師更像是哲學家,必須用自身的生活方式去踐行他的理論。


從另一方面來說,作者又不能完全死。藝術作品由人來完成,必然帶有人的氣息。它不是AI計算出來的字符排列組合。透過研究作者的生平、作品創作時期的心境,或者思想體系,可以在閱讀的時候更好的接近作品的本意。前面我們說“一篇小說發表後,便不僅僅屬於作者,而屬於所有讀到他的人,” 讀者的閱讀體驗取決於他已有的世界認知;

但小說更重要的意義不在於描寫生活中大家都看得到的部分,而在於以作家的敏銳感知提取出生活表層之下,存在但大家未察覺到的部分。

研究作品的創作源頭,有助於接近該源頭衍生出的,作品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