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另类的英雄史诗

《失乐园》是弥尔顿最伟大的一部作品,它不仅代表着作者在学术上的成就,同时也凝聚着作者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亲身感受。就当时而言,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失败,被推翻的封建王朝复辟,曾经的努力付出流水,用文字书写的方式坚持着资产阶级革命。

在《失乐园》问世之前,人们遵从《圣经》的意志,对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一事抱有”偏见“,认为那是堕落的标志、痛苦的根源。如果只是从情节上来看,《失乐园》并无过多创新。但弥尔顿作为一名清教徒,这样的情节安排不过是他对传统知识的一种转述,却并非《失乐园》的真正意图,他的真正意图在于揭示人类不幸的根源。

《失乐园》:另类的英雄史诗

在弥尔顿看来,人类总是缺乏坚定的意志力,当诱惑降临的时候,他们总是经不住诱惑,把持不住自己,进而作出错误的选择。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丧失了应有的乐园。撒旦的堕落在于对妻子过度溺爱,感情用事;而夏娃的堕落在于盲目追求,渴求知识。弥尔顿正是通过他们的遭遇,揭示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因骄傲、奢侈而失败的本质。由此,批判的态度在《失乐园》中表露无遗。

弥尔顿继承了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也接受了17世纪所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思想。他肯定人生,却否定无限制的享乐。他认为人应该具有进取、自信的品质,但却不能因此产生野心而变得骄纵。尽管他肯定科学,但并不认定科学就是一切。如果只有科学的存在,而没有正义和理想,人类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失乐园》:另类的英雄史诗

就撒旦这个形象而言,弥尔顿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态度。在思想上,他对撒旦是批判的,但在感情上却是同情的。因为撒旦所表现出的某些特质,正如现实生活中受封建贵族压迫的资产阶级。在描述地狱这一场景的时候,尽管弥尔顿批评撒旦性格骄纵,野心太大,但在对话中,撒旦却又表现出一个受迫害的革命者形象。这个形象十分高大,使他所表现出的战斗的决心更加鲜明、更加动人,他说:”战场上出现失利,那有什么可怕的?它不会征服我们的思想、反击的决心、根深蒂固的仇恨以及永不屈服、永不示弱的精神——所有的一切都不曾丧失。“这样的描述,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真实写照,也从侧面反映出革命者流传万世的历史功勋。

《失乐园》:另类的英雄史诗

在本书的结尾处,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但作者的用意并非是到此结束。离开伊甸园,并不意味着最终的苦难,而是一种象征,对美好的有待于开拓的未来赋予希望。这正是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忠贞的坚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