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帕薩特擇日重撞,中汽研接下了這塊“燙手山芋”

日前,中汽研C-NCAP官方網站公佈,對大眾汽車牌帕薩特330TSI精英版的試驗繼續進行,將於2020年4月13日至4月17日期間進行碰撞試驗,試驗項目包括100%正面剛性壁障碰撞試驗、鞭打試驗、側面碰撞試驗以及40%正面偏置碰撞試驗。同時,C-NCAP還提醒,如果有興趣的人員和消費者可以提前申請參觀試驗,批准後即可現場觀看上汽大眾帕薩特的碰撞測評。

不服?帕薩特擇日重撞,中汽研接下了這塊“燙手山芋”


為何要重撞一次?

此前,2019年12月23日,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發佈最新批次的車輛測試結果,在“正面25%偏置碰撞”項目中,2019款帕薩特280TSI商務版車型(最低配)拿到了最差的等級,在已測試的42款車型中排名墊底。而火上加油的是,此次被測的新款帕薩特與美版Passat的在美國的IIHS測試成績卻截然不同,所以當時成績一出,不但立即激起眾多輿論,以及車主們的投訴、質疑是否偷工減料,而且至此之後,帕薩特便一直作為汽車安全性能的“反面教材”而存在著。


不服?帕薩特擇日重撞,中汽研接下了這塊“燙手山芋”

雖然在3月份,上汽大眾已針對在中保研的碰撞結果,以及車主的投訴,進行了回覆,編者也與大家一起討論過,詳細的內容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往回翻翻,而其中的結論則為,上汽大眾的這套官方辭令,並沒有正面說事,確實是難以服眾,反而還把C-NCAP推上風口浪尖,一起陷入尷尬之中。

所以此時的帕薩特不但聲討輿論沒有完全消退,而且在以往一直是國內B級車銷量排行榜常青樹的帕薩特,今年1、2月的銷量明顯下滑,尤其是2月,僅銷售了875臺,位列35名。但目前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好轉,以及多地政府也紛紛出臺鼓勵汽車消費政策,車市或將迎來最好的購車時機。因此,如今的帕薩特亟需挽回顏面,進行“洗白”,止住銷量繼續下滑,讓消費者重新建立對帕薩特碰撞安全性的信心,以便2020款帕薩特重回“神壇”。

不服?帕薩特擇日重撞,中汽研接下了這塊“燙手山芋”


兩次碰撞有何不同?

首先,是碰撞檢測車型的不同。從C-NCAP公佈的信息顯示,試驗車輛為帕薩特330TSI精英版(即2.0T低配、售價21.79萬元),而中保研C-IASI所測試的則是280TSI(1.4T最低配、售價18.49萬元),兩車比較核心的區別是前者配備了前/後排頭部安全氣簾。同時,本次帕薩特在中汽研的送檢車型是由廠商直送,但中保研則為隨機在市場上自行購買來進行檢測的。

其次,在碰撞試驗項目中,主要是正面偏置碰撞的檢測標準不同,具體來看,中保研的正面25%偏置碰撞試驗參考的是美國IIHS,試驗車輛以64.4 km/h±1km/h 的速度、25%±1%的重疊率(駕駛員側)正面撞擊固定剛性壁障,通過假人傷害數據、車體結構變形數據、假人運動狀態數據等對車輛作出評價。

不服?帕薩特擇日重撞,中汽研接下了這塊“燙手山芋”

而中汽研C-NCAP使用的是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車輛以64km/h±1km/h的速度,以40%±20mm的重疊率,正面衝擊固定可變形吸能壁障。雖然兩項試驗測試速度相同,但從雙方的試驗重疊率上看,在同樣的車速下驗證車身安全結構尤其是A柱“夠不夠硬”,顯然為中保研的25%正面偏置碰撞對車輛安全性的要求更為苛刻,更考驗車輛的安全結構、材料強度。

不服?帕薩特擇日重撞,中汽研接下了這塊“燙手山芋”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C-NCAP和C-IASI的機構背景,前者中文全稱為“中國汽車碰撞測試”,背靠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是中國汽車碰撞的綜合性汽車科研機構。同時,根據工商資料顯示,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背後的公司叫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這家公司註冊成立的時間是2000年7月13日,由國務院國資委100%持股。而C-IASI(中保研),全稱為“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是2015年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牽頭髮起,由中國人保、太平洋產線、平安財險等八家保險公司與精友世紀公司(京東背景、上海市國資委背景)共同出資設立,定性非盈利組織。


所以到底這次碰撞測試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呢?而上汽大眾怎樣才能平息此次帕薩特風波呢?小編將持續關注,並第一時間為大家報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