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是如何練成的!(必看)

自媒體的寫作和內容生產手法已經在互聯網獨樹一幟,影響力深遠。而忽略這種風格和寫法,或刻意打壓嘲諷這種寫法,不是一個聰明人應該做的事情。

聰明人會觀察數據,加以分析、理解、實踐、應用,找到自己的風格和陣營的歸屬,而後改進、提升,越做越好,越做越強。

我不想說身邊有多少個自媒體朋友一年做了幾百萬淨收入,也不想說有多少有頭有臉的網紅和大V我都認識,就實操來說我也很一般,算不上高手,只能是自稱菜雞。我教不了你年入千萬,但是我可以教你如何穩定漲粉,經過不斷的練習和改進,年入百萬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我曾經負責過一個公司的運營業務線,有過從零做起一個東西的經驗,僅僅一年也是逼近千萬級別的營收,也人為操作過爆紅網絡的東西(但是我不說嘿嘿)。

大V的分類

要想成為一個賺錢的自媒體,首先需要有足夠的流量支持,換句話說,必須要在你選定的自媒體平臺上成為大V。

現階段90%的大V,其實都是稀裡糊塗的,不知道自己如何火起來的,包括微博的很多知名個人號主,比如留幾手,之前就是一個普通的程序員,莫名其妙的火了,之前也沒想過要怎麼火,火了能做什麼。

而咪蒙15年進入微信公眾號系統,想的只是一年能做到20萬粉絲就滿意了,沒想到突然就百萬粉絲,月入400萬了。

也正是如此,很多大V都走過彎路,包括業界知名網紅,比如和菜頭。

真正厲害的是高曉松,可以說一點彎路沒有走,完全最大程度的吸金吸名,他本來最多算沒什麼名氣的填詞歌手,遠不到一線程度,而現在在社會任何階級都是被奉為座上賓,同期的老狼反而過得比較慘,只能啃啃老本,日子比較窘迫。

兩下對比,自媒體運營能力,十分重要。

自媒體嚴格來說,分為幾個品類:

A 專題寫作——知識乾貨型

B 固定套路——流量批發型

C 熱點追蹤——意見領袖型

A類:就是所謂的垂直品類大V,比如美妝、健身、英語、職場、編程、運營、產品、市場、銷售。一般寫作內容都是自己所在領域內知識乾貨類的。

B類:錐子臉、sunshine(三曬:曬奶曬腿曬逼)、段子手、網遊主播、雞湯寫手、微商代購、健身營銷。

C類:主要是三觀文章、時事熱點。

其中C類和B類要嚴格區分開,B類的雞湯寫手的主題一般是恆定的,圍繞成功學之類做文章,B類三曬則專門吃肉體展示性暗示的生意。而C類意見領袖型的主題是隨著熱點和社會價值觀來變的,之前流行“你掙錢養家,我貌美如花”,現在這幾年流行“女權”,喊口號、寫文案、造聲勢的其實是同一批人,比如“口紅我買,錢我掙,我來養家,你負責陪伴就好”。

這三者中能夠穩定盈利的,只有A類和B類。

A類的主要收入模式,是軟文和廣告代言,但是這麼做效果不好,因為A類品類狹小,又是乾貨,這是先天無法得到大流量足夠多關注的,接軟文和廣告代言收入非常低,反而換成專業的課程開發、做相應的產品,做點小買賣,一年收入幾百萬不是問題。我微信好友裡有五個左右這樣做的人,其中一個做到了一年淨利潤800萬,微博粉絲40萬,全職教編程,一期50個學生,一個兩萬,一年教10個月,其餘時間休息。

B類的主要收入模式,是軟文、廣告、代言、淘寶店,可以說是毫無技術含量,同質化嚴重,門檻極低,而且目前市場在下行。野模朋友我也有一些,但是被經濟公司控制,日子並不好過,一年也就幾十萬的收入。

C類無法穩定盈利,當他想要做生意的時候,要麼往知識乾貨型的A類靠,要麼往流量批發的B類靠。

B類的特色是娛樂化,一般都在節目裡放廣告,推薦某個產品來獲得企業的推廣費用,谷阿莫、留幾手都是這個模式,主要收入都是廣告。咪蒙和五嶽散人都是C類,前者販賣三觀,後者時事點評,這兩個是從C型轉到B型,接廣告或開淘寶店的,前者16年月入400萬,現在應該年入過億,後者年入千萬。目前沒有純C類轉A類的,或者一般轉起來沒有那麼成功,大部分都是C類,偶爾兼職噹噹B類。

變現

想做自媒體大V的,最終目的只能是賺錢,而且一開始就要嘗試。

我舉一個例子:頭條,因為這個網站靠知識分子早起推動的,自帶天然的特性,很多大V莫名其妙的紅了起來之後,變得特別浮躁,加上頭條的產品機制和商業化程度太低。基本上90%的頭條大V轉戰到微博/微信沒有一個做號/做商業化成功的,很少有粉絲能做到頭條同樣量級的。

做大V可以基於興趣,但是必須一開始就大大方方地坦誠,就明明白白說我是來賺錢的,越是要做聖人,越是給自己帶道德帽子,最後摔的越慘。

所以一開始就要變現,不管在什麼平臺,淘寶店地址也好、微信公眾號打賞也是、微店、有贊店鋪等等。

這一招非常有效,尤其對調節讀者的預期和吸引死忠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你一開始是淘寶店店主,寫寫乾貨,做做大V,粉絲會驚訝的說,沒想到你一個淘寶店店主還挺有思想的,還會寫乾貨。

如果你一開始定位是一個大V,你有一天突然掛了淘寶的鏈接,這時候會有很多人罵你,你怎麼也低俗了,為五斗米折腰了。

所以看到沒有,這個其實是調教粉絲,降低粉絲的心理需求,培養粉絲的付費習慣的一個過程,不用特別大,但是一開始就要給粉絲一個態度:我是一定要賺錢的,愛看看,不看拉倒。

悲慘的B類大V

基本上在短期內(一兩年)能達到兩百萬粉絲量級的,已經屬於了全互聯網影響力和覆蓋量,只有B類大V,能達到這個,普通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B類大V,最重要靠的就是歷史的進程和足夠的好運,否則基本沒有什麼紅起來的可能,這幾年我在抖音、快手、鬥魚、熊貓、虎牙、龍珠、微博、知乎等各種地方遇到了大量的前凸後翹大長腿錐子臉的網紅,非常勤奮,每日發圖、發視頻,但是她們的關注最多十萬左右,能紅起來的始終是極少數那一批,而且往往真人並不好看,主要靠歷史機緣和背後推手。

B類網紅大多腦子不好,往往最後淪為營銷公司手裡的玩物,自己不知道什麼商業模式,賺大錢的最後往往是背後的人。微博上有個叫金痴的,長相和身材不錯,標準網紅臉加舞蹈出身,是從快手做起來的,但整體是吉林一家媒體公司包裝的,從選材、衣服穿著,到舞蹈動作,到性暗示,到視頻剪輯、後期製作,引流到微博,全部都是經紀公司背後負責的,這種一簽可能就是十年,月薪沒多少,錢全被經紀公司拿走了。

沒推手做不出這個程度。

A類和C類大V,只要不是白痴,任何人都能做

你以為A類和C類很難,其實都是你的想象和自我設限而已,通過刻意的練習和不斷反思,任何一個普通人都能達到。

運營策略一定要綜合

沒有任何人是可以單純靠某個策略吃飯的,只要是單一的人,最後必然是過氣。比如李如一,哦,是不鳥萬如一。

一個真正的大V,是牢牢抓住一點,但是其它兩點策略共同運營的。

英語紅人艾力,走的路線是通過超級演說家和奇葩說,哪怕在奇葩說被噴成篩子,還是堅持去,靠著英俊形象成為了B類紅人,然後做起了A類的生意。

周思成,靠上各種娛樂節目,走B類路線,但是同時又不斷出書,靠知識乾貨,做A類生意。

小道消息的Fenng,是互聯網技術界的KOL,能寫A類的零碎知識乾貨,同時對各大領域的社會新聞,都能信手拈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做C類網紅也很順利。

高曉鬆開創了一種特殊的題材,用歷史和各種雜學知識,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在A類和C類之間遊刃有餘。

和菜頭是很明顯的C類KOL,但是他憑藉鵝場VP的背景和自己的口才,做做A類渠道賺錢,寫寫職場乾貨,沒任何問題。

目前出現體量大的紅人,風頭正勁能夠持久的,無一例外都是三者策略同時搭配交替使用的,包括知乎大V、微博大V也是如此,最起碼,也是兩種策略共用的。

當然,前提是一定要突出某一類的特長,不能三樣都來,三樣都平庸。只進行一種策略運營,很難吸取到忠粉,而且容易讓粉絲的心理疲憊性加重。

B類同質化嚴重,只有A類有盈利空間,是趨勢

B類大V的標誌是零和遊戲,也就是說,0和100萬粉絲體量之間,沒有任何的折中空間,要麼像咪蒙一個月400萬,要麼就是餓死,接不到活。

而咪蒙或者留幾手,銀教授,這種人屈指可數,很多人一輩子也沒這種機遇。

A類大V,是真正的潛流下的大市場,細分市場,賺頭強大。

目前最牛逼的A類大V有三人:樂嘉、張小嫻、李笑來。

張小嫻和樂嘉的操作手法,本質上仍然不是互聯網思維,而是線下VIP路線,一個人收50萬,去南極遊學鍛鍊,一年也不過千萬而已,而且很難有參考性和複製性。

而李笑來的新生大學,一年盈利能達到五千萬以上,甚至過億,這是非常可怕的。

A類網紅,天然流量有缺失,很難做到幾百萬以上,頂多也就幾十萬,但是這幾十萬粉,足夠保證你數千萬的年收入——李笑來剛開始做的時候,他的公眾號新生大學,不過20萬粉絲而已。後來人家不是下場區塊鏈搞韭菜,把自己搞臭了麼,這就不談了。

但不論是20萬,還是2萬,A類網紅都賺,哪怕是2萬粉絲,一個月仍然有可能達到數萬,甚至十萬收入,在知乎,微博,公眾號都有賬號一年收入200萬以上,他的粉絲不過五萬而已,非常不顯山露水,真正的悶聲發大財。

甚至我一個朋友只有一萬粉,一個月收入也在五萬以上,就講講經濟趨勢、人生職場之類的。

現在你意識到了A類大V的可怕之處了吧。

為什麼會這樣?

在中國知識變現和經驗傳授市場潛力很可怕。

國內的社會發展是不均衡的,隨處可見有大量的斷層。高校和職場之間有斷層,一線城市和其它城市之間有斷層。

這種斷層不僅僅是三觀或者情緒,風俗等無關輕重的東西,更多是體現在知識,經驗,技能等方面,比如說親子家庭教育,英語,健身,職場等等。

甚至單純讀書一項,都存在著可怕的鴻溝和斷層,而事實上人民群眾的錢包鼓起來後,對於各種精神文明的需求是極為可怕的。

1.中國社會的鴻溝和斷層,會在互聯網將你本身的成績無限擴大,加諸強烈的光環

2.知識變現是極大的藍海,但目前真正有真材實料的大V不多,廣大的名企或者職場高手,他們並不精通互聯網運營,也沒有較強的互聯網名氣,很多人關注的所謂高手大V,其實是被光環加成,注水之後的。比如某些大廠高P。

但這也代表了極大的機會:

1.這行業需求旺盛

2.競爭非常不激烈,一箇中等偏上的職場經理,都能脫穎而出,從而獲得超過他的高管十倍以上的收入(不開玩笑)

2018年到2020年是這一行裡創業的最佳時期,錯過了這個時間,等真正的高手們都意識到這點,大量本職工作做的好,口才也厲害,也會講課的人進駐到這一行業裡的時候,這個風口和紅利,就徹底沒有了,屆時市場競爭必然會很激烈。

英語和家教領域的巨頭是新東方和學而思,那麼誰敢肯定,未來就一定不會出現一個職場,求職,或者健身領域的線上學院,並且做成新東方和學而思那樣的龐然大物呢?

現在我瞭解到的一些信息,已經有人這麼做,並且有這樣的苗頭和趨勢了。

一個聰明人的做法,是看到機會,把握機會,並且抓住機會,想一想在這樣的歷史進程裡,如何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