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柳編產品持續拓展國際市場

摘要:   昔日“編筐打簍,養家餬口”的柳編,隨著產品和技術創新持續推進、外貿支持政策不斷優化,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斷增強。記者從阜陽海關了解到,目前全市出境竹木柳草註冊登記生產企業近百家,企業數量位居全省第 ...

  昔日“編筐打簍,養家餬口”的柳編,隨著產品和技術創新持續推進、外貿支持政策不斷優化,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斷增強。記者從阜陽海關了解到,目前全市出境竹木柳草註冊登記生產企業近百家,企業數量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市出口柳編制品3.2億元,增長19%,佔全省柳編出口總值的86.5%,佔全市同期出口總值的近十分之一,產品遠銷亞、歐、美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阜南縣黃崗鎮的金源柳木工藝品有限公司,幾十名工人熟練地編制著花盆套。一把剪刀、一個錐子,加上一雙巧手,變出了精美的工藝品。金源柳木總經理孫傳金介紹,公司一直堅持“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5000多名農民通過柳編增收致富。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柳編制品出口逆市上揚,總值達3227萬元,同比增長1.5倍。


  柳編種植可上溯千年,編織歷史亦達500多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消費理念的轉變,以往傳統的筐、籃、籮已經不能滿足中外市場需求,各柳編企業用創新和創意對產品進行升級改造,走精品化路線,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在阜南縣萬家和工藝品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一批桌椅傢俱產品,發往西班牙。以往,萬家和公司主要生產籃子、筐子、花瓶等柳編小工藝品,近年來企業謀求轉型升級,加大研發投入,創新地將傳統柳編與現代傢俱相結合,研發生產出高端柳木傢俱,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柳木傢俱開發後,企業產品的銷量呈現出明顯的變化,從一年只有200萬美元的銷售總額,發展到現在每年1000萬美元左右的規模。”企業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推動萬家和公司不斷壯大的,還有支持企業“走出去”的政策和服務。近年來,我市著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在落實各項惠企政策的同時,強化自身開放通道建設,成功對接中歐班列,開通阜陽-寧波集裝箱鐵海聯運班列,節省企業運輸成本,更好地助力企業開拓國外市場。


  “比如上半年發往西班牙的一批貨,有15萬件、200個貨櫃,之前沒有鐵海聯運,每個貨櫃的成本要3900元,現在走鐵海聯運,一個貨櫃可以節約700元,200個貨櫃就節約了14萬元。”萬家和公司生產廠長吳志江介紹。


  如今,柳編不僅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好項目,也成為我市外貿經濟的一大亮點,出口額連年保持增長。近年來,阜南、潁上、臨泉三縣的杞柳種植面積已接近10萬畝,逾10萬人從事柳編生產經營,出口產品也從單純的柳編產品向柳、木、藤、草等多方面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