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這是德國坦克系列的開篇之作,主講德軍四號坦克的設計、發展、作戰歷程,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全文共計5402字,配圖22幅

  • 四號坦克共有A-J,10型

建造背景

在一戰中失利的德國,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沒有研製新式坦克。但是德軍閃擊戰戰術的中堅力量就是強大的裝甲部隊,因此他們現在急需組建一支現代化的裝甲軍團。1934年1月11日,古德里安對陸軍武器署提出了新式坦克規格需求方案。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古德里安,被譽為德軍裝甲兵之父

根據古德里安的要求,德軍的戰術需要2種坦克搭配使用。其中一種是配備較小口徑火炮,但是炮彈初速較高的主戰坦克,也就是後來的三號坦克。另外一種則是裝備較大口徑火炮的中型坦克,也就是我們本期的主角:四號坦克。

按照計劃,德軍希望這款新式的中型坦克可以作為支援型坦克使用。他將能夠支援步兵,並與三號坦克協同作戰。德軍要求這款新式坦克要符合重24噸、最高時速35千米/小時、安裝一門可發射高爆彈的短管大口徑炮這些性能要求。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最早期的三號坦克(A型)

由於此時的德國還並不打算直接撕毀條約,他們不得不為正在研發中的新式坦克起了一個非常詭異的名字。為規避條約,四號坦克在最初研發時的代號是中型拖拉機。不過後來德軍換掉了這個奇怪的名號,改以營長用車為代號繼續研發。

1934年年底,陸軍武器署將研發新式坦克這個艱鉅的任務交予了克虜伯、萊茵金屬及MAN。1935年,克虜伯、萊茵金屬及MAN生產的三款試驗型坦克開始進行測試,結果克虜伯公司的產品受到採用,並以四號中型坦克A型的名稱進行量產。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四號坦克的原型車線圖

技術特點

早期的四號坦克裝備了75mmKwK37L/24火炮,可以發射高爆彈,備彈80發。後期型號的四號坦克換裝了75mmKwK40/L48反坦克炮,發射穿甲彈。這種火炮的穿甲能力非常不錯,在1000米的距離能夠擊穿110毫米厚的裝甲。

在這裡順便說一句,我寫船寫多了,現在看這門炮的穿甲能力是真覺得沒有多出色……不對,跑題了跑題了。另外,全部型號的四號坦克還都裝備有一挺(B型和C型2挺)7.92mmMG34機槍,這挺機槍有2800發機槍彈帶的備彈。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早期型號的四號坦克炮管較短

最早的四號坦克A型採用了以滾軋均質鋼製成的30mm正面裝甲、15毫米側面裝甲以及10毫米頂部裝甲和5毫米的底部裝甲。不過後期型號的四號坦克都加強了裝甲厚度,最後的H型和J型坦克正面裝甲厚度竟然增大到了80毫米。

在動力系統方面,最早期的四號坦克A型採用了邁巴赫12汽缸HL108TR發動機,他能提供230匹馬力。不過從C型坦克開始,四號坦克就換裝了新式的邁巴赫12汽缸HL120 TRM發動機。這種新式發動機更加強勁,可以提供320匹馬力。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四號坦克主要裝備的邁巴赫12汽缸HL120 TRM發動機

發展歷程

第一輛四號中型坦克A型於1937年10月被製造了出來,緊接著在之後的六個月中,德軍則又繼續生產了另外35輛同型車。不過很快德軍就決定對四號坦克A型進行改良工作。在1938年4月到9月間,德軍又生產了42輛B型坦克。

與A型坦克相比,四號坦克B型主要改進了炮塔,車體前部裝甲也有所加強,取消了前機槍,其駕駛員和機電員艙門都做了改進。另外A型坦克採用的是HL108TR型12缸水冷汽油機,而B型則採用了HL120 TR型12缸水冷汽油機。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早起生產的四號坦克A型

不過沒過多久,在1938年10月到1939年8月期間,德軍又開始生產四號坦克C型,共有134輛C型坦克被生產出來。C型坦克的同軸機槍上加裝了裝甲套管,並且換裝了新式的HL120TRM水冷12缸汽油機,功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升級改造,直到1939年10月出現的D型坦克才使得四號坦克真正的實現了量產。D型坦克的生產一直延續到了1941年5月,總共有229輛D型坦克被生產了出來。這也是到目前為止生產數量最多的四號坦克型號。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首次實現量產的四號坦克D型

與先前的C型坦克相比,D型坦克採用了新的車體前部裝甲設計和新的火炮外部裝甲設計,他的防護能力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另外,有一部分的D型坦克在1943年進行了改造,他們換裝上威力更為強大的長身管75mmkwk40/L48型火炮。

在原本的設想中,四號坦克將會主要執行支援任務,輔助三號坦克進行作戰。不過由於三號坦克的設計較為失敗,且改裝空間並沒有四號坦克大,因此德軍決定讓四號坦克替代三號坦克作為主戰坦克。於是德軍決定加強四號坦克的裝甲防護。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換裝了長身管火炮的四號坦克D型

在1940年9月到1941年4月期間,德軍又製造了223輛E型坦克。與先前的D型坦克相比,E型坦克將正前方的30毫米裝甲之上又加裝上了一塊30毫米厚的鋼板。德軍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強四號坦克的防護能力,充當主戰坦克。

到了1941年4月,德軍又開始建造了改進版的F型坦克。F型坦克直接裝上了50毫米厚的正面裝甲,同時側面裝甲厚度也被增大到了30毫米。另外,F型坦克的履帶寬度還從380毫米增大到了400毫米,整輛車的重量也增大到了22.3噸。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早期的四號坦克F型(F1型)

不過後期的F型坦克進行了一些改進,他們並沒有安裝原先的75mmKwK37L/24型火炮,而是換裝了威力更為強大,可以發射穿甲彈的75mmKwK40/L43型火炮。德軍希望能夠以此來應對蘇軍的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

這種裝備有新式75mmKwK40/L43型火炮的F型坦克也被稱作F2型坦克。換裝了新式火炮的F2型坦克在發射穿甲彈時,炮彈初速能達到了790米/秒,能在1830米外穿透77毫米的鋼製裝甲板。不過面對蘇軍坦克時還有些力不從心。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裝備了長身管炮的四號坦克F2型

從1943年3月起,德軍開始生產安裝了新式75mm Kwk 40/L43型火炮的四號坦克G型。他的正面防護能力在50毫米裝甲的基礎上,還加裝了1層30毫米的鋼板。因此盟軍的坦克不得不接近到100米左右才能擊穿G型坦克的正面裝甲。

另外,在G型坦克的兩側和炮塔都加裝了一層裙邊。這種裙邊大約有5釐米厚,裝置的目的是讓高爆彈提前引爆,減小對坦克車身造成的傷害。從1943年4月開始,G型坦克原來的炮管改為了更長的KwK40L/48型坦克炮。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長身管的G型坦克,此時的他拆除了安裝在兩邊的裙邊

在1943年4月,德軍又開始製造了更為強大的四號坦克H型。H型坦克在一開始就裝備了新式的75mmKwk40/L48型火炮,可以發射穿甲彈。他的穿甲能力更為強大,這樣以來,四號坦克H型就有了與先進的盟軍坦克交手的實力。

另外,四號坦克H型也大幅增加了他的防護能力。H型坦克加裝了一層5毫米厚的裝甲側裙板,正面裝甲和炮盾裝甲也被增厚到了80毫米。在H型坦克的炮塔四周也加裝了一層8毫米厚的炮塔裙,為了抵禦磁性反坦克雷還加上了防磁裝甲。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四號坦克H型的外觀較先前的型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

H型坦克與先前的型號相比,無論在火力還是在防護能力上都大幅增強,因此德軍決定大量製造這種坦克。從1943年4月到1944年7月,德軍共製造了3774輛H型坦克。不過H型坦克也有一些缺陷,他的重量達到了25噸,嚴重影響了機動性。

隨著戰況的逐漸惡化,曾經風光一時的德軍在盟軍兇猛的攻勢下被壓的抬不起頭。只有招架之力,毫無還手之功的德軍決定簡化H型坦克的生產流程。他們希望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將更多的坦克生產出來,試圖抵禦盟軍的攻勢。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四號坦克H型

簡化了生產流程的四號坦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J型坦克,取消了很多工藝複雜的儀器。因此在實際使用上,效果比先前的H型坦克要差了很多。與先前的H型坦克相比,J型坦克在排氣裝置以及懸掛系統上做了一些小幅度的改動。

其他型號的四號坦克的炮塔都是採用電驅動轉動,而J型則是隻能採用手動式旋轉。為了降低製造時間,J型坦克取消了用來協助旋轉炮塔的發電機。空餘下來的位置被用來儲存燃料,因此J型坦克的最大行程較先前的四號坦克有所增加。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簡化生產流程得到的四號坦克J型

為了簡化生產流程,J型坦克還取消了防磁裝甲,炮塔上的手槍射擊口及觀察口,同時簡化引擎的散熱器。J型坦克在1944年6月開始製造,這是最後一個型號的四號坦克。到1945年3月為止,共有1758輛四號坦克J型被生產了出來。

儘管簡化了生產流程,J型坦克的生產速度還是沒能比H型坦克快多少。這是因為1944年10月,尼柏龍根廠在盟軍的空襲中遭到數次嚴重損失,導致他的生產速度嚴重下降。到了戰爭末期,四號坦克的生產速度甚至倒退回了開戰前的狀態。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最早期的四號坦克,可以發現它的外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性能數據

數據依次為:A型、B型、C型、D型、E型、F1型、F2型、G型、H型、J型

長度:5.87米、同、同、5.92米、同、同、6.63米、同、7.02米、同

寬度:2.83米、同、同、2.84米、同、2.88米、同、同、同、同

高度:2.85米、同、同、2.68米、同、同、同、同、同、同

重量:17.7噸、同、18.5噸、20噸、21噸、22.3噸、23.6噸、23.5噸、25噸、同

武器系統:75mmKwK37/L24炮、同、同、同、同、同、75mmKwK37/L43炮、75mmKwK40/L43炮、75mmKwK40/L48炮、同、同

正面裝甲(傾角80度):30mm、同、同、同、30+30mm、50mm、同、同、80毫米、同

炮塔正面(傾角30度):20mm、同、30mm、同、同、50mm、同、同、炮盾80mm、同

動力系統:HL108TR12缸汽油引擎、HL120TR12缸汽油引擎、同、同、同、同、同、同、同、同

最大時速:40km/h

戰鬥經歷

四號坦克是德國唯一一種整場戰爭都維持生產及使用的坦克,其總量甚至達德意志國防軍擁有的坦克之30%。二戰前德軍一共生產有211輛四號坦克,其中有198輛參加了閃擊波蘭的行動。不過此時的德軍主力是一號坦克和二號坦克。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德軍的一號輕型坦克編隊

在這場戰役中,德軍共有19輛四號坦克被波蘭擊毀,此時的戰損比還不算高。接下來,1940年5月10日開始,德軍大舉進攻法國,共有278輛四號坦克被送上了戰場。不過在面對英軍和法軍的坦克時,短管四號坦克的威力明顯不足。

早期型號的四號坦克很難擊穿盟軍較先進坦克的裝甲,而由於自身防禦能力薄弱,很容易被擊毀。在入侵法國的行動中,四號坦克損失竟然達97輛。35%左右的戰損比是德軍中最高的一款坦克。因此德軍曾經希望加強四號坦克的防護能力。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在歐洲作戰的四號坦克

很快,德軍開始了對北非的進攻。此時的德軍還是以三號坦克為主力,在最初德軍僅僅裝備了22輛短管四號坦克。不過很快德軍就意識到四號坦克很難擊穿盟軍坦克的裝甲,三號坦克的實際效果也很糟糕。因此他們生產了長管四號坦克。

不過直到1942年,北非的德軍才獲得了27輛長管四號坦克,他們也很難再扭轉失敗的局面了。四號坦克並沒有多少在北非作戰,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被調到了東線參加對蘇聯的進攻。在6月22日,有439輛四號坦克參加了巴巴羅薩行動。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德軍早期的四號坦克

不過在東線作戰的四號坦克也很面臨了一個巨大的難題:短管火炮很難以擊穿蘇軍坦克的裝甲,而蘇軍的主力坦克T-34和KV-1卻可以輕易擊毀四號坦克。到了1941年未,四號坦克的總損失數達到378輛,德軍只能對四號坦克進行升級。

1942年,德軍終於獲得了長管四號坦克,他們也是德軍中為數不多能夠擊毀蘇軍T-34的坦克。因此在最前線與蘇軍坦克正面交鋒的總是四號坦克。他們擊毀了很多蘇軍坦克的同時,自身也損失慘重,1942年有502輛四號坦克被擊毀。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世界上最著名的坦克之一:蘇軍T-34坦克

到了1943年,四號坦克依舊是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有841輛四號坦克參加了慘烈的庫爾斯克會戰。在長時間的戰鬥後,德軍的坦克力量損失慘重,已經有2000餘輛四號坦克在東線被擊毀了。而蘇軍更先進的坦克還在源源不斷的冒出來。

僅1944年1年,就有2643輛四號坦克被蘇軍擊毀。此時的德軍完全抵擋不住蘇軍強大坦克的攻勢,被打的節節敗退,大量坦克被蘇軍的鋼鐵洪流沖垮。在東線作戰的德軍部隊一共損失了6153輛四號坦克。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蘇軍裝備的IS-2型重坦

而在西線,德軍的戰況也非常糟糕: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一路高歌猛進。儘管德軍在阿登戰役中使盟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還是無法扭轉戰敗的結局。在二戰結束時,共有8800輛左右的四號坦克被生產了出來,他們中的大部分都被擊毀。

小結

四號坦克原本被設計出來時,僅僅是為了支援步兵,並且與專門執行反戰車任務的三號坦克協同作戰。不過由於種種原因,這型坦克在經歷了多次改造加強後,最終成為了德軍最為重要的主戰坦克,在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戰爭後期的四號坦克,已經完完全全的成了一款主戰坦克

四號坦克參加了幾乎所有戰役,而且表現出相當的可靠性(不像後來建造的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經常出現各種故障)。他們是德軍裝甲部隊的中堅力量,也在軍中獲得了“德意志軍馬”的讚譽。

四號坦克還被出口到了很多國家,甚至在二戰後,這些坦克還可以在部分國家的軍隊中見到。甚至芬蘭軍中的四號坦克到1962年才全部退役,在阿以衝突時的敘利亞軍隊竟然還使用了四號坦克進行作戰。

鋼鐵洪流(一)——南征北戰的四號坦克

數量眾多的四號坦克

本期關於四號坦克的介紹到這裡就要告一段落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下,謝謝大家的支持!!!在下一期中,我將會為大家帶來三號坦克的設計服役歷程,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