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湖北抗疫“滿分縣長”田洪光:解決茶銷遇困是當務之急

暖春四月,復工復產正當時。為了破解農副產品面臨滯銷的難題,全國多地縣市長們主動擁抱互聯網,走進田間地頭,以直播的方式為自己家鄉的農副產品代言推銷。

“縣市長+直播+助農”已經成為各地促進消費和銷售的新電商模式,也為各地瞭解產業發展現狀、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思路。

4月5日下午,湖北省英山縣縣長田洪光走進“縣市長請您喝春茶”的直播間,開啟了自己的帶貨首秀。

直播半小時,僅大別茶訪微店線上成交382單,銷售14.63萬元。加上其它品牌企業,活動共成交訂單465單,銷售總額18.9萬元。這份成績單在目前直播帶貨數據中並不突出,但對比英山縣今年春茶整體銷售量,已經算是個體高成交量。

田洪光在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發佈會介紹英山茶葉產銷現狀

田洪光坦言,儘管我們採取了很多應對措施,但目前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國內外銷售市場沒有完全恢復,茶葉銷售渠道變窄,銷售價格低於去年,總體消費水平下降。

英山縣今年春茶從3月18號開始開採,已經開採了17萬畝,開採的面積佔到了66%,產量天天上升,清明節後將達到銷售的高峰期。截至4月4日,已經產春季名優茶大約1105噸,已經銷售了460噸,出現有600多噸滯銷,加上還有去年庫存大宗綠茶2800噸,銷售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曾報道,英山縣位於湖北省東北部,屬黃岡市下轄縣,地處大別山主峰天堂寨南麓。此前曾是國家級貧困縣、湖北省深度貧困縣,2019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批准陽新縣等17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的通知》,英山正式脫貧摘帽。茶產業已經成為英山鄉村振興的第一支柱產業和15萬茶農脫貧致富的當家產業。

為解決茶葉滯銷,3月26日,英山縣縣委書記陳武斌和縣長田洪光聯名向英山駐全國各地的商會、英山在外的廣大民營企業家以及在家在外的鄉賢發出求助信——《致全國各異地商會、廣大民營企業家一封信》。

英山縣委書記和縣長聯名求助信

求助信提到,“天有不測風雲,突如其來疫情,使農產品傳統供貨銷售渠道收縮,英山茶葉出不去,外地茶商進不來,全縣茶葉銷量大幅下滑,廣大茶農寢食難安,縣委、縣政府憂心如焚。”

“在此,縣委、縣政府真誠希望廣大縣內外商會、非公經濟人士秉承家國情懷、赤子之心,危難之際再‘搭把手’,一如既往關心茶產業,‘拉一把’,採購推銷英山茶。”

在抗疫期間,英山縣是黃岡市首個新冠疫情“清零”縣,最早被列入全省疫情低風險地區,也因詳細透明的捐贈明細公示被社會關注,網友稱其為“抗疫滿分縣”。

疫情尚未結束,這座大別山裡的貧困縣又開啟了另一場艱難的大考。

澎湃新聞4月6日對話湖北省英山縣縣長田洪光,最近他一直忙碌於本地茶葉的銷售和茶企茶商的復工復產。

英山縣尋求破解銷茶遇困難題

【對話】

澎湃新聞:為什麼想要參與到這樣的直播?

田洪光:大家都知道,受疫情影響,湖北農副產品產銷受到較大沖擊。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而茶產業又是我們縣脫貧的主要產業,茶葉銷不出去,老百姓收入就沒有保障,我們參與直播就是為了提高英山茶知名度,拓展市場銷售,帶動老百姓增收。

其次,現在是互聯網時代,線上賣貨是一個重要銷售渠道,成本低、受眾面大,優勢明顯。能給老百姓帶來切實的好處,我們肯定是要嘗試的。

澎湃新聞:為了做好直播,您和工作人員都做了哪些方面的準備工作?

田洪光:我對自己家鄉的茶葉太熟悉了,所以案頭準備工作還好,我有信心能推薦好。主要的亮點就是我們把直播間放在縣裡的茶園裡,希望把最真實的英山茶葉環境展現給網友,最本真的肯定是最打動人的。

澎湃新聞:直播時候看到大家的彈幕後什麼心情?

田洪光:感覺和網友們沒有距離,很親切,對我也是一種鼓勵,謝謝網友們支持。

澎湃新聞:領導幹部做直播,化身“主播”推介農產品,您如何看待政府這種職能的轉變?

田洪光:習總書記說過幹部要增強各種本領,其中一項就是駕馭市場經濟的本領。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一定要轉變思維方式,與時俱進,利用好互聯網平臺。我覺得政府服務的職能沒有轉變,只是服務方式變了。領導幹部更應該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只要能對老百姓有利的,我們都應該全力以赴。

澎湃新聞:抗疫“滿分答卷”縣長

的頭銜會給您帶來壓力嗎?您如何看待現在社會的這種關注度。

田洪光:其實大家沒必要賦予這樣的光環和身份,我之前也說過,我們的工作不可能達到滿分的,更何況這場戰役才剛剛進入下半場,還存在不少風險和壓力。同時我們英山剛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任務十分艱鉅。

從我個人角度,不希望大家關注我本人,也不要這樣稱呼,多多關心支持英山,多買英山茶以消費促扶貧就好了。

澎湃新聞:我看到了縣委縣政府3月26日發出來的簽名信《致全國各異地商會、廣大民營企業家一封信》,為什麼要寫這樣一封信?希望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田洪光:寫這樣一封信目的有兩點,一是感謝。對他們在抗疫時期,心繫家鄉、關心家鄉、支持家鄉,積極為英山奔走尋援、守望相助、捐款捐物表示衷心感謝。二是懇請。這些走出的成功人士和鄉賢對家鄉的茶葉有特殊的感情,也就是我們說的鄉愁裡最深刻的記憶。他們在外大多喝的是家鄉茶,當前我縣春茶大量上市,銷售受阻,危難之際懇請他們利用優勢資源,積極宣傳英山茶,推介英山茶,採購英山茶。

特殊時期“搭把手”“拉一把”,我們希望通過他們宣傳、推介和幫助,把英山雲霧茶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推出去,拓展茶葉銷售渠道,打開茶葉銷售市場,支持英山茶產業渡過難關。

澎湃新聞:當地政府在助力本地茶企茶商復工復產方面還做了哪些努力?

田洪光: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我們的茶葉生產管理,一刻也沒有放鬆,純天然無汙染的茶葉品質,一點也沒有改變,所以說,英山茶,是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消費的安全茶。

我們在助力本地茶企茶商復工復產方面主要開展以下工作:一是及時引導茶企茶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復工復產,確保應開盡開。二是出臺金融增貸延期貼息補助、機關企事業單位福利消費、辦公用茶消費政策,並積極對接縣內外商會、大中型企業和對口幫扶單位,同心協力幫扶英山茶產業。三是積極引導英山本地市場主體加強與新老客戶、縣外銷售市場的網絡對接,與中茶公司、安徽茶葉公司大型茶企加快聯繫,採取線上線下營銷、宣傳營銷、活動營銷等形式,指導企業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產品結構,多途徑打通銷售渠道,穩定銷售市場份額,全力推進茶葉企業復工復產,努力將疫情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