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曼施坦因计划”一开始并不受欢迎,德国陆军为何不看好它?

进攻波兰的"白色计划"实施后,德国的老邻居兼仇人法国在内部出台了一份军事备忘录,该备忘录指出:德军不可能攻破法军的马奇诺防线,阿登山区内装甲部队无法大规模通行,德军的下一次进攻总体上仍将参照“施里芬计划”执行。可以看出法军的理念仍以防御德军攻击为主,以德军理念则是集中大多数兵力直捣黄龙,胜则歼灭敌军主力败则自军主力被歼,即:一战定输嬴。而陆军统率部提交给希特勒的攻法计划却完全没有跳出一战时施里芬计划的圈子,对此法国早已有准备,事实上法国早在北方集结有重兵专等德国上钩,难怪元首看了陆军的计划后愤怒不已,此时的德国根本打不起消耗战,由于德国攻击波兰,英国早已将海洋封锁,资源缺乏的德国无法从海外获得足够的物资,在这里希特勒耍了个小花招:他在“白色计划”发动之前先命令本国运输物资的船只提前开到外国中立港口,然后在那里装满货物再偷运回本国,这样至少能大大减少被抓住的几率,起码出港的那次搜捕可以免了,这些货船只需考虑怎样回国就可以了。不过德国大大低估了英国在海上的能力,这些货船基本没有能回来的,希特勒只好希望寄于可以陆路运输的苏联,然而从这位“盟友”处购得资源的价格却是如此高昂,以至于德国将重巡洋舰“卢佐夫号”抵给苏联后也是不够,为此海军元帅雷德尔干脆提议把“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图纸卖给苏联换钱,德国的困境使希特勒更加坚定地要夺取法国资源。

二战“曼施坦因计划”一开始并不受欢迎,德国陆军为何不看好它?

勃劳希契

希特勒找来陆军元帅勃劳希契要求陆军统率部尽快做好对法国的攻击准备,勃劳希契则以德军需要调防为理由拖延----等调防完成后再以兵员需要补充为由继续拖延,整个秋天希特勒催逼勃劳希契达15次之多,这一拖便到了冬天,对此勃劳希契理直气壮地对元首提议“以现在天气状况不适宜进行战斗,并且我们的军队准备不足,应该待到明年再行考虑”,对此勃劳希契遭到了希特勒的严厉斥责。在会议室,希特勒要求其它人全都离场而将勃劳希契单独留下,希特勒待众人散后将会议室的门全都关上对勃劳希契大声怒吼以至于勃劳希契到了第二天仍然不能连贯地说出话来。到此勃劳希契的如意算盘全部落空,希特勒铁了心要与法国开战,即便将施里芬翻版这样的计划拿出来使用也在所不惜,而就在此时,一位敢于发出不同声音的人出现了。

二战“曼施坦因计划”一开始并不受欢迎,德国陆军为何不看好它?

会议室

二战“曼施坦因计划”一开始并不受欢迎,德国陆军为何不看好它?

曼施坦因

二战“曼施坦因计划”一开始并不受欢迎,德国陆军为何不看好它?

曼施坦因计划

这时攻击法国的“黄色计划”已经出台,由于时间不等德国,元首已将陆军提交上来的新计划也就是“施里芬计划”的翻版稍作修改并命名为“黄色计划”只等行动的执行,此时在德国陆军A集团军群一位名为冯.曼施坦因的参谋长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将自己设想的军事计划提交给了陆军元帅勃劳希契后便坐等消息,哪知勃劳希契断然驳回了他的计划,驳回的表面原因当然是计划不可行,不过真实的原因当然不是计划不可行,也不是计划不够优秀,此时的陆军统率部并不想与英法等国开战,统率部并不认为德国有与欧洲开始的能力而希望德国能尽快与西方各国达成谅解并进行和平谈判,因此对于元首的军事计划也是以能拖为主,因为陆军统率部看来“在很多时候,困难的事情在拖的过程中就自己消失了”,因此陆军元帅勃劳希契才一次次地对希特勒的军事要求予以推脱,而人才济济的陆军统率部绝不会蠢到将一战时的“施里芬计划”重新炮制一遍从而变成新的军事计划,统率部是希望以此来难住元首,让元首知道攻击法国并无良策,非要打法国就只能用这昏招,而在这种时候曼施坦因却拿出攻法的军事计划提交上来,这怎会不让勃劳希契恼火,曼施坦因的计划被驳回也是当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