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女神"教授:发表96篇SCI,获奖无数,还把书"越讲越薄"

任教13年,她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以对教育事业执着的奉献追求、对学生春风化雨的关怀帮助,为龙江乃至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营养学人才,因此她也获得了2018年度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集体个人荣誉称号。她就是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李颖。

东北

她是学生的"精神"引路人

李颖教授作为共产党员,对高校教师的职业有更深的理解。李颖教授无论教学科研任务有多繁重,都不会错过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在新生入学典礼、学生心理课堂、微信平台、党组织活动中都有她的身影,她孜孜不倦地引导学生如何面对大学生活、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

李颖教授访学去过很多国家,她内心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给祖国带来日新月异的改变,她把这份自豪感传递给学生,传递回校园。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论坛讲堂,还是在大是大非的话题面前,永远是旗帜鲜明亮出观点。"爱党爱国爱故园从来都是人之大义"是她对学生的谆谆教导。

东北

她是把书"越讲越薄"的课堂女神

"李老师授课深入浅出,重点明确,条理清晰,认真投入,且诙谐幽默,通俗易懂,毫无冗繁之感,她最大的本领是将厚重的课本越讲越薄,令我们耳目一新;使枯燥的知识学习起来十分轻松。"这是学生们对李颖教授的普遍评价。能将书本越讲越薄,需要她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才能达到如此游刃有余的境界。

她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有效控制教学节奏,理论结合实际,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好每一堂课"是十几年来她对自己不变的要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她采取课政融合、课赛融合的形式,通过典型案例、热点案例讨论,运用视频资料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利用PBL教学和双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及解决问题,发挥自主能动性;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微课录制,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吸引同学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她主讲的《营养与糖尿病》微课视频荣获第五届黑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作为教研室主任,她高度重视教学教改,与新教师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先后承担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课题2项,发表相关教学文章8篇。

她是用青春年华换得学生崇敬的榜样

"师德建设十佳标兵""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首届"魅力教师" "优秀指导教师"……这些荣誉,在李颖教授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她努力让自己走得高远,用她的话说:"与其让学生去崇拜歌星影星,不如让学生崇拜他的老师。"

主编首届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遴选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并成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的主讲者。李颖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课题18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和教学论文144篇,其中SCI收录96篇,累计影响因子400,最高影响因子13.4。

在做好科研的同时,她注重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撰写标书,参与论著的编写修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及人群调研等,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做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李颖教授用自己陀螺般的工作强度,教会学生人生"敬业第一课"。她培养的毕业生无论工作能力、敬业精神都多次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东北

她是学生情感依赖的亲人

"教师对待学生要舍得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感情"这是李颖教授为师多年以后的体会。培生学生不仅要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大学和硕士期间,是人生最多姿多彩的时段,也是学生成人后开始面向社会,树立三观的关键时期。

她把学生当朋友,当自己的孩子来看,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她从来不讲大道理,而是把他们请到家里秀厨艺,谈理想谈人生,那些在学生心里解不开的心结,总能在这样温暖幸福的时光里变得迎刃而解。李颖老师是他们可以信赖的师长,更是他们精神和情感可以停泊的港湾。

教师是一种职业,但对李颖教授来说是一生所爱,一生所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她的座右铭,在未来她会继续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书育人这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在科研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以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无私的奉献、一流的业绩,在三尺讲台上谱写美好的人生。

关注"哈尔滨医科大学招就处"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