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失乐园

当你从秋天看到冬瀑,

从春阴看到半夏,

你会发现你经历了主人公的四季

而当你合上这本书,你也正在走进你内心深处的失乐园……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失乐园

我是一个非常早熟的人,上初中的时候我就已经看过《失乐园》,只是那时对于这本书全部的兴趣点都放在床底行为描写上,全然没有体验到作者笔下的季节变化和超脱行为动作描写的美感。前段时间自己再一次重温这本书,恰好自己处在每年入伏后的禁欲的状态,再次细细品来,在渡边老师笔触下,文化景观巧妙的隐藏在怅然若失的两名主人公身上,读完令我长久的唏嘘。

开篇在“落日”章节,在镰仓的酒店,透过落地窗,看见火红的太阳缓缓地落入江之岛桥头丘陵背后,天空的下半部被染得朱红,像极了生命的凋零,在经历了生命的起起伏伏,人生的进进退退后,读到这里,你甚至会一种想哭的冲动。我虽然远没有到半百的年纪,但是自己在人到中年的时候,还能不能像久木这样,有一个肉体与心灵都高度契合的人陪伴在身边,一起看日出日出,看袅袅的炊烟,看潮起潮落?开篇章节的落日,在传统的东方写作基调下,寓意着衰败和死亡,这种意象的表达与梳理令无数的书评人对于这本书颓废的强调批驳不断,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越来越快速的生活节奏,让很多人很难有机会让自己真正的慢下来,静下来,去思考去体察去感受爱这种东西,所以很多已婚人生甚至已经没有爱作为支撑了,这种死撑就是一种彼此的煎熬,这种煎熬才是最颓废的。有人陷在一段感情里不能自拔,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有办法走出来,这种内耗才是最颓废的。我认为,抓紧时间去寻觅自己的真爱,和他一起去体察那些夕阳留在天空中的光芒,去看那紫红色的天空,去看夜晚酒店窗畔印出的巨大松影,才是积极的。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失乐园

在自然和季节的轮回中,作者将不同季节的不同日本文化景观掰开了揉碎了渗透进去,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节气,透过情感世界的铺成一点一滴的剥离出来,在“秋天”的章节中,主人公赴镰仓看传统剧目《清水》,作者简要的几笔,将舞台周遭的环境,与热烈的食物、冷冽的景致融合在一起,介绍出《清水》这一剧目的历史,同时为后续的男主人公“心怀鬼胎”做铺垫。而在第五章“初会”中,男女主人公在一家酒店相见,凛子身穿白色和服,系暗紫红衣带,胸前和裙摆是一朵枝丫交错的梅花图案,不仔细看并不能观察到,而细看之后,梅花有一种清寂的张力,这种张力在合服被褪去的时候,就更加尽显。作者在平常性的描绘和诗意化的描摹中找到平衡点,通过两人的对话,作者将日本传统文化与美学都潜藏进去,无论是《清水》还是梅花,都是文化积淀出的符号,男女主人公在作者的笔触下谈起梅花的清谈和文雅,又谈到了樱花的璀璨华丽和变化无常。充满着对于生活和传统的美的孜孜以求,也将彼此的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随后的“花落”“小满”和“半夏”将日本的食物、文学作品、文化习俗等都包容进去,描绘出主人公强烈的对于生的渴望。无论是伊豆赏樱泡温泉,谈论《秀禅寺物语》还是当归搬进菜色里的描绘。再到同事突然离世的生死之思,亦或者母亲明知道女儿不幸福,而知晓女儿婚内出轨后断绝母女关系。最终到半夏闷热的时节,法式红鳟配红酒,再到阿部定和吉藏的故事。自然规律的无情与残酷,情感在春日升温也会有略微的倒春寒,而似火的夏日即将令人感到呼吸困难,都被作者巧妙地收纳进主人公的命运线中,无论生与死,亲情或是爱情,传统的美与传统的恶,都被作者在几个章节的平缓叙事中,清晰而深刻的展现,这种不急不缓的写法下,情绪缓缓铺成堆砌,就会有一种滴水穿石的力道,而这种力道,正式作者笔下两位主人公想要追求的极致。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失乐园

可是在“世俗”的标准和禁锢之下,两人在“空蝉”的章节还是不可避免的谈到了死亡,这个话题很沉重,但这个话题一点也不颓废。这个话题一直都是中国人避而不谈的话题,但是这个话题足够深刻,也正是因为大家长时间不提及、不讨论、不描绘这个话题,所以导致一部分人甚至没有能力能够好好活着,不理解为什么活着。当匿名诬告和工作调动像最后一颗稻草一样压死两人的时候,两人选择巧妙地计算时间、以至于自己的肉身不会腐化的太严重。两人以结合着的方式和动作故去,像极了佛教密宗中修行欢喜禅的人,也正是在他俩唯一的心愿中,你仿佛走出了作者描绘的失乐园。

而你却真真实实地没有走出,你陷在了你的自己内心的失乐园里。你开始有欲望的波澜,你开始出现内心的纠缠,你甚至一度认为生活是颓废的,以至于你开始怀疑你自己,你依旧会在白天上班的时候保持自己不喜欢的状态,但是夜半无声的时候,周遭寂静的时候,你还是会不甘心、不愿意,你甚至会问自己“凭什么?”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失乐园

当你思考着自己曾经非常爱的那个姑娘,或者看着枕边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男人,或者因为连续的加班已经很久没有认真过夫妻生活的疲于奔命的自己。

你陷入了比较,渴望褪去道貌岸然的约束,渴望能够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你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自己的不开心,

却忘记了真正让自己不开心的,

只是你自己。

当你真正读懂《失乐园》,你才能明白,渡边淳一对于那个时代的日本民众情绪的体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你才会明白,如果“死”是一个最简单的选择,那么能够走好你余生道路的,只有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