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的那些事

闯关东的那些事

我的姥爷,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农民,在1956年,带领他的一家老小,来到关东,在东北呆了14年,14年后他自己由一个孩子的父亲变成了五个孩子的父亲,回到山东老家的那一年,家里最大孩子,我母亲,正好15岁。儿时母亲常给我讲起他她在东北大森林大山里度过的那些童年趣事,那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山东老家,有很多的人都尝到了挨饿的滋味,母亲回忆起来都是到山上去采野菜,采蘑菇,采野果, 温饱没有问题。我明白,她感恩这片黑土地的养育。在这里还要说说我的太爷爷, 100多年以前,我爷爷的父亲,一个山东大汉在壮年时期,与村里的人结伴到东北去伐木头讨生活,在山场子里,伐木头时被大树砸死了,千里迢迢,客死他乡,尸骨也没有回到家乡, 那年我爷爷才11岁,我爷爷的母亲是个小脚女人。我爷爷只能自己养活自己,到后来得出一句生活箴言:教导自己的儿子们,小子十一自挣自吃。当山影出品的电视剧《闯关东》播出,我仿佛看到自己的父辈的生活的一偶,心中升腾一种热流。

剧中父亲朱开山是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 ,带领一家人从山东到东北的放牛沟,再到齐齐哈尔,又到大城市哈尔滨。母亲慈祥宽容而又智慧,是一个乐观坚强的女性。好喜欢他们一家围坐在一起,那种温馨的场面,不管是在放牛沟的家,还是在哈尔滨开饭馆二层小楼。我们这些独在异乡的人,有一种久违了的家的温暖,一家人一起共进退,与天斗,与人斗,抱团取暖,真真的是让人羡慕。我们从十几岁出来上学,到工作结婚,始终觉得孤军奋战。朱开山,带领家人在一起,心是踏实的。现在的年轻人大都自己在外面闯荡,父母在家留守,就是特别羡慕他们这样的一家。喜欢他们在放牛沟的房子,更喜欢他们在哈尔滨开饭馆的那个二层小楼,仿佛家的样子就应该是这样,而现在我们我们生活在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

闯关东的那些事

闯关东的那些事

朱家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大媳妇那文,她一个落魄的前清格格,可以说是上的厅堂,下的厨房,在家国变故之后,能够迅速的调整自己,能屈能伸,乐观的接受现实的生活,应该是最聪明的儿媳妇。三儿媳妇玉书,从小出生在商人世家,接受了现代的良好教育,是个自食其力的现代女性,很羡慕她,有一个从小青梅竹马的夫君朱家老三。我最喜欢的儿媳妇,是放牛沟乡村富户王老海的女儿,秀,她纯朴,单纯,直爽,善良,又很执拗,喜欢上了二儿子传武,传武不爱秀,父母之命强压下,传武性子,只有逃跑了。在结婚的当天,传武带喜欢的女子鲜姐离家出走,秀决绝守在老朱家等待,始终相信传武会回来。秀的爱情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让人唏嘘。朱家还收养的了个四儿子,是日本人龟田一郎,长大后知性温文尔雅,成为一位家底丰厚的商人,对秀一片真心。一郎始终是一个缺少爱的孩子,在那么小的时候生病就被自己的国人抛弃,当时是秀无意中救了他,把他从死人堆里背了回来,得到朱家的照顾收养几年后,又被自己亲生父母接回身边,他对秀这个大她五六岁的姐姐,念念不忘,对朱家充满感激之情。在他的父母去世之后,愈加强烈。 秀与传武十八年有名无实的夫妻,传武已经慢慢懂事了,虽没夫妻之实,早把秀当亲人。这时秀的心已经被一郎温情感化了,秀跟一郎走在一起。比时传武只留给秀一个背影,传武的心情应该很复杂吧。秀嫁了一郎,和善的一郎被日本人利用,胁迫,毒打,最后自杀,乱世的险恶,秀始终没捉住自己的幸福。可悲可叹啊。 一郎死后,秀作为女儿回到朱家,传武作为军人要去打日本了,走之前他对秀说的最后话,“秀啊你不论到什么时候,一定不要跟咱爹娘走失散了”。这一句,也许会温暖秀的后半生……就在这场战斗中,传武英勇战死了。

闯关东的那些事

东北沦陷了,朱家一家齐心打死了日本间谍商人森田,为传武报了仇,一家又踏上远方的征程。前方依然路漫漫,希望总在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