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出自大唐比丘尼之手的尋春詩,令古今讀者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陸游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確如此,很多經典、流傳千古的名篇,往往都是靈光突現,文思如泉湧,然後妙筆生花,自然形成了結構精巧、行文流暢、用語妥帖、主題鮮明地好文章。但是,要想“妙手偶得”是有條件的,它需要一定的文學素養,豐富的知識積澱,深厚的文學底蘊。“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與“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並不矛盾,這就好像佛家講究的悟道,“悟”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開悟只在一瞬間。所謂開悟的那一刻,其實就是靈光突現的一瞬間。大唐武周時期一比丘尼就曾靈光一閃,寫下一首尋春詩,令眾多讀者如醍醐灌頂,認識到了自我。

一首出自大唐比丘尼之手的尋春詩,令古今讀者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嗅梅

唐 無盡藏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這是一首禪詩,作者是唐代比丘尼無盡藏,韶州(廣東)曹侯村人。這首詩的字面意思是:冬日將盡,詩人迫不及待地去尋找春天的蹤跡,可是走遍千山萬水,踏破芒鞋,卻見不到春天的一點景象。無奈之下,只好回到居住的地方,發現梅花已在枝頭綻放,摘一朵放到鼻子下面聞一聞,啊,原來春天早已經在這裡了。

一首出自大唐比丘尼之手的尋春詩,令古今讀者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禪詩是指宣揚佛理或具有禪意禪趣的詩,是佛教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詩歌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禪詩有的表現修行生活的恬淡閒適,有的充滿思辨智慧和哲理。王維晚年向佛,寫過許多禪詩,比如人人都喜歡的《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以及中小學課本中的《鹿柴》、《山居秋暝》、《鳥鳴澗》等,都是哲理性較為明顯的禪詩。

無盡藏的這首詩,首先是一首尋春詩,首句中的“盡日”交代了尋春心情的急切和行動的持久,次句以誇張的手法,敘述尋春的過程與艱辛,第三句中的“笑拈”意味深遠,既是歷盡千辛萬苦尋春不見的無奈苦笑,也包含了回來後看到梅花盛開的驚喜。末句點題,營造了一種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的效果。

一首出自大唐比丘尼之手的尋春詩,令古今讀者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其次這更是一首禪理詩,向佛之人多是為了悟道,他們為了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為了認識自我,苦苦尋覓而不可得,這就像人們尋找春天一樣,詩人也在尋找。春天到底在哪裡?“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詩人尋春不得,興盡而歸,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發現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春在枝頭,已經昂然十分了——春天竟在自家的門庭內!由此詩人頓悟:諸佛所證悟的真如法身原來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本自無缺,可是又有多少人會得呢?

一首出自大唐比丘尼之手的尋春詩,令古今讀者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聲色美,耳朵喜聽各類音聲,鼻子聞香嗅辣,舌頭喜嘗甘甜滋味,身體喜愛柔軟觸覺,心裡喜歡各種分別。一顆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迷魂失魄。而禪師們卻只要一閉眼睛,不看、不聽、不說,當下整個宇宙就都在他心中了。換言之,世間萬事,何必苦苦追尋,世間之人,何須自尋煩惱。只要你能夠認識自己,就不會去心外求法了,因為心外無我,心外無法,心外沒有世界!

一首出自大唐比丘尼之手的尋春詩,令古今讀者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春天是美好的季節,充滿生機和希望,是人人喜歡的對象。但是這裡的春天,並不僅僅是一個季節概念,而是代表詩人所追求的佛理、佛性、真心。禪宗追求頓悟,這首詩實際是講述經過修行終於實現頓悟的一個過程。正所謂“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但是推而廣之,這裡的“春”也可以代表一切人們想得到的東西:親情、幸福、榮譽,甚至物質享受等一切人們苦心追求卻又很難得到的東西。

一首出自大唐比丘尼之手的尋春詩,令古今讀者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費盡心機去追求一些自以為很難得到的東西,但實際上,這些東西原本就在身邊,只是沒有注意或者不珍惜罷了。最愛你的人就在你身邊,你卻要到外邊苦苦尋覓;你吃喝不愁,衣食無憂,家人呵護,卻還感覺不到幸福。當你逃離家園,自己去闖蕩的時候,才發現家庭永遠是幸福的港灣……

一首出自大唐比丘尼之手的尋春詩,令古今讀者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這首詩用樸素的語言在對平常事物看似平淡的描述中,卻暗藏玄機,不愧是禪宗的頓悟之作。清代宋長白《柳亭詩話》:梅花尼子行腳歸,有詩曰:“著意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笑捻梅花嗅,春花枝頭已十分。”二絕(另一首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可謂得禪機三昧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