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哭二鬧的孩子怎麼管?用“後果體驗法”,讓搗蛋的孩子乖乖聽話

鄰居莉莉是一名有著將近十年教齡的資深幼教,近期由於受疫情影響,她所帶班級的很多課程也都轉為了線上教學。為了幫助孩子在此階段能夠高效學習,前幾天莉莉所帶的班級專門組織了場線上家長交流會。

整場家長交流會的氛圍異常濃厚,家長們都在積極地分享孩子在線上教學這幾天的學習狀態,老師們也在配合著指導相應的教育引導方式,其中大寶媽媽的發言引發了所有家長共鳴。

大寶媽媽表示每到既定的上課時間,孩子總是磨磨唧唧不願意乖乖配合聽課。起初她還能忍者脾氣對孩子好言相勸加以引導,直到孩子為了逃避上課竟然開始哭鬧,她的火山脾氣終於也壓抑不住的噴湧爆發。

一哭二鬧的孩子怎麼管?用“後果體驗法”,讓搗蛋的孩子乖乖聽話

結果可想而知,現在每次只要一到上課時間,她和孩子之間就必須經歷一場惡戰。

隨之,很多家長也都附和著表示,孩子在家裡顯然就是一副“小霸王”表現,吃飯時間玩得不亦樂乎,稍加打斷就會大哭大鬧,導致最後準備好的飯菜在等待中變涼又要重新加熱。

在面對企圖通過一哭二鬧的方式改變事情走向的家中“小霸王”,莉莉老師建議家長們應儘量避免和孩子直接的正面衝突,因為一味地發怒指責只會讓事情的走向更加惡化。

最終莉莉老師建議家長們通過“後果體驗法”來幫助搗蛋的孩子從主觀意願上出發變得乖乖聽話。

一哭二鬧的孩子怎麼管?用“後果體驗法”,讓搗蛋的孩子乖乖聽話

“後果體驗法”是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育兒理論,即當孩子在犯錯誤造成了不良後果時,讓他自己去承擔,通過對此結果的承擔從中體驗到自己所犯錯誤的不可取之處,並加以主觀意願的積極改正。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面對一哭二鬧的孩子,家長們常常會陷入教育的陷阱,例如以下幾個應對方式就是非常不可取的。

試圖通過發脾氣讓孩子乖乖聽話;

面對孩子哭鬧的表現時,很多家長會下意識地給孩子貼上“不聽話”的標籤,並會為此著急上腦,隨之而來的應對方式就是大發雷霆,並企圖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來自於父母的權威產生畏懼而變得乖乖聽話。

或許,通過發脾氣的方式能夠暫時性的改變孩子不聽話的現象,但從本質上而言孩子並不是基於主觀意願對自己錯誤的認知所做出的改變。

同時,父母的火爆脾氣還會讓孩子在內心產生畏懼,既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的養成,也不利於和諧親子關係的發展。

一哭二鬧的孩子怎麼管?用“後果體驗法”,讓搗蛋的孩子乖乖聽話

試圖通過“放任不管”讓孩子自行消化;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但凡遇到孩子哭鬧不聽話的表現,就試圖通過對孩子不理睬、不管不顧的方式放之任之。

並堅信孩子的自我哭鬧只要無法引起家長注意,孩子就會在哭鬧無果中逐漸自我消化負面情緒,變得乖乖聽話。

放任不管的方式雖然避免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直接衝突,但也會讓孩子因此感受不到來自於父母的關愛,缺乏家庭給予的安全感。

久而久之,倘若孩子每次的哭鬧父母都通過這樣的方式予以解決,孩子的內心深處甚至有可能就此對父母埋下“怨恨”的種子。

以上,在孩子哭鬧“不聽話”時,無論是通過發脾氣企圖以父母的權威讓孩子被迫聽話,還是放任不管任由孩子自行消化停止哭鬧的方式顯然都是缺乏智慧的教育引導。

一哭二鬧的孩子怎麼管?用“後果體驗法”,讓搗蛋的孩子乖乖聽話

在面對孩子哭鬧不聽話時,父母不妨通過“後果體驗法”來幫助孩子從主觀意識上認知錯誤並變得聽話。

例如:吃飯時間,孩子在一旁玩具玩的不肯撒手,甚至通過哭鬧的方式對吃飯發出強烈的抗議。媽媽們此時可以告訴孩子,如果現在玩玩具不吃飯,等一下餓了是沒有飯吃的,把此時玩耍不吃飯會造成的後果告訴孩子並任由其玩耍。

當孩子玩耍完想要吃飯時,便會體會到沒有飯吃的苦果,再下一次遇到類似情況時就會想起上次的教訓,從而主觀意願上的改變吃飯時間玩耍的壞習慣。

當然,媽媽們在使用“後果體驗法”引導哭鬧不聽話的孩子時,也需要遵守以下幾個準則,只有這樣,“後果體驗法”的引導方式教育效果才能呈現出最佳狀態,助力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規則的制定要合乎情理;

在使用“後果體驗法”給哭鬧的孩子制定規則時,家長們應當儘量遵循“小懲大戒”的原則,所指定的規則一定要合乎情理。

一哭二鬧的孩子怎麼管?用“後果體驗法”,讓搗蛋的孩子乖乖聽話

不要以讓孩子受到懲罰為目的,而制定很多對孩子可能會帶來傷害的規則。例如孩子玩鬧不吃飯,規定孩子當天晚上沒有飯吃合適,倘若規定孩子第二天也沒有飯吃將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傷害。

規則執行時不能心軟;

一旦給哭鬧時的孩子制定了後果規則,家長們在執行時一定不能因為心疼孩子而放棄執行。

倘若父母所制定的後果規則在孩子犯錯誤後沒有執行,孩子在今後再遇到類似問題時,無論父母如何告誡孩子相應後果,孩子都會報以父母不執行的僥倖心理。言而不行的後果規則,會讓“後果體驗法”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一哭二鬧的孩子怎麼管?用“後果體驗法”,讓搗蛋的孩子乖乖聽話

父母及家人觀念需保持一致

如果在使用“後果體驗法”的教育方式時,只有媽媽一人認可並嚴格遵守,而爸爸或家中的長輩卻因為和媽媽觀念不一致從中打破了規則,顯然最終導致的教育結果定然也是不理想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和家人的觀念務必在事先保持一致並嚴格遵守。

調皮搗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歷程,而家長的應對教育方式是至關重要的引導良藥。

希望所有的家長朋友們,在面對哭鬧不聽話的孩子時,能夠在第一時間避免脾氣惡化和放任不管,心平氣和的通過“後果體驗法”的方式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並從主觀意願上對錯誤的行為加以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