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崇祯皇帝 死敌允他下葬 灭国者为他修陵

1644年3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同期崇祯皇帝吊死煤山。而忙着收割明朝臣子家产的李自成一时间顾不上已经死去的崇祯皇帝,所以崇祯皇帝跟他的周皇后两位的遗体被装进了两口很简陋的棺材放到了东华门的门后。而让人脸红的是,那些口口声声礼义廉耻的读书人在经过东华门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面有戚容,他们正忙着为李自成的新朝劝进。倒是几百投降的武人经过时为之痛哭。可见仗义每多屠狗辈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怜的崇祯皇帝 死敌允他下葬 灭国者为他修陵

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的儿子朱慈烺面见李自成,请求安葬父亲,李自成应允。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必然,李自成看棺椁实在简陋,命人为崇祯换了一口较好的棺材。

崇祯的葬礼有着两个问题,一个是没有安葬的地点,另一个是没有安葬的费用。

而面对这个问题的是昌平州吏目赵一桂,赵一桂严格说起来只是一个九流小吏,而这么重大的国丧怎么会落在他的身上?这就不得不提明朝的降官们正在忙着“重要”的称臣把戏,至于这个前老板的葬礼一一往下推,推到了这位赵一桂的身上。

可怜的崇祯皇帝 死敌允他下葬 灭国者为他修陵

明思陵

赵一桂面对这些难题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先确定了上面定下的安葬地点,前明崇祯田妃的墓地,对,就是崇祯自己妃子的墓地。

为什么崇祯要安葬在田妃的墓地上呢?这就不得不提崇祯的一些前事,匆匆接手千疮百孔明王朝的崇祯皇帝总共在位十七年,十七年间竟然没有确定的安葬地,首先是原来的安葬地地处十三陵的大门口,崇祯不是十分满意,再者修皇陵需要一大笔开支,这位有名的穷皇帝无钱修。只能一拖再拖,直到吊死煤山还没有自己的安寝之地。

可怜的崇祯皇帝 死敌允他下葬 灭国者为他修陵

思陵五大供

而这位田妃死于几年前,位置也在十三陵内,确定了崇祯安葬地的赵一桂又要面对无钱的局面。当时战乱正酣,府库无钱。而李自成本人虽然允许崇祯下葬,却没有提供安葬的费用。赵一桂只能向周围的铺户商人募捐,最后得银共233两。

赵一桂就用这233两为崇祯下葬,不得不说赵一桂是个仗义而又有能力的吏目,靠这么点钱完成了崇祯的下葬,虽然寒酸,但是面面俱到。如果崇祯手下的官员能够像赵一桂一样,大明朝何至于到此地步。

崇祯的匆匆下葬到后世我们看到崇祯皇陵的不一般,这就不得不提一位崇祯的“知己”清顺治皇帝。不管是野史还是正史中都记载了顺治为崇祯修陵的经过,不管是因为知己难求还是安抚民心。崇祯总算是有了一番比较不那么寒酸的帝陵。可惜却被门口的五大供给弄的不伦不类。

负责修建崇祯帝陵的是几位内官,这几人先是不肯动工,盖因怕清廷秋后算账,得到顺治的明确指示才开工,不过几人修完崇祯的皇陵还留下了一手。

崇祯帝陵前原来的五大供是田妃的五大供,崇祯一任皇帝,用贵妃的规格实在是荒唐,毕竟古代送敌人女人衣服近乎羞辱,更何况是帝陵的规格呢?于是,负责修缮帝陵的内官给崇祯换了一套五大供。可见过的人总感觉别扭,盖因这个五大供样式奇特,不过当你看到比较知名太监的陵寝就不会感觉别扭了,盖因这五大供竟然是太监体制的五大供。只是相比起来非常大而已。

可怜的崇祯皇帝 死敌允他下葬 灭国者为他修陵

明太监五大供

仔细想象那时负责内官的心理,顺治皇帝为崇祯帝修建陵寝,不管是安抚民心还是知己难求,我们这些降清的太监不想多管。我们只是好好修,如果说清廷怪我们不忠心大清,我们可以反驳我们为崇祯帝修建的陵寝不符帝王陵寝。如果说我们没有良心,我们可以说我们的五大供规格巨大。如果说我们墙头草,我们可以说我们没有文化,不懂这个。实在是面面俱到。

真的不得不佩服这些内监在乱世中求生的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