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比20年前快樂嗎


我們比20年前快樂嗎


20年前,我很窮。

那時候,我的月工資才70元,因此只有逢年過節才敢咬牙買9毛錢一包的“大重九”,平常只能抽4毛錢左右的煙。至於買第一輛自行車,70%的錢是借的。當初的情景至今還記得。那時候自行車憑票供應,有一種新牌子的自行車不用票,但199元一輛。同事買了一輛很讓我羨慕,於是也想買。可一摸口袋,加上鋼崩兒不過50元,而我的性格是想到了就一定要幹,否則寢食難安。於是跑去和同事借了150元,買了這輛兩個半月工資才能買的起的自行車。

彩電、冰箱那更是奢侈的不得了,起碼要攢個十年八年才能買得起。至於汽車,更是做夢也不敢想。

但是,20年前,我很輕鬆並且快樂。

輕鬆是因為沒有壓力。畢業時,輔導員拿著大名單宣佈:張三到鐵道部,李四到文化部……就是再不濟,也能分到個像樣的國營單位,因此那時候只要上了大學,就算進了保險箱。

輕鬆還因為不怕得病。再大的病,治好治不好那是後話,但少有人為看不起病發愁,後面有單位、有國家撐腰呢。

快樂是因為,雖然生活清貧,但大家都差不多。我掙70,領導也沒多到哪去,而且他還拉家帶口,未必就比我輕鬆。一眼望去,誰也不比誰強多少,於是心理特平衡。老祖宗早告訴咱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因為“均”,所以大家再窮也沒的抱怨,那才是窮並快樂著。

快樂還因為人際關係簡單且溫馨。剛畢業,舊被子扔在辦公室,辦公室的大姐看不過去,在我出差的時候抱回家,拆洗了不說,還把棉絮找人重新彈了,讓我回來後感動的差點落淚。生病了,單位最大的領導在自己家煮了一碗臥了兩個雞蛋的麵條,親自端到單身宿舍,“趁熱吃,發發汗就好了。”那感覺,領導就像父母……


我們比20年前快樂嗎


20年後,我富了。

今天的收入,我幾乎可以想吃啥就吃啥,想買啥就買啥,只要要求別太離譜。過去兩個半月的收入才能買的起的自行車,現在一兩天的收入就能買;過去要攢十年才能買得起的冰箱、彩電,如今一個月的收入可以買好幾臺;過去做夢也不敢想的汽車,如今也開上了……一句話,如今咱真的有錢了。

但是,我突然發現,有了錢的我和20年前比,並沒有更快樂,甚至還相反。

首先,錢雖然多了,但是錢帶來的快樂卻少了。過去逢年過節才買的大重九抽起來津津有味,而如今,天天抽紅塔山甚至紅中華卻沒了滋味;過去借錢買的自行車那個喜歡,恨不得一天擦兩遍,但如今十幾萬買的汽車,天天堵在路上,不僅體會不到當初自行車帶來的快樂,反而為堵車心煩得天天罵娘;過去單位逢年過節發一筐雞蛋就幸福的不得了,如今過節,單位發了豐厚的紅包,往包裡一塞,已經找不到幸福的感覺……

更要命的是,除掉了“寡”,可“均”也跟著跑沒影兒了。你有錢,一個月收入1萬,可人家唱首歌就是10萬;你住了百平米的房子,可同班同學卻買了上千萬一套的別墅……都是人,差別咋就這麼大呢?於是,人比人氣死人,心理開始失衡了。

還有讓我不快樂的是,人際關係中,過去一家人般其樂融融的溫馨已經越來越希缺,因為競爭成了社會的主流。競爭的社會,不進則退,甚至進步比別人慢了就是退步。於是同事間別說幫你拆洗被子、送雞蛋麵幾乎絕跡,能不給你下藥、下拌兒就算好人了。大家你盯著我,我算計著你,沒幾個能過得輕鬆。如今的人際關係真成了打麻將,人人都是盯著上家,看著下家,你說心能不累?

按說有錢總比沒錢要好,經濟畢竟是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咱在中學就知道。可為啥如今有了錢反而變得天天愁眉苦臉甚至苦大仇深起來?我們在發展了經濟、掙到了錢的同時,到底丟了啥?

前一段看到一個報道,聯合國搞了個全球快樂指數調查,結果大出所料:全世界快樂指數最高的,不是最發達的美國,也不是自然環境最好的歐洲,而是一個經濟很落後、生活很原始的太平洋島國。這一調查結果讓我似乎找到了些許答案:經濟發展可以改變生活質量,但未必能催生快樂。快樂的根本來自內心的和諧,而內心的和諧來自社會的和諧以及人與人的和諧,而這些僅僅靠發展經濟是遠遠不夠的。

當然,我們必須明白,前面所說的20年前的那些快樂,未必是最好的、最堅實的快樂,今天的不快樂也未必都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如果我們在埋頭髮展經濟的同時,而忘了關照我們的心靈,在強調競爭的同時,而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社會經濟的發達就很難與個體身心的快樂成正比。因為經濟再發達,錢再多,最多隻能買來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但是無法買來人心的和諧與快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