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為何要寫《遊俠列傳》?何謂“遊俠”?

在《伯夷列傳》開頭,司馬遷抒發了他對於什麼是史家,以及史家責任的深切看法。接下來他在不同的篇章談到了不同的人,這些人都有著相同的品質,在大是大非面前做了相同的選擇。

在所有的列傳當中,《遊俠列傳》與《伯夷列傳》是最接近的,開頭同樣沒有寫人物,而是發表了一長段議論。司馬遷先從韓非子的法家立場出發,引用“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點明儒和俠都是法家所要建立的、籠罩在強迫秩序底下的完美社會的破壞之源。儒藉由他們的知識、語言和文字,讓人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服從法,這樣一來,法家的社會理念勢必會被質疑;俠使用的工具是武,其存在同樣會造成法制社會的不穩定。因此,法家認為這兩類人都應該被“完美的”社會排除在外。

司馬遷為何要寫《遊俠列傳》?何謂“遊俠”?

遊俠列傳

為什麼寫《遊俠列傳》?

將儒、俠並舉之後,司馬遷在寫出了一組對照。經過秦這樣一個法家帝國,時至漢代,儒跟俠有了迥然不同的命運——“學士多稱於世”,甚至“以術取宰相、卿大夫”。經過時代環境的變化,儒得到了平反,可是這些儒不見得都是孔子要培養的人才,其中有真儒有假儒。

所謂“假儒”就是那些披著儒生的外衣,靠一套治術,“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的人。這種人在政治上自古以來就是儒的一種特殊角色。司馬遷提醒讀者,不要光看那些非常成功的儒,還要看到那種不太成功、在世俗功名上並沒有多麼了不起的儒生。例如孔子的弟子季次、原憲,他們沒有地位,沒有功業,身處陋巷,然而他們“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子”,抱持的理想是“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他們的價值觀念不見得與當時的主流理念相符合——不過四百多年過去後,孔子的弟子們卻“志之不倦”,可見儒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就算是不成功的儒生也會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另外,雖然經過法家的打壓,但是儒從周代一路流傳,從秦到漢,一直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所以要看到儒在社會上的作用一點都不難。相較之下,“以武犯禁”的俠,更值得從歷史的角度予以公平的注視。

司馬遷為何要寫《遊俠列傳》?何謂“遊俠”?

司馬遷像

司馬遷在這裡再次彰顯了什麼是史家——史家要有自己特殊的眼光,要去挖掘歷史上曾經存在的人和事。如果沒有歷史,沒有史家,人們也許就會忘掉一些重要的行為,因此他寫了《遊俠列傳》,想要告訴我們遊俠是什麼樣的人。

一個社會為什麼需要俠?

遊俠不依照一般的社會規範行事,但是他們有一些內在的東西是不能被忽略的,例如“言必信,行必果”,對於說出來的承諾,俠不會違背,對於要做的事情,俠有堅定的決心。“已諾必誠,不愛其軀”,這八個字必須連在一起讀,才能看出遊俠對自己的承諾重視到什麼程度——就算付出生命的代價,都一定要做到。

因為他們“赴士之阸困”。俠見義勇為,去解救值得或者應該解救的人。他們言必信,行必果,有決心和毅力,甚至本來應該死的會被他們救回來,本來應該消滅的硬是被他們維持下去。司馬遷在後面告訴我們,他之所以選擇寫《遊俠列傳》,尤其決定用最多篇幅寫郭解這個人,就是基於這樣的標準。郭解“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他做事不是為了讓人家知道,而是因為做這件事情可以滿足自己內在的一種根本信念與基本理想。更何況,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困境當中,並不會因為誰的行為多麼正直,德行多麼高潔,命運就放過他。“昔者虞舜窘於井廩,伊尹負於鼎俎,傅說匿於傅險,呂尚困於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飯牛,仲尼畏匡,菜色陳、蔡”。這些人哪個不是有價值、有能力,在道德上面值得人們學習的呢?但他們也會遇到災難,正如所有人一樣,身處亂世,當災禍龐大的陰影籠罩過來的時候,誰都不能倖免。接下來,司馬遷帶著悲憤再說一次,伯夷叔齊如此高潔,他們連周武王以暴易暴都不能接受,後來餓死在首陽山,然而他們沒有任何能力扭轉局勢,周仍然建立了。相對地,像盜蹠那麼壞的人,這個世界也沒有阻止他,不僅沒能阻止他,甚至不能阻止他的黨羽頌讚他。

司馬遷為何要寫《遊俠列傳》?何謂“遊俠”?

遊俠郭解劇照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接下來,司馬遷就寫下了在後世讀來感慨萬千,被千百次引用的兩句話——“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偷小東西的竊賊被抓到了會被殺掉,但“竊國者”,這種把國家的權力、社會利益全部放進自己口袋裡的人,卻會變成統治者。“侯之門仁義存,非虛言也。”什麼樣的人才會讓別人覺得他有仁義呢?不是那些真正有仁義的人,而是擁有權力之後去扮演和表現出仁義的人。

司馬遷感慨悲嘆,當然也帶著一點點的無奈: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公道嗎?如果有的話,為什麼這樣無奈的事情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呢?只要是地位高,這個人就同時在道德、品性、成就和能力方面比一般人來得更高。這根本不是一種客觀的評價,而是權力的作用,而且人們普遍籠罩在這種權力的陰影之下。正是因為人生有這樣一種無奈,才有了遊俠。遊俠在這種無奈的情境之下,以自己有限但堅決的力量,讓這種不公不義得到些許疏解。

司馬遷為何要寫《遊俠列傳》?何謂“遊俠”?

司馬遷寫《史記》

俠在社會中的重要性

司馬遷繼續說,今天有這種“拘學”者,他們抱著“咫尺之義,久孤於世”,堅持原則能夠得到的名聲,一定比不上那些討好社會的人,因為討好社會的人是“與世沉浮而取榮名哉”。這時候,遊俠表現出一種徹底相反的生命情調和生命追求。他們雖然是布衣之徒,沒有什麼身份地位,可是對自己的諾言是清清楚楚的,他們堅持自認為對的原則,可以不顧性命。那些有權力的人勉強裝出一副仁義的外表,但遊俠是真正相信“義”的人——“義”就是去做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一旦承諾了一件事,無論如何都會把它完成。

司馬遷為何要寫《遊俠列傳》?何謂“遊俠”?

遊俠

這樣的人當然是有所長,有高於別人的地方,而且絕對不苟且。因而,“士窮窘而得委命,此豈非人之所謂豪賢間者也”。當人們碰到困厄的時候,就需要藉助遊俠才能得到解脫,從困厄當中找出一條路來,這就是“豪賢間者”。然而,在一般人看來,遊俠的名聲還比不上蔽居閭巷的季次、原憲這類儒生,因此司馬遷感慨地說:“要以功見言信,俠客之義又曷可少哉!”一個社會有沒有俠客是非常重要的,潛臺詞則是,社會中的人能否認識到俠客的重要性、能否肯定俠客,同樣非常重要。

《吳太伯世家》中的延陵季子,還有戰國的孟嘗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這些人的形象非常突出,可是從歷史上看,他們“皆因王者親屬,藉於有土卿相之富厚”。“有土”意味著他們有自己的封國,而有了封國就有現成的財富可以運用。他們又是“卿相”,以這樣高的地位,自然可以招徠豪俠之士前來投靠。司馬遷就比喻說,這好像是一個人,順著風高呼,他的聲音不需要太大就可以傳得很遠,因為“其勢激也”。

司馬遷為何要寫《遊俠列傳》?何謂“遊俠”?

延陵季子

司馬遷為什麼要特別舉出季札和戰國四公子的例子呢?因為他要藉此凸顯另外一種遊俠。這種遊俠,他們不像王公貴族一樣有行事方面的優勢,也沒有很高的地位,但是這種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聚集許多佩服他們的人。他們沒有錢,也沒有地位,憑藉的是人格力量讓別人聚攏在他身邊。

小結:

總之,我覺得遊俠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是“急人之難”,看到別人有難的時候,只要有能力就一定會去幫,遊俠把別人的危難看得比自己的利益更加重要,有這種特殊的精神,並付諸實踐,這個人就是一個俠。比如馬遷心中真正的遊俠是郭解,他在寫郭解的時候,行文節奏和手法方面都有非常驚人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