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重复,不麻木

一位推销大师应邀到某城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演说。在人们潮水般的掌声中老人走上舞台。舞台中央搭起了巨大的铁架,吊着一个硕大无比的铁球。

大师请来两位身强体壮的观众,分别给他们一把大铁锤,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只要能把它荡起来就算成功。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全力向那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吊球动也没动。他接着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大师做出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铁锤,然后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地敲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这样持续地做。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老人仍然敲一小锤停一下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忿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敲打了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那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简单,重复,不麻木

运动员们优美固化的动作、银行柜员们飞舞的双手、舞台演员们的每一个动作和造型等等,无一不是经过了重复的练习得来的。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太难了,我学不会”、“我不是很熟悉”、“快看那位大神,好厉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与大神之间的差距,只有“重复”两个字而已,毕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比拼到天赋的层面,少之又少。更多的只是差距了一个“重复”,有目标,有思考的“重复”。

为什么简单的重复容易使人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令人厌倦?举个例子,我们烧开一锅水需要三十分钟,尤其是刚开始烧的十分钟,不管你怎么用力,水好像都没有任何动静,可以说,不烧到一定程度,水根本是不会开的,假如你在第十五分钟的时候放弃了,水就永远开不了,或者你不用心了,那水什么时候能开就是个未知数。

简单,重复,不麻木

我们再来看几个有趣的现象。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第15天?错!是第29天。这就是荷花定律。

竹子熬了4——5年时间,仅仅只能长几厘米。但是从第五年开始,它就像被施了魔法,能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

原来竹子它把所有的努力用在了地下、用在了伸展根系上。五年的时间里,它的根居然可以扎到几英里远。这么充分的准备、这么强大的根系,才造就了这么令人惊叹的奇迹。这就是竹子定律。

蝉,要先在地下暗无天日的生活三年(有一种美国的蝉,要在地下生活17年),忍受各种寂寞和孤独,依靠树根的汁一点点长大,然后在夏天的一个晚上,悄悄爬到树枝上,一夜之间蜕变成知了。然后期待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飞向天空、冲向自由。这就叫金蝉定律。

类似的例子在大自然很多,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传奇之一。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盛开,但是总感觉自己绽放的不够,所以渐渐感到厌倦,在第10天、第20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选择了放弃。很多人的奋斗也像生长的竹子,一开始卯足了劲,但是由于前面的大部分阶段都在打根基,所以成效并不那么明显,在第1年、第3年,甚至第4年的时候选择了放弃。就更不用提蝉的淡定和坚守了。

简单,重复,不麻木

马云也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中国有句老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说: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越接近成功的时刻越关键。

比如“最后一公里”,是所有电商、快递和物流的核心战场,因为这个范围决定了用户体验、用户粘性和精准达到率。

也许你会说简单不难,重复也不难,难的是如何在简单的重复中做到不麻木。是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里还有一个大秘密。

还拿刚才烧水的例子,烧水的人们虽然在前面的十分钟里看不到任何明显的变化,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他不用问任何人,他坚定地相信:再烧一会,水就开了!就这么简单的一个信念,所以他绝不会放弃。他为什么不会怀疑呢?因为“30分钟能烧开一锅水”这个信念早已经在他的内心扎根了,可以说,这个问题连跟他讨论的余地都没有。不是这样吗?

运动员们一直重复着一个简单的动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便是在赛场上仍然是台下简单动作的再次重复而已,无非是换了一个地方一个场景。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你去问一个运动员:这样一个动作,一直重复,就能成功吗?他连思考都不用,会直接告诉你:没问题,不用担心,你问这个没有任何意义!为什么?因为他相信!为什么他如此坚信?原因很简单,他心里对此没有怀疑!就这么简单。

这就揭开了一个秘密:只有深信,才可以成就一切,信是入门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信,后面的一切都免谈。很多人之所以选择放弃,大多是出于无望,看不到希望。其实,坚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看清方向、看到希望,最终坚定信念的过程,这中间虽然有起伏,但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字:信!只要它还在,内心就不会彻底崩塌。

对于做一件事情,凡是一边做,还一边到处跑着问这样做行不行?其实他一开口问这句话,就该打三百板,他已经没信心了,何必问呢?何必做呢?都是妄作聪明。世界上一切事情也是如此,你看成功的企业家,他就是信,一头栽下去就做下去了。可是我们这些聪明人做不到,所以不会成功。

简单,重复,不麻木

所谓正信,是把一切理弄透彻了,真正的觉悟了。我们要的是求正信的智慧,这样的大智慧像是一把宝剑,能断一切烦恼,能破一切迷惑。

所谓一件事情不了解、没有经验过的,理论也不知道、事实也没有经验过,都是迷信。譬如我现在告诉你我这个杯子里头泡的是毒药,你一定不相信。假使我说我这个杯子里泡的是杭州的龙井茶,你一定会相信,因为有许多朋友会送我茶喝。你如果这样相信你就是迷信了——你也没有喝过,你怎么晓得不是毒药?你怎么晓得是龙井茶呢?

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越多,很多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式的信呢?

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未来,为什么还会做出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原因就在于不曾深信因果,从而怀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会是那个逃脱恶业惩罚的幸运儿。久而久之,对因果的敬畏日渐淡薄,甚而流于习惯性的麻木。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充满因果的实例,只是以往未加注意罢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口口声声相信因果,却毫无顾忌地造作恶行。这种所谓的“相信”,只是虚假的装饰而已。同时也说明,他们对因果的认识是极为浮浅的。

简单,重复,不麻木

如果我们深知:每一件善恶行为必将对生命构成影响并留下痕迹,还会任意造作恶行吗?事实上,不仅一切行为如此,甚至起心动念也是功不唐捐的。我们的第八识大数据库就像电脑硬盘一样,忠实记录着输入的每一份资料。即使我们可以骗尽天下人,但永远骗不了自己,也绝无可能逃脱因果的自然法则。

所以呢,不管一件事情刚开始有多难,或者在成功之前的过程有多么平淡,能让你在简单的重复中仍然做到不麻木,仍然有激情,或者充满新鲜感,那最深层的力量是“信心”,可以说,没有这个,一切都是假的,都是暂时的,都是自己在骗自己。所以,当你烦躁时,当你厌倦时,当你浑身无力时,当你想放弃时,请你问问自己,你相信这件事情会成吗?

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庸无奇的?因为大部分人总是熬不过一个点。这个点就是“临界点”,这一个个小小的点,却划分了整个世界的平庸者和伟大者。世间所有的过程都有这个点,这个点之前的逻辑和这个点之后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旦迈过这个“临界点”,所有过程都会质变。

此外,心灵崩塌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心灵效应,所有的放弃都源于某种深层的“信心崩塌”,一旦这种崩塌成为事实,它将摧毁一切。当然“心灵崩塌”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老鼠在啃一扇木门,总归有一天,这扇门会倒下。真到这一天,即便扶起来,它还是会倒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