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留栓:讓客戶滿意是我們的義務

幸福即最大化滿足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逛名牌店,喜歡買奢侈品?就是因為它們不僅提供了優質的產品,也提供了優質的服務,給予了人們在物質和精神上最大化的滿足,通俗地說就是“花錢買感覺”。要知道,商品提供給人們的不僅僅是滿足生理需求的物質滿足,還有心理需求的精神滿足,這就需要 我們的營銷人員最大化地滿足客戶的需求——無論是顯性需求還是隱性需求,都要滿足,這樣才能讓客戶真正的滿意,獲得幸福感。

試想,當你從一個產品上獲得了幸福感,難道你不會想繼續獲取幸福?難道你不想分享這種幸福感嗎?答案肯定是:會!


牛留栓:讓客戶滿意是我們的義務


不誠無物,心誠則靈

我對營銷人員的要求,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銷售技巧,而是看他的服務做得到不到位。同樣,我也一再告誡管理層不能只關注成交率、成功率,而要更多地關注營銷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有沒有持續提升。現在的業績不代表未來的業績,你的服務做好了,現在沒有賣好不代表未來賣不好。只要服務做好了,我們的產品銷量自然就會穩步上升。

在營銷中,真誠的服務之下,是你能站在客戶角度、為客戶著想的心。因此,我們在強調營銷技巧和工作能力的同時,還一再強調要做一個能夠讓顧客感動的人。古語說,“不誠無物”。如果沒有了服務的真誠,技術和流程就成了令人眼花繚亂、華而不實的虛假套路,只會令顧客止步。

都說心誠則靈,在營銷工作中的誠意,不僅可以使我們更專心如一地為客戶服務,還可以使冷冰冰的客戶關係、交易行為昇華為一種朋友關係和情感交流。無論是服務者,還是被服務者,都能夠從中收穫更珍貴的東西。

營銷要有“人情味”

能做到“人情練達”的也絕非常人,常人雖然做不到“練達”二字, 但至少可以做到“人情”二字。人情,就是在人與人之間建立情感聯繫。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人情社會,比如,孩子上學找個好學校,要靠人情;畢業了想找份好工作,有人推薦就要比自己硬闖更有成效;企業之間 合作,想拉來大客戶,要靠人情;就連推銷、賣保險的人,都知道只有維護好了人情,才能在工作上順風順水。

在如今這個體驗營銷時代,人情更是助力營銷的一大手段,因為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更在乎消費體驗中的情感交流,只要你用人情建立起和顧客的情感聯繫,何愁營銷不成功呢?

代入幸福感很重要

其實,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內容營銷、情感營銷,因為他們清楚地認識到了一個事實:當我們進入體驗營銷時代後,打造一個品牌,再也不是由公司一家說了算,而是由消費者主導——靠口碑、靠評分、靠評價。現在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企業說一個品牌是怎樣它就是怎樣的時代了,現在的品牌都是各種說法的綜合體。現在的主流消費群體——“千禧一代”選擇品牌的方式,更在意的是他們的朋友是不是也在使用這個品牌?他們的家人贊不贊同他們把錢花在這項服務上?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千禧一代”比以往的消費者更渴望營造生活的幸福感。

不止是“千禧一代”,對所有的消費者而言,只要產品用起來讓他們感到方便、舒服,他們就會成為最忠實的支持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