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瀋陽:首部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法規即將施行

中國網4月7日訊 5月1日起,遼寧省瀋陽市將正式施行《瀋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4月3日上午,瀋陽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了上述消息。

瀋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瀋陽文明辦主任秦輝表示,《條例》是瀋陽市的首部精神文明建設的地方性法規。其實施將標誌著瀋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進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對於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秦輝還表示,特別是當前,瀋陽正在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條例》的頒佈實施對整治各類陋習頑疾,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接下來,全市將集中開展《條例》開展宣傳、解讀,瀋陽市還將組織開展十大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市民素質提升行動和“五進”宣傳活動。

開展“文明旅遊”等提升市民素質活動

從4月份開始,以加強社會公德建設為重點,開展文明旅遊、文明餐桌、文明守禮、文明祭祀、文明出行、文明排隊、文明養寵等活動,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推動社會風氣向善向好。

開展文明旅遊——最美風景行動。在主要景點、景區開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規勸,做好文明旅遊正面宣傳和反面曝光,普及文明旅遊知識,培育文明道德風尚。

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餐飲場所倡導適度點餐,文明用餐,使用公筷,營造文明節儉的用餐新風。

開展文明守禮——做文明瀋陽人行動。對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大聲喧譁、躺臥座椅、高空拋物等不文明行為進行整治,引導市民遵德守禮,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

開展告別陋習文明祭祀行動——在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小年、春節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告別陋習文明祭祀活動。倡導市民用文明方式祭奠故人,全民參與、共棄陋習。

開展文明出行——從4月中旬開始,組織文明出行志願者協勤等方式,引導市民文明出行。

開展文明排隊——“大雁”行動。鼓勵市民公共場所文明排隊、文明乘梯,營造講文明、守秩序的良好社會風尚。

開展文明養犬——突出“遛狗牽繩,糞便自清”的要求。形成規範養犬的良好態勢。

開展十大專項整治提升行動

從現在開始至10月底,全市將利用7個月左右的時間,組織全市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對一些市民反響強烈、影響城市形象的十個突出問題進行整治,確保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老舊小區整治行動。二是背街小巷環境整治行動。解決背街小巷的道路坑窪不平、缺植少綠、亂貼小廣告、車輛亂停亂放等環境、秩序方面的問題。三是佔道經營整治行動。四是農(集)貿市場綜合整治行動。五是交通秩序整治行動。六是共享單車整治行動。七是消防通道整治行動。八是不文明養犬行為整治行動。九是“清潔瀋陽”環境提升行動。十是誠信創建提升行動。

“五進”宣傳切實市民知曉度、參與率

同時,通過開展文明創建“進機關 進企業 進社區 進學校 進家庭”活動。切實提高市民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知曉度、參與率。在機關組織開展“推動創城工作,機關先懂先行”系列活動。將文明創建與企業生產經營相結合,與企業制度建設、文化建設相結合。加強社區創城宣傳,促進廣大社區居民將創城理念轉化為強烈的自覺意識。加強校園創建文明城市宣傳教育。以家庭為單位,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展示家庭成員踐行市民文明禮儀風采。(郭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