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藏品”,铭记与传承抗疫精神的载体

“这个热水壶来自支援武汉的上海医生贾波,水壶上面写着他女儿的名字,是激励他战胜疫情的护身符。”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武汉革命博物馆获悉,包括上海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贾波医生捐赠的热水壶在内,该博物馆已征集到来自援鄂医疗队、武汉多个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武汉市民的700多件抗疫实物资料。在这些“藏品”背后,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从身份上看,每件“藏品”的所有者都极其普通,就是彼此身边的一员,他们或许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事业,但在抗疫阻击战中迸发出了最大潜力,作出了自身最大贡献。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打赢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阻击战,凝聚在一起释放出了强大的动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速度,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为全球抗疫的胜利提供了中国答案。

文以载道,物以传魂。每一件实物背后,都有着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仅用10天左右就建成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如每日忙碌在抗疫一线而累倒在地的医护人员,如冒着生命危险抢救重症患者而被感染的专家,如劳累过度而因公殉职的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正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逆行者,用自己的努力、付出、汗水甚至生命,构筑起了一道坚强的堡垒,实现疫情防阻击战的初步胜利。

除此,我们还应看到,疫情来袭时,每个人都在参与,都在努力,他们或奔走呼号,或义务值守,或扶贫济困,或全力辅助,他们是除医生、护士、解放军战士、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等一线人员外,另一道最厚实的防线和最坚实的城墙,比如那些依然在重症疫区坚持送货上门的快递员,那些公交车停运之后,义务接送医务人员的城市普通的司机,那些守望相助的陌生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普通市民。

他们,共同汇聚起了强大的防疫力量,共同凝聚成战胜任何灾难的钢铁长城,共同创造了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民族精神。再一次,我们用全民抗疫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孕育并诞生崇高而伟大的抗疫精神,那就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

跟其他如长征精神一样,抗疫精神具有一脉相承的相似性,又有特别时期的特殊性。这种精神值得总结与提炼,更值得继承与弘扬。唯有此,我们才能多难兴邦,才能殷忧启圣,才能无坚不摧,才能无往不胜。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每一个平凡者都是伟大者,每一个付出者都是创造者,每一个为此牺牲的英雄和烈士,都值得我们每个人永远铭记。国旗为抗击新冠疫情斗争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而降,防空警报为悼念亡灵们而鸣。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再造辉煌。每一个逆行者的事迹值得学习和宣传,每一个平凡抗疫人的奉献和奋斗精神需要传承和弘扬,这既是对他们贡献的肯定和致敬,也是对群体价值的认可与尊重。

伟大时代创造了伟大精神,时代的楷模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收藏与抗疫有关的各种物资、装备等实物,反映八方支援、全民参与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的实物资料等,作为研究、展示、纪念抗疫精神的实物和资料,是革命博物馆承担的基本责任与道义,也是全民应有的基本共识和一致行动。(堂吉伟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