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疫站”的坚守

——邓州市城管局环卫局垃圾填埋场抗疫先进事迹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忙碌在远离邓州市区的彭桥镇郊外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接触最脏最臭的生活垃圾;他们奋不顾身、冲锋陷阵,不仅有效处理26个乡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而且还要严密地消毒杀菌,构筑起抵御疫情的严密“防护网”。

孤独“疫站”的坚守


孤独“疫站”的坚守

每天凌晨开始作业前,第一项工作就是将所有机械车辆进行消毒杀菌,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和手套,推土机开始随时送来的生活垃圾。在推土机驾驶室的方寸之地,严传伟、裴清波、张学良三位师傅熟练地驾驶着推土机来来回回对垃圾实行推摊,一堆一堆的生活垃圾经过他们专业处理很快被摊平、压实、覆土、再摊平、压实……如此反复。在这个远离市区、杳无人烟的垃圾填埋场,早已习惯了恶臭的他们,开始对垃圾进行防疫“隔离”。

孤独“疫站”的坚守

疫情期间,除了对医疗垃圾要进行严格处理外,生活垃圾也要“特殊对待”,彻底消毒,不留隐患。因此,每天除了不间断推摊生活垃圾外,最重要的就是对生活垃圾展开消毒、杀菌,他们的工作时间比以往增加了几个小时,即使天天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生活垃圾填埋场负责人胡冬晓说:“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打赢疫情防控的攻坚战。”自疫情爆发以来,邓州市环卫局彭桥镇垃圾填埋场每天做好入场车辆信息记录、为司机测量体温、对工作区域进行消杀、入场人员信息登记、出入场区的垃圾车进行雾化消毒等工作,井井有条、滴水不漏。而这一切行动的“总指挥”就是填埋场的场长胡冬晓。胡冬晓毕业于郑州大学,他放弃了省会白领高薪工作回到邓州,无怨无悔将青春年华奉献给环卫事业。“我们日常的工作主要是做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负责填埋场及垃圾场地消毒杀菌、进场垃圾运输车辆管理等工作。其实这都是一些大概的描述,每天还有数不清的繁琐小事,比较忙碌。”胡冬晓场长如冬日暖阳般质朴地笑着说。然而,自新冠疫情在全国蔓延以来,垃圾填埋场的工作又增加了防控、消毒等重任。特别是在乡镇接到市里下达严防死守的要求后,来彭桥的垃圾车被堵在防疫卡点外不让通行,填埋场的同志得知情况后心急如焚,他们一面向领导汇报一面积极协调彭桥镇政府相关负责单位,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第二天就得以解决。为了突击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他们顾不上吃饭睡觉,24小时坚守在垃圾填埋场推摊垃圾。“我们必须保障垃圾末端处理工作安全,有序开展,一旦末端工作出现问题,前边收运的垃圾将无处可去,势必会造成‘垃圾围村’的现象发生,因此,我们的及时处理和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绝不能有半点马虎。”胡冬晓场长说。

孤独“疫站”的坚守

孤独“疫站”的坚守


孤独“疫站”的坚守

自春节以来,垃圾填埋场的工作量剧增,主要集中在防疫管理和消毒。在内部防疫方面,工作人员将喷雾车改装成消毒车,对场区道路、办公区、生活区、垃圾卸料场等地方早中晚进行大面积消毒,日消毒面积约3500平方米;对所有进场垃圾车进行出场消毒,目前,每天进场垃圾车大概90车次,最高峰时期进场车辆约140车次;日消耗消毒剂3000公斤;垃圾填埋场还实施场区人员管理制度,减少人员流动。填埋场职工刘愔说:“由于垃圾填埋场内工作人员职责特殊,可替代性很低,所以一旦有人病倒,很难有人快速接替工作,因此,我们胡场长采取了‘一人一登记一测温’的笨办法。这个笨办法就是让场区工作人员不得无故出场,如果是特殊情况,需要到场办进行报备;进入场区内,也是必须进行登记、测温,在场区门口的防控卡点工作人员核准无误后方可进来。每次出入虽然很麻烦,但是很有效。我们垃圾填埋场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体温异常的人。”

孤独“疫站”的坚守


孤独“疫站”的坚守

垃圾填埋场的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二接到“特殊任务”的电话后就结束了与家人难得团聚的美好假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家立即返回岗位并且吃住都在场区,随叫随到。谈及疫情期间最感动的事情,胡冬晓动容地说:“令我最感动的就是我们这个小集体。当他们接到紧急通知后,没有一个人讲条件、摆困难,大家都克服了种种困难火速赶回来工作。”这个小集体总共只有14名成员,为了配合管理,他们在疫情期间吃在场区、住在宿舍,全身心投入工作,有的负责消杀,有的负责查车,有的负责处理垃圾,有的负责人员登记……在垃圾处理一线工作,并非没有风险,但是没有一人请假、打退堂鼓,他们义无反顾地承担起防疫的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城管人”和环卫工作者“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的使命担当。难怪胡冬晓场长自豪地说:“现在垃圾填埋场运转得井井有条,全靠大家兢兢业业地工作,等疫情结束后,我希望能给他们放几天假,好好陪陪家人。不过,我估计没有人会可能闲下来。哈哈……”

孤独“疫站”的坚守


孤独“疫站”的坚守

一天又一天,无数像胡冬晓、刘愔、严传伟、裴清波、张学良……这样默默无闻的“疫”线环卫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辛苦付出、不求回报,面对困难,逆行而战。在暴雪里、在冷风中、在炙阳下、在每一个凌晨与深夜,总能看到他们在垃圾填埋场忙碌的身影,他们不仅是城市的“美容师”,更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守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