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际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01

昨天看了一期职场类节目《非你莫属》,在职场情商课环节中,有一个问题吸引了我。

职场中,业务能力和人际关系哪个更重要?“

“有些人际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求职者思考了一会说,“人际关系更重要。”

"人际关系不好你会待的难受,但业务能力不好你,你会待不下去。如果一个公司的人际关系比业务能力还重要,那这公司就没必要待了。“作为青年观察团之一的刘媛媛反驳说。

“有些人际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首先在一个更高层的岗位中,人际关系的重要能力是强于业务能力的。就如果他不能带队30人,甚至300人、1000人的时候,他这个时候人际关系能力不行,他就只能是一个很基层的人。”

“讲哪个更重要,两个都重要。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人际交往能力。在所有公司里面都需要协作来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很多东西都需要协作,那么在每一个组织里面,在一个公司里面,协作能力比业务能力更重要。”在场的企业家们争论起来。

02

上大学后,班里的同学逐渐分为两个趋势。一类是不断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积极和辅导员、各科老师、学长学姐打好关系的。一类是循规蹈矩,课上认真学习,课后忙自己事情,不太热衷社交的。

刚来学校时,学长就说过一句话,“在大学,学习并不是最主要的,学会人际交往才重要,如果你和学生会、辅导员各科老师们搞好关系,大学四年你会过的很轻松美好的。“包括很多周围人也说,“一定要和辅导员老师搞好关系,你就不会挂科,奖学金也更容易拿到。”

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那个和老师们关系很好的同学,尽管很少来上课,但他依然不会挂科。常年往返于学生会、老师办公室的班干部们也比我们更容易接触到奖助学金、学校内部福利

“有些人际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更加复杂的利益关系让我们没办法评价哪个是对哪个是错。

在知乎上,有一个学长讲述他自己的故事

他曾是学校院文艺部部长,校协会会长。文艺部二十多个人,协会比较大型,会员将近100来个人,还不断有新人进入。那时候每天走在学校里,总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招呼。出门吃个饭也都是熟人。

作为组织里的管理层,他把大部分时间经历放在社团协会上,对自己的学业一点都不关心。招新人,搞活动,办晚会,和兄弟协会聚餐,和外院妹子联谊,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平时一个宿舍的哥们想要打听到什么事,他也总能第一时间办好。他的兄弟们对他称赞有加,觉得他人脉很广,他也享受这种过程。

“有些人际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到他大三退出协会和文艺部,卸下职务回归到一名普通学生。有段时间他特别需要钱,于是就找协会平时交好放几个朋友借钱,数目不多,很快就能还上。可是令他意外的是当初拍桌子称兄道弟的人,现在都支支吾吾没人借钱给他。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了大学人脉的脆弱性。

03

对于即将跨步到社会的我们来说,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带着目的利益去交朋友,建立自己的小圈子。

今天我和哪个部长在一起吃饭了,明天我帮哪个老师改作业了,后天我又和学生会主席在一起喝酒了。和比我们更高一个”级别“的人在一起都成了我们向别人炫耀吹嘘的资本,是显示我们人脉广的标志。

“有些人际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朋友多了好走路,出门在外,多结交几个朋友总是没错的”。我记得姐姐曾问过我一个问题,她说一直玩的很好的朋友突然因为一些事闹崩了,该怎么办。我当时不以为意,说崩了就崩了呗,如果是你的错,你示弱一下就好了啊。但是她说,总不能每次都要我哄她顺着她吧。

每一次闹矛盾姐姐都会先低头,因为她一直相信一句话“朋友多了好走路“。

当朋友对我们“有用”、有利益的时候,那就叫人脉。我不否认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给你带来机会、欢乐、福利等等,但是当你从刻意打好人际关系的时候,这个关系就是“畸形”的了,最不稳定且毫无意义。

04

在《非你莫属》中,栗浩洋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做了两个方面的剖析。一是分级别,在一个更高层的岗位中,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带领团队的人;二是分工种,面对不同职业而言,像导购、销售员等等可能人际关系的占比可能会大于业务能力。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往往更多的体现在你拥有很强的业务能力之后不是以自身实力搭建的人际关系更像一个空中楼阁。《欢乐颂》中的樊胜美是位职场经验非常丰富的HR,深谙人情世故,有经验会办事。可为什么在公司里那么多年都没有获得晋升呢?

“有些人际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安迪为她找到了原因:樊胜美情商高,有才华,却因为只做办公室油子:出事就推脱,有功便领赏。这种靠小聪明为生的工作态度让樊胜美一直“怀才不遇”。

忙社交,忙参加各种上层人士的酒会,在她自以为攀上曲连杰这棵大树,请他帮忙的时候,他也只是非常看不起的让秘书送给她一千块钱。

在曲连杰眼里,樊胜美也不过是众多女人中的一个,是用钱就可以打发的人。而对比同楼的安迪,情商不算高,不合群,为人高冷,但想和她攀上关系,邀请她出席酒会的人一大堆。因为她的实力和地位完全匹配的上,对别人也有“价值”。

“有些人际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那些你以为荣的在饭局,酒桌,KTV等社交场所认识的“酒肉朋友”,开拓出来的人脉看似全线飘红,实际虚假繁荣。

人们大多会在两种情况下格外注重自己的人际关系:一是太弱的时候,本身没有什么实力;二是实力到达一定程度,需要进一步发展,度过瓶颈期的时候。社交也从来不是外向性格的专属。曾经叱咤校园的风云人物未必比班里某一个埋头读书,不善言辞的同学混的好。

05

作家末那说,有一天他收到了一条消息,是一条很殷切的问候,出于礼貌他回复了他。后来他约他出去,他实在是不记得他是谁了,就发了条消息说“你是?”,对面立刻回复了一条“你不记得我是谁了?你上次还点赞过我朋友圈了。”然后末那没有说话,默默地屏蔽了双方的朋友圈。

对于末那来说,这实在是一种打扰。

“有些人际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在我做自媒体初期,我前前后后加了很多人。我会为手机列表多了几个“名人”沾沾自喜,会把他们回复我的消息激动的分享给其他人看。但除此之外,好像也没什么了。他们的朋友圈大多都是分享的文章链接,“点赞之交”谈不上,至于内部互推、资源互换,他们早已“抱团”,有固定圈子了。

一个人的自身价值是最强的“社交名片”。当你觉得你有用的时候,别人才会觉得你有用。

上次刷到一个视频,马云对话周星驰。两个看似无关的人聚到一起聊天,不是交情有多好,多聊的来,而是因为他们都是各自领域顶峰的男人,身上有一样的磁场。

“有些人际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成功需要人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与其说是人脉,不如说是一个机遇。在这个机遇还没来之前,我们要好好学习,投资自己,从优秀的人身上看他们怎么做事,怎么说话。

大学里的人脉,看上去锦上添花,未必都是雪中送炭。你以为你很受欢迎,其实别人当你是酒肉朋友,你以为以后可以靠关系吃饭,其实怕你以后都吃不上饭。

“有些人际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借用大张伟的一句话,“五十块钱的人民币设计的再好看,也没有一百元的人民币招人喜欢”。所以与其开拓所谓的“人脉”,不如静下心充实自己,收获一批志同道合的真朋友,聚集一些可以发挥实际作用的真“人脉”。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段日本美食家的人生感悟。

“有些人际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END|

图: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