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4S店噴漆:與原廠漆不相干

起底4S店噴漆:與原廠漆不相干

“哥,咱家車的保險槓噴好漆了,我看車門上也有一點劃痕,都給您噴了吧,反正都走保險。”

小妹在電話裡給了體貼的建議。這家4S店的服務真不錯,聽著服務顧問小妹那柔和甜美的聲音,我不由心中一蕩,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

“住手,放過我的原廠漆!

劃痕的煩惱

新車到手幾個月後,終於“一血”。所幸擦傷是在後保險槓上,保險槓是個可以拆下的單獨部件,又是塑料製品,於是毫不猶豫地把車開到4S店去重新做漆了。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路車甲給蹭的,咱的車屬於躺槍

期間,細心的服務顧問小妹發現了車門上的另一處小傷,於是打電話提出可以走保險一併噴漆。相比起保險槓上那一道明顯的擦傷,這處劃傷才是我心頭真正的痛。它並不顯眼,面積還沒有指甲蓋大,但每次開車門,我都忍不住要瞅一眼,時不時還會下意識地伸手摸摸,好象小孩子們總是忍不住去觸摸小傷口上結的痂。

這處劃痕不知道是什麼時間出現的,也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我只能想象,也許是一位大媽開旁邊車的車門時不小心給磕了一下。這種傷最麻煩,不處理,它就一直是你的痛點;想處理,就要整個車門重新做漆,原廠漆就一去不復返了。

不是我矯情,出於職業的原因,我參觀過若干個汽車總裝廠,很清楚原廠漆是怎麼一回事;我開了20來年的車,自家的車換過幾輛,也很清楚4S店的噴漆是怎麼一回事。

即使你再小心,劃痕總是在不知不覺中上身。如果劃痕很淺,可以拋光讓它隱去;深到露了底漆,只能咬牙重新噴漆;最鬧心的是拋又拋不掉、重新做漆又可惜的那種劃痕,簡直就是專門來刺激車主的討債鬼。

硬核原廠漆

到汽車總裝廠參觀,塗裝車間是最沉悶的。在衝壓、焊裝、塗裝、總裝這汽車製造四大工藝裡,塗裝部分的自動化程度通常是最高的,基本都是一堆機器人在幹活兒,而且都悶在一個個封閉的小空間內,外人只能趴在玻璃窗上向裡窺探。

噴漆這種活兒對人的健康不利,機器人又沒長著肺,不怕燻不怕毒,當噴漆工連勞保用品都不用發。最可貴的是,噴漆機器人幹活兒一板一眼都講套路,漆往哪兒噴、噴多少都按編好的程序來,執行起來一點都不走樣。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汽車工廠噴漆主要由機器人完成

勞斯萊斯不是最講究手工嗎?塗裝車間也是自動化的。幻影這種全球頂級豪車,噴漆主要也由機器人完成,在車門鉸鏈之類邊邊角角機器人不方便伸手的地方,才由工人師傅去打打下手。

對了,送到塗裝車間的是一個個焊接好的“白車身”。在塗裝之前,這些白車身已經經過清洗、磷化等“預處理”,來到塗裝車間後,第一個任務是“泡澡”。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正在焊裝的白車身

這些白車身一頭扎進裝滿塗料的池子裡,不停地翻滾,這道工藝叫“電泳”。帶正電的塗料離子向帶負電的白車身游過去,吸附在車身上,形成第一道漆面“電泳塗層”。也有人把這層漆叫底漆,主要作用是防鏽。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電泳塗層主要作用是防止車身鏽蝕

這層漆面做不好,車身鋼板就會從裡往外鏽,某些車型被曝車身出現漆面起泡甚至鏽穿的情況,多半就是電泳塗層工藝有問題。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電泳塗層搞不好就會“內鏽”

底漆之上,會接著再噴一道“中塗漆”,這道漆面也有叫中塗底漆的。

中塗漆是承上啟下的一道漆。電泳塗層上加一層中塗漆,馬上就變得光滑,這可以讓最終的漆面效果更漂亮;中塗漆還可以讓上層的漆面附著力更好,還要有一定的柔韌性,能保證在石子等擊打下不容易出現漆面碎裂問題。

中塗漆之上,就是負責“出賣色相”的面漆了。

別多想,“色相”是個色彩專業術語,指的是具體的某種顏色。你可以不多想,汽車廠商偏偏愛想入非非,朱鷺白、季風灰、魂動紅、波爾蒂芒藍、超音速鈦銀……汽車色彩的名字,集天文地理自然科技魔幻之大成,不斷突破人類想象力的邊界。

勞斯萊斯有4萬4千種顏色讓你選,真是能逼死選擇困難症——幸虧選SUV時沒考慮庫裡南,否則選顏色還真是麻煩。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勞斯萊斯一年只賣三四千輛車,車漆倒有4萬多種顏色可選

面漆之上,是最後一道漆:清漆。

無色透明的清漆無疑是油漆界的暖男。它幫著面漆出賣色相,讓漆面色彩靚麗、亮光閃閃;它默默地承受著風吹日曬,忍受著紫外線、鳥糞的侵襲,而對刮擦、飛濺的石子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去擋槍。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汽車原廠漆面的主要層次

底漆、中塗、面漆、清漆,一般車身漆面就是由這四道漆組成。不過,像勞斯萊斯這種窮奢極欲的車型,為了達到變態的漆面亮度,光清漆就要上兩道,然後再讓工人師傅打磨整整5個小時。所以,鑑定一輛勞斯萊斯真偽的最權威方法,是看車身能不能當鏡子照。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當鏡子,是勞斯萊斯車身的第二職業

白車身不光要噴漆,還要烘烤,好讓漆面固化乾燥。整車廠的傳統工藝是“三塗二烘”:噴塗上中塗層後烘烤一次,再噴塗面漆;面漆倒不用烘烤,簡單預熱一下就能噴塗清漆;噴完清漆後再進行第二次烘烤。說是“三塗二烘”,如果算是電泳塗層(底漆)環節,實際上是“四塗三烘”。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整車廠“三塗二烘”示意(圖片來自立邦官網)

當然,技術也在進步,為了降低塗裝時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一些汽車廠商已經開始使用“三塗一烘”技術,只在噴完最後一道清漆時才烘烤一次;還有“二塗一烘”,連中塗漆都省掉,中塗漆的功能被糅合進清漆裡。

技術複雜的原廠漆果然硬核,不磕不碰的話,歷經十幾年風雨也不在話下。

備胎修補漆

在油漆供應商的產品目錄裡,供應給汽車主機廠的油漆叫“汽車塗料”,俗稱原廠漆;而供應給4S店、汽修廠、快修店的油漆叫“汽車修補塗料”,俗稱修補漆。

白車身可以在電泳塗料池子裡泡澡,裝配好的車一泡就徹底廢了,所以,在修車噴漆時,電泳這個環節不可能再現。除此之外,修補漆的名稱與原廠漆都一樣,也分中塗漆、面漆、清漆。

名子一樣,東西卻不是一種東西。

原廠漆和修補漆最大的區別,是“成膜”的方式不一樣。漆是液體,噴塗到車上後需要固化成漆膜,這裡邊有一個化學反應過程。原廠漆是“烘烤聚合型”,在一定的高溫烘烤下才會發生反應變成漆膜,所以又叫高溫漆;修補漆是“雙組分聚合型”,加入固化劑後在常溫下就能固化成膜,又俗稱低溫漆。

上邊提到了原廠噴漆的“幾塗”和“幾烘”,幾烘也不能亂烘,都有各自的溫度和時間要求。一般來說,電泳塗層烘烤的溫度最高,可達160—200°C;中塗層要求是140—165°C,最後噴完清漆後烘烤溫度是130—145°C。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汽車製造廠的漆面烘烤溫度在140°C左右

在整車廠裡,烘烤的是光溜溜啥都沒裝的金屬白車身,別說100多度,就算再加100度,那些鋼板、鋁板也滿不在乎。但修車時就不一樣,車上裝了各種塑料件、橡膠件、電路、電器等等,這些部件最高能承受的溫度也就是80度,你按原廠溫度一烤,漆面是做好了,車子也別想要了。

沒辦法,修車時只能用“低溫漆”。這種漆噴上後在常溫下也能固化成漆膜,理論上不用烘烤,但烤烤能幹得更快。比如噴完表面的清漆後,常溫下至少要5個小時以上才能拋光,要是烤烤,30分鐘就能幹透,冷卻一下就能拋光了。

烤也是“低溫烘烤”,不管是用烤燈還是在烤漆房,一般溫度設在60°C左右。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修補噴漆只能低溫烘烤

按官宣的口徑,修補漆的效果可以“媲美”原廠漆,但實際上,高溫烘烤漆的表面硬度、韌性、光澤、耐刮擦、耐腐蝕、抗老化等等性能是最理想的,否則,汽車廠商才不會畫蛇添足去搞什麼費工耗能又不環保的“幾烘”。

高溫烘烤漆的漆面質量好,但噴漆流程多、時間長、能耗高,汽車主機廠都在想辦法減少烘烤次數,降低烘烤溫度,“低溫固化”也是原廠漆的發展趨勢。

修補漆江湖

原廠漆和修補漆不是一回事兒,那修補漆有沒有“原廠”的?

一線汽車廠商通常會指定一到幾個品牌作為修補漆供應商,通過自己的渠道向4S店供貨,或者要求4S店到指定的供應商採購,這屬於“原廠指定”。但指定的東西一定不會便宜,不排除某些4S店搞點小動作,另闢蹊徑搞到替代的便宜貨。

原廠指定的修補漆,一般是由幾家國際化工巨頭提供,比如巴斯夫、PPG、艾仕得、關西、立邦等。4S店如果按套路來,不夾帶私貨的話,修補漆的質量還是能保證的。4S店之外的汽修廠、快修店就不好說了,畢竟國內汽車修補漆的品牌多達上百個,那些不太知名的品牌佔據了7成以上的市場。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汽車後市場上的修補漆來源比較複雜

到4S店做漆,最讓人不放心的不是漆,而是噴漆的人。

原廠漆是機器人噴的,機器人傻實在,不懂怎麼偷工減料。人呢?你懂的。

按汽車廠家的要求,4S店噴漆也有一套規範流程,但店裡圖省錢、工人師傅圖省事,自作主張省去某些環節也是難免。

比如說,車子漆面劃痕深及鋼板,連電泳塗層都慘遭毒手。怎麼辦?比較講究的操作是先噴一道環氧底漆,替代原來的電泳層,防止鋼板生鏽——據我所知,老老實實噴這道底漆的4S店不多,反正噴不噴你也看不見,就算生鏽也是幾年以後的事。

再比如,噴中塗漆前,要用除油劑仔細清潔,除油去塵,防止中塗漆粘不牢。除油劑?噴漆師傅輕蔑地表示多此一舉。

噴漆師傅的手藝也是個不穩定因素。4S店噴漆全靠人工,你不能指望每個師傅都是當代魯班和工匠精神的化身,也不能指望他們能時刻保持愛崗敬業一絲不苟的戰鬥狀態,所以,漆調的好不好、噴槍與車身的距離合適不合適、噴的時間準不準、打磨的精細不精細……一切隨緣啦。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手工噴漆,質量如何看手工

汽車工廠噴漆是在無塵環境下由機器人完成的,有一套標準的操作和檢測流程。4S店就不好說了,噴漆的質量好不好,還要看你的運氣好不好。

俗話說,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汽車四處奔波,磕碰刮蹭在所難免,破了相總不能不修。在4S店把車子修好後,亮閃閃的漆面跟新車也差不多,說實在的,可以達到“常人可以接受”的水平,而且在後市場中,4S店無疑也算一線水平,至少比某些路邊店靠譜多了。

但4S店乾的活兒跟原廠是沒法比,要是碰上個懂行的,往往會陷入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尷尬,色差、光澤度、橘皮、流掛、縮孔……懂得越多,越不忍細看。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汽車工廠有專門的漆面質量檢驗工序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減少車身漆面的損傷,尤其是要防那種不噴難看、噴又可惜的劃痕。遺憾的是,你再小心也擋不住別人不小心,更擋不住手欠的人。

從4S店把噴好保險槓的車開出來,我一咬牙,花不少銀子去給車身貼了膜——這貌似是目前對付劃痕唯一有效的辦法,為了保衛原廠漆,我也是挺拼的。

在4S店噴過漆的保險槓沒貼膜,一方面因為已經不是原廠漆,另一方面,貼膜師傅也不願意給貼,說重新噴過漆的地方貼膜,在撕膜時容易把車漆帶下來——什麼意思?後噴的漆附著力不行唄。

今年夏天在法國見到雪鐵龍C4 Cactus,感嘆不已。C4 Cactus車身上自帶大片塑膠防擦條,好象是穿了防彈背心,醜是醜點,但在保護原廠漆方面堪稱汽車界的楷模。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對車身漆面保護真是棒,只是漆面也不剩多少了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起底4S店喷漆:与原厂漆不相干

萬水山總是情,點個好看行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