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隔离放大的恐惧,失真的美国中产小城

被隔离放大的恐惧,失真的美国中产小城

尔湾公园里里的设施,都已经封闭。

在所有疾病带来的影响中,心理问题往往最普遍,也最容易被人忽视,这种忽视有时甚至是刻意的。

3月20日,白宫媒体发布会上,一名记者向美国总统特朗普提问:“请您对那些感到恐惧的美国人民说点什么。”话音未落,特朗普便抢白了这位记者,很不客气地称他为“糟糕的家伙”,言下之意,美国人没有必要,也不会感到恐惧。

这让许多人感到失望,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心理专家萨拉·罗威(Sarah Lowe)就曾公开表示:“人们真的感到害怕,否认这一点只会加剧恐惧,并让事情变得更糟。”

在距离白宫2664英里外的美国西海岸,恐惧先于疫情抵达了尔湾——一座南加州新兴的中产阶级小城。

短短几十天里,流言、恐慌、敌意、冲突和种种因隔离政策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夺走了小城的宁静。同所有无法在灾难中幸免的城市一样,在隔离中,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要面对的是日渐失真的当下。

在最安全的城市里准备武装自卫

3月中旬,一则“华人武装皮卡自卫队”的消息在中文网络发酵。

几张微信群聊截图中,“华人开始备战了”“坚决打击暴徒”“我们已经准备好武器,散弹枪,自动步枪,防毒面具”“您在群里喊,我们就去您家,坚决不投降”等字样格外醒目。

假如不是生活在这里,你很难判断此地局势究竟“恶化”到了什么程度。

作为这座城市的新居民,我曾不止一次在黄昏散步时看到忘记摇起车窗的私家车,为了给车主提个醒,我总是会敲响对应房屋的大门,不出意外地,应门的总是操着一口标准普通话的华人。

事实上,尔湾三分之一的居民都是亚裔,其中一半以上是华人,这里曾经连续十余年位列全美人口10万以上城市安全榜Top20,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数据表明,“低犯罪率是吸引大量人口涌入尔湾的最主要原因”。

为了防止犯罪的发生,在整体城市规划中,尔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譬如,增加了大量的城市照明,拓宽城市街道。按照规定,尔湾市停车场的电梯必须至少有一面被设计成落地玻璃墙,以便警察能够从外面看到里面的情形。同时,警察在工作中需根据社区居民情况,使用六种语言,包括汉语、韩语、西班牙语、波斯语等,为的是消除沟通障碍,减少意外和冲突的发生。


被隔离放大的恐惧,失真的美国中产小城

尔湾的超市


如此大规模的城市环境投入,一方面吸引着中产家庭的到来,另一方面也水涨船高地带动了当地的收入和物价。尔湾的平均家庭年收入为92663美元,一套标准的尔湾住宅至少要花费100万美元。

安全危机是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首当其冲的是舆论的失真。

特朗普及其共和党同僚在互联网和电视上公开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无视世卫组织反对使用地理名称命名疾病的指导意见,引发了一定规模的“种族仇恨”。

州立旧金山大学发现,从2月9日到3月7日,关于新冠病毒和针对亚裔歧视的新闻文章数量增加了50%。首席研究员、美国亚裔研究教授张华耀(Russell Jeung)说,这些数据“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只有最恶劣的案例才会被媒体报道。

《纽约客》的撰稿人樊嘉扬说,她曾在一次出门扔垃圾的时候,被一个路过的男人辱骂。“在这个国家27年里,我从来没有感到要因为自己的长相而害怕出门扔垃圾。”她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纽约时报》一篇文章将这种发泄仇恨式的不安情绪,与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之后美国穆斯林所面对的情景相关联,“然而,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敦促人们对美国穆斯林宽容,这一回,特朗普总统使用的语言,在美国亚裔看来是在煽动种族攻击。”

在许多亚裔看来,“无声的仇恨与病毒一样致命”,这种恐惧很快便扩散开来。

据马里兰州罗克维尔一家名为开战武器(Engage Armament)的枪支店老板说,3月前两周大部分顾客都是华裔美国人或中国人。在这里有五分之一的居民是亚裔,此前韩国和越南背景的买家比较常见,但3月以来中国客流——特别是中国大陆来的绿卡持有者——便呈现激增态势。当店员向一位女士问起购买枪支的理由时,她略带哭腔地说,“为了保护我女儿。”

同样的理由也可以用来解释发生在尔湾的“武装自卫组织”。

一个加入此类“SOS群”的枪支持有者说,“群里规定平时禁止说话,假如说话就代表遇到严重的情况,比如你家里被抢或者车被砸了。我那个枪群的教官不以为然,他说大家都是前几天加到群里的,素不相识,真的出了事情,谁扛着枪去帮你。我也觉得自己现在加的这个群,就是大家有什么事情说一嘴,可能去看一看,或者是帮忙报个警,至于网上传的开着皮卡主动出击什么的,我觉得就是瞎扯。”

更多的尔湾居民则将这类消息视为谣言。

如同微信群里散布的另一则消息——洛杉矶歹徒化妆成疫情工作人员入室抢劫的监控录像一样,“同样的谣言在国内老家的亲戚群里也广为流传,只不过洛杉矶歹徒换成了本地坏蛋。”一位当地居民说。

3月末,尔湾警察局发出严正声明:任何非警察的群体公开或隐喻自己有执法权力,形同冒充警察,均为违法行为。

被隔离放大的恐惧

当加州州长纽森颁布“居家避疫(shelter in place)”令时,“封州”“封城”随机铺天盖地袭来。

几个月前发生在大洋彼岸的一幕幕,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方式陡然降临,“群体亢奋”的背后却是对事态严峻性的漠视。人们来不及思考或警惕“隔离”本身带来的影响。

在记录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大流感》一书中,作者这样记述隔离与恐惧的关系——

“它使人们疏远……把你所有的社会生活都搅没了,没有社会生活,没有校园生活,没有教会生活,什么都没有了……人们不敢亲吻,不敢与人共餐,不敢同人接触,因为那些可能让人染上流感。它破坏了那些维系,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害怕的感觉萦绕着你,因为你会眼见身边的很多人死去,被死亡团团包围……你被隔离了,你所陷入的状态,就是恐惧,它来势迅猛……从早上一睁开眼到晚上睡觉,你就一直生活在一种持续的恐怖氛围之中。”

尽管传言有人因在拉古纳(Laguna)海滩游玩而被警察处以罚款,尔湾的居民社区却从来没有像国内一样被严令“禁足”。根据加州的政策,一切非必要的外出及活动被限制,但家门口或大大小小社区公园附近的散步、遛狗却照旧,且很少有人会戴口罩。


被隔离放大的恐惧,失真的美国中产小城

尔湾公园设施被黄色警戒线隔离开,到处都是醒目的“当心”标志


3月底,我曾在一个音乐主题社区公园里见过一名美国白人家长“狠狠地”批评自己年幼的孩子,当时小孩用手触摸了一个会发声的儿童游乐设施,家长生气地指责他“太愚蠢”,“不要到处乱摸!”

到了4月,这些设施被人用黄色警戒线隔离开来,到处都是醒目的“当心”标志。

尔湾的另外一项“知名”产业——月子中心,也因隔离之故在夏令时到来之际迎来了 “寒冬”。严格的防疫政策让许多准备赴美生子的准父母无法入境,为了减少开销,月子中心将多个场馆合并,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则激化了矛盾。

“谁能保证他们没有感染?”一家住户冒着违约的风险连夜从月子中心“逃跑”,只因第二天有新人入住。当另一家月子中心强行要求住户搬到指定地点时,遭到了住户的强烈反对,“有种你带着枪跟我说”。

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人们也会因彼此“必要”或“不必要”的外出活动而彼此忌惮。刚刚生产出院的一家人选择了自我隔离在卧室,“对别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影响是“一种隐形的威胁:我们不知道谁感染了,也不知道谁会传染给我们;这是一种模糊的威胁:我们不知道会变得多糟糕,不知道会持续多久;同时还是一种群体的威胁:没有任何一个共同体是安全的。”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心理学、医学公共卫生教授罗克森·科恩·西尔维娅(Roxane Cohen Silver)说。

在春假到来之前,加州尚未采取“居家避疫”举措,一部分华裔家长已经纷纷让孩子请假甚至休学,尔湾一所幼儿园向全体师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信中以柔和的口气向孩子们描述了病毒的情况,甚至希望孩子们给那些生病的小朋友更多的帮助。

不久前,州长在新闻发布会中宣布,“不要期待学校再一周后开课,很多学校不太可能在暑假前开学,即使有,也很少。”他接着补充说,“孩子们,我希望我是错的,但我认为事实可能就是这样。”

有媒体呼吁隔离在家的家长要格外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你沉浸在媒体的负面宣传并感到焦虑时,请记住你的孩子也同样在经历这一切,这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截止到4月4日,尔湾市的确诊病例为70例,新增1例,在全县36个城市中排名第三。

随着疫情的迅速蔓延,人们也逐渐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场针对所有人的灾难,无论阶层、身份、族裔、性别、年龄,在这场无差别的打击之下,比起口罩和消毒用品,或许更应储备的是勇气和理智,唯有此,方能应对不可预知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