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柔情——品学兼优的女侠总难与爱人修成正果

武侠二字,重在侠字。所谓侠客,便是具有侠义精神的四方游客。形形色色的武侠人物中,最吸引人的当属金庸先生笔下的大侠们,他们极尽侠者风范又奇遇连连,观众看他们的故事总觉得荡气回肠。虽说侠客都是虚拟中的人物,金庸先生却将笔下的侠客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但对多数普通人来说,侠客们身负的绝世武功终归有些遥不可及,反倒是他们身上发生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最为人们津津乐道。

侠骨柔情——品学兼优的女侠总难与爱人修成正果

这二位算是神仙眷侣吗?

“黄蓉与郭靖”、“杨过与小龙女”、“令狐冲与任盈盈”、“乔峰与阿朱”……

这一对对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固然羡煞旁人,也令一些“品学兼优”的侠女们暗自惭愧。

当代社会“学历高、身材好、颜值高、能力强”的女星反而会在情场屡屡碰壁,于是有了“大龄剩女”这一阶层,她们都是女神,却在爱情中屡屡碰壁。在金庸先生笔下也有许多的女侠,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得不到感情的归宿,最终徒令人伤悲。

侠骨柔情——品学兼优的女侠总难与爱人修成正果

在射雕三部曲中,有一对令人忍不住叹息的情侣,他们二位都是百年难遇的武学奇才,也都是绝顶高手,本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可惜最后天各一方。

这两人就是王重阳和林朝英,他们一位出家做了道士,另一位住在“活死人墓”中郁郁而终。

他们明明心系对方,但却硬生生错过了对方,真是“多情自古空余恨”!

但这是为什么呢?王重阳在得知林朝英去世后,曾悄悄潜进古墓,对着林朝英的画像痛哭,这证明他心中是很爱林朝英的,而林朝英也同样深爱着王重阳,但二人还是渐行渐远。两人无论从身世、样貌、人品、武功各方面都无可匹敌,而且都是难得的练武奇才,本该携手共进的。两人之间的沟通一直很好,感情也经历了家国情怀的洗礼,但偏偏却无疾而终。

侠骨柔情——品学兼优的女侠总难与爱人修成正果

抛开重阳真人身上的“国家、民族大爱”观点不谈,这段感情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恐怕,林朝英的“好”,才是这段感情的真正障碍。

从开始以武会友,到互相倾心,再到暗自较量,两人都不肯服输。王重阳是男人,他有着男人天生的征服欲与竞争力,他需要爱人的崇拜。林朝英未必不崇拜王重阳(若连王重阳都不崇拜,恐怕世间再无男儿可令她折服),林朝英太精明、能干了,太能激发男性的征服欲了,但偏偏连王重阳都没能耐征服她。

于是二人就落了个以武会友的悲惨下场,到死也没享受一刻两情相悦的欢乐。

侠骨柔情——品学兼优的女侠总难与爱人修成正果

在爱情里,女性不管多精明、多能干、多了不起,终归还是要激发男性的保护欲望,令男人忍不住疼爱。

金庸小说中另一位可与林朝英比肩奇女子,非程灵素莫属。

侠骨柔情——品学兼优的女侠总难与爱人修成正果

程灵素的名字预示着悲剧命运

程灵素并非绝世高手,但她心智、计谋、使毒本事、识人之明,都令《飞狐外传》中出场的每一个人物汗颜,甚至所有金庸小说中也少有女性人物可与其相提并论的。

可惜程灵素比林朝英更可怜,王重阳至少深爱着林朝英,甚至终生不娶。胡斐完全不爱她,不仅不爱,胡斐心里还念念不忘“袁紫衣”。即便是程灵素为胡斐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胡斐还是爱着别人,至于后面的苗若兰,就更令人心寒了。

为什么胡斐不爱程灵素呢?

侠骨柔情——品学兼优的女侠总难与爱人修成正果

胡斐以结为兄妹的方式拒绝了她

许多人将原因归结于程灵素的容貌太过普通,不是女主角的标配。诚然,金庸大侠的女主角绝大多数都有绝美的容貌,但金庸将程灵素描写的如此情深义重,如此玲珑剔透,如此冰雪聪颖”,如此有气度,如此机智,如此沉着,如此完美!难道胡斐不该爱上这样的女孩儿吗?

细细想来,金庸先生如此安排情节,自有其深意。若是在现实中,你遇到这样一个女孩儿,你会爱上她吗?抛开一见钟情,就单纯的讨论日久生情的可能性,恐怕也没可能。我想大家都会和书中的胡斐想法一样“这姑娘聪明才智胜我十辈……”

她太完美了,完美到都令男人都一种仰视的感觉。

侠骨柔情——品学兼优的女侠总难与爱人修成正果

为胡斐牺牲是程灵素自己的选择

莫不说胡斐只不过是个人中翘楚,就算是真正的人中龙凤,恐怕也不会爱上程灵素。

男人要的妻子、爱人,是会令自己又爱又怜的,是会令自己忍不住想要保护她,是会令自己体会到男人的担当与责任的。程灵素却只会令男人觉得不如她,甚至有害怕的感觉。

侠骨柔情——品学兼优的女侠总难与爱人修成正果

我们结婚吧里的圆圆女神

当今社会,总说做女人很难,大概也就是因为如此了。不过,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是丰富多彩的。事业与生活,本来就是两回事。那些因为自己事业太过优秀而陷入情感困境的女神们其实也不必太过忧虑, 优秀是好事,只是要承认自己并不完美就够了。

但是我们还是要认清楚一点:再优秀的条件,都只不过是外在的,既能相辅相成、又能相互依偎,才是两个人白头到老的最重要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