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八王之亂

泰始元年(265),晉武帝司馬炎開國後,給自己的族人、子嗣大肆封王,並委任地方。要說當時,因為孫吳帝國尚統治長江以南,司馬炎在禪代之後,為了維持西晉帝國的穩定,這麼做倒是可以理解。

到了泰康元年(280),西晉帝國吞併孫吳,統一全國後,司馬炎廢除了近百年的州牧制度,恢復州刺史,就是為了收回地方政府的軍政大權。

但是,司馬炎唯獨對自己司馬家族的人卻毫無顧忌,仍然准許這些司馬氏郡王坐鎮地方,甚至擁有在朝廷的軍政大權。

西晉八王之亂

晉武帝司馬炎在繼承人的問題上一直很糾結。

眾所周知,他立的皇太子司馬衷的智商低於常人,為此,司馬炎一想到身後事便憂心忡忡,一度想廢掉司馬衷。

但是楊皇后以及和嶠等大臣們堅持“嫡長子繼承優先”的原則不肯讓步,加上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很聰明,深受司馬炎的喜愛。

最終司馬炎還是放棄了廢掉司馬衷的想法,然而司馬炎只看到了司馬遹的聰慧,卻忽視了司馬衷妻子賈南風的狠毒。

西晉八王之亂

太熙元年(290),司馬炎駕崩後,司馬衷順理成章地繼承大統,賈南風也成為皇后。

賈南風的權力私慾極重,丈夫的智商劣勢正好被她利用於操縱朝政,於是很多詔書都是賈南風寫好後,再讓司馬衷照抄一遍。

賈南風操控朝政後,著手破除的第一道障礙就是太后的父親——太傅楊駿,因為司馬炎逝世後,楊駿獲得了輔佐司馬衷的特權。

在永平元年(291年),賈南風聯合楚王司馬瑋發動政變,除掉楊駿一族,然後由汝南王司馬亮擔任太宰與太保衛瓘共掌朝政。

司馬亮是司馬懿的四子,司馬瑋則是司馬炎之子,所以論輩分,司馬亮是司馬瑋的祖輩;論資歷倒是差不多,司馬亮和司馬瑋分別督過豫州、荊州軍事。

西晉八王之亂

眼前的這個結果讓積極參與政變的司馬瑋非常不滿,因為司馬亮和衛瓘一直很瞧不起司馬瑋,野心勃勃的司馬瑋也不甘於人下。

六月,司馬瑋則向賈南風誣告司馬亮和衛瓘兩人“欲行伊霍之事(廢立皇帝)”,於是賈南風再讓傀儡皇帝司馬衷下詔(當然是抄一遍),命令司馬瑋去廢掉司馬亮和衛瓘。

得到詔書的司馬瑋興沖沖地帶兵去殺死司馬亮和衛瓘後,卻沒想到賈南風翻臉比翻書還快,居然宣稱司馬瑋“矯詔行事”,於是司馬瑋也被送往刑場處死。

司馬瑋本年才21歲(虛歲),遠不及司馬亮的名望,賈南風也不想和這個莽撞小青年平分朝廷大權,所以司馬瑋被出賣了。

司馬瑋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中束手就擒,被送往刑場後,他掏出懷中的司馬衷親筆詔書,哭著請監督行刑的尚書劉頌看,劉頌也只能流淚不敢看他。

西晉八王之亂

嚐到權力滋味的賈南風又開始打起了太子司馬遹的主意。

因為賈南風一直都沒能給司馬衷生兒子(女兒倒是生了三個),太子司馬遹的生母是謝才人,所以賈南風對太子並沒有什麼好感。

這種微妙的矛盾在早些年還可以被擱置一邊,隨著司馬遹漸漸長大,有了自己的妻子,孩子之後,賈南風的心裡越來越不是滋味了。

有一次,司馬遹在東宮與賈謐(賈南風之侄)下圍棋時發生爭執,成都王司馬穎見到後斥責賈謐無禮,賈謐忿忿不平,就去找賈南風告狀,說司馬遹上位後一定不會放過我們賈家人。

這時候,賈南風也覺得必須要動手了。

於是賈南風把司馬遹騙入宮中,命人用酒將其灌醉,並把事前準備好的大逆不道的文章草稿拿出來,哄騙神志不清的司馬遹抄寫。

賈南風拿到“證據”後,便急匆匆召集群臣,宣佈下詔廢司馬遹為庶人,軟禁在許昌宮中。

次年(300)三月,賈南風一不做二不休,又派黃門孫慮帶著毒藥去許昌見司馬遹,司馬遹不肯服毒自盡,逃到廁所裡,被孫慮追上後,用藥杵活活打死,年僅23歲。

就在在司馬遹被害前後,另外一位野心家——趙王司馬倫粉墨登場。

司馬倫時任車騎將軍、太子太傅,靠著給賈南風溜鬚拍馬的機會才獲得信任,可見他非常善於偽裝自己。

在司馬遹被害前後時間,司馬倫就已經暗中聯合了梁王司馬肜,齊王司馬冏等人密謀廢掉賈南風。

四月,司馬倫矯詔帶兵進入皇宮,宮內的華林令駱休擔任內應,把傀儡皇帝司馬衷控制在手中,再逼迫尚書檯下詔廢后。

賈南風當時在後宮,見到帶兵前來抓捕自己的司馬冏後大驚失色,甚至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詔書都應該是我寫的,你哪來的詔書?”

賈南風的質問也無濟於事,畢竟司馬冏等人手裡有兵,何況皇帝、尚書都不在身邊,賈南風也只能束手就擒。

最後,司馬倫請賈南風喝下金屑酒,一命嗚呼。

野心家司馬倫取得政變勝利後,給自己加上大都督、相國,督中外諸軍事等各種頭銜,特權,成為輔佐傀儡皇帝司馬衷的權臣。

永寧元年正月(301),司馬倫覺得還是不過癮,乾脆帶兵進宮,把司馬衷趕下臺,自己宣佈登基稱帝了。

司馬倫的行為引來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等人的不滿,三月,三人聯合地方多位藩王、官員舉義兵反抗司馬倫。

四月,義軍擊敗司馬倫,攻入洛陽,重新把司馬衷扶回帝位,司馬倫被誅。

長沙王司馬乂是司馬瑋的同母兄弟,也頗有野心。

之前司馬瑋被誅後,司馬乂被貶為常山王,等到司馬冏等人舉義兵之時,他也參與其中,因為有功,這才恢復長沙王的爵位。

司馬乂自知沒有名望,於是就去攛掇排行第二的司馬穎去消滅司馬冏,兩人便約定,司馬穎在外,司馬乂在內,同時起兵討伐司馬冏。

實際上,司馬穎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希望司馬乂在洛陽戰死,這樣自己就有討伐司馬冏的藉口。

永寧二年(302),兩人如期發動政變,司馬乂帶兵入宮,連戰三日,終於成功殺死司馬冏。隨後司馬乂擔任太尉,成為權臣。

這下好了,本來對司馬乂不抱勝利希望的司馬穎尷尬了,他見自己當不了權臣,便不肯承認司馬乂的地位,於是又去聯合司馬顒一同討伐司馬乂。

太安二年(303),司馬顒的大將張方,與司馬乂連戰三月,雙方傷亡慘重,又因為缺糧的緣故,張方一度準備撤回長安。

然而時任司空的東海王司馬越在此時發動政變,將司馬乂俘虜,送到金墉城軟禁起來。

西晉八王之亂

司馬乂的部下又計劃去拯救故主,張方得知,便帶兵進城,將司馬乂處死(年僅28歲)。據說司馬乂臨刑前——

“冤痛之聲達於左右,三軍莫不為之垂涕”。

太安三年(304),司馬穎從鄴城抵達洛陽,擔任丞相,輔佐皇帝,然而他考慮自己在洛陽根基不穩,於是又返回鄴城設置小朝廷,試圖效仿曹操來遠程運作朝廷。

司馬穎一度真以為自己可比曹操了。甚至司馬穎的盟友司馬顒上書朝廷,表奏廢掉皇太子司馬覃,以司馬穎擔任皇太弟。這意思是:一旦皇帝司馬衷駕崩,司馬穎就繼承大統。

隨後,司馬顒也爬上了太宰的位置。

問題是:在東漢末年,曹操能夠遠程掌控漢廷,也是因為他在許都漢廷內外安插了自己人。而司馬穎的盟友司馬顒是在長安,而在洛陽只有個司馬越。

而且司馬越對司馬穎心懷不服。正因為司馬越除掉了司馬乂,才讓司馬穎有機會成為權臣,而如今司馬穎“僭侈日甚,有無君之心”,身處洛陽朝廷的司馬越便組織其他藩王、官員籌備兵馬討伐司馬穎。永興元年(304年),司馬越以大都督的身份,挾持皇帝司馬衷,“御駕親征”,劍指鄴城。

結果,對軍事一竅不通的司馬越被司馬穎打得大敗,皇帝司馬衷被迫進入鄴城,落入司馬穎手裡,司馬越則逃回封地徐州東海國避難。

取勝的司馬穎試圖招安司馬越,許諾封以高官厚祿來達成和解,可能司馬氏子嗣對“政治承諾”有著天然的敏感,司馬越堅決不肯接受。

最終雙方以戰爭的方式來決定勝利者。在這期間,雙方都聯合異族軍隊參戰,讓匈奴,鮮卑人有了窺覬中原的機會。

西晉八王之亂

從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這十六年來的戰亂對整個西晉帝國社會各階層造成莫大的破壞。後續又引發了“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五胡亂華”等一系列歷史事件,使原本統一的中國再一次走向分裂。

司馬越這個所謂的“八王之亂”最終勝利者,也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作為,他掌權後第二年,皇帝司馬衷突然身故,民間傳言是司馬越毒殺的,然後是晉懷帝司馬熾繼位。

司馬熾不是痴人,他上臺後就開始想收回司馬越的特權,於是雙方又展開戰爭。

就在君臣互爭之時,劉淵已經稱帝於幷州,派出大將石勒橫掃冀州。永嘉五年(311),劉曜、王彌、石勒攻入洛陽,司馬熾逃亡長安的途中被殺,這就是“永嘉之亂”。

至此西晉帝國苟延殘喘,日薄西山。

在《晉書·列傳第二十九》中,記載了在齊王司馬冏覆滅之前,其下屬官員孫惠寫奏章對其勸諫:

自永熙以來,十有一載,人不見德,惟戮是聞。公族構篡奪之禍,骨肉遭梟夷之刑,群王被囚檻之困,妃主有離絕之哀。歷觀前代,國家之禍,至親之亂,未有今日之甚者也。良史書過,後嗣何觀!

終於,八王毀滅了自己,也把西晉帝國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翻開了中國古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