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土牛的改良,朋友們瞭解後更加清楚其繁殖能力哦

一,我國牛品種改良的重要任務

我國的傳統養牛業主要是飼養役用牛和土種牛,產量不多的牛肉也多來自老殘耕牛。近30年來,隨著黃牛改良工作的大規模開展,養牛業逐步走問規模化、產業化經營,養牛生產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改良效果十分明顯,乳用、肉用或兼用型高效養牛生產已形成雛形。為加速我國奶牛業、肉牛業和兼用型養牛的產業化生產,我國牛品種改良的重要任務是,役用牛向乳、肉用牛方向轉變,利用我國地方良種牛,建立奶、肉源生產基地,逐步形成產業化養牛生產。

我國農村土牛的改良,朋友們瞭解後更加清楚其繁殖能力哦

(一)我國地方良種牛的利用我國地方良種黃牛具有耐粗飼、抗病力強、適應性強、遺傳性能穩定等優良特性。但也存在著體型小、生產性能低等缺點。為了提高養牛效益,必須合理利用我國地方良種黃牛資源。近幾十年來,我國各地用本地黃牛與引進的國外良種牛雜交,實踐表明效果顯著。今後的著眼點,一是我國地方良種既可自行建成養牛生產體系,又可作為小型牛改良的過渡品種發揮作用;二是先用我國地方良種作第一輪改良,再用純種肉牛或兼用牛種雜交,迅速形成高效的肉牛生產體系;三是可用黑白花公牛、西門塔爾公牛等品種與本地母黃牛雜交,向乳用或乳肉兼用方向發展。我國水牛的改良利用亦可採用上述方法進行。

我國農村土牛的改良,朋友們瞭解後更加清楚其繁殖能力哦

(二)奶源基地的形成與發展幾十年來,我國奶一直在城郊發展,品種主要是黑白花,雖然在北方已形成成片級車業區,許多地區鮮奶供應仍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利用地方良種牛資源引進乳用品種牛進行雜交改良,選用比較適應我國農區條件的牛種進行改良,建立新的奶源基地,引選其他奶用品種牛以擴大牛奶的生產規模,使奶源基地形成之後迅速發展。

我國農村土牛的改良,朋友們瞭解後更加清楚其繁殖能力哦

(三)肉用和奶肉兼用牛基地的建立就全國範圍看,我園發展單一的肉牛業,效益不會很高,要提高養午生產水平,發展兼用牛是比較有前途的。據有關部門統計,引進的純種肉用品種牛,使用的不如西門塔爾牛等兼用品種多。其原因主要是我國廣大地區現有的飼養管理、飼料基礎和傳統習慣,有利於兼用牛種優勢的發揮。我國各地氣候和自然條件各異,飼料資源差別很大,應根據本地的自然條件,農業生產類型,草地生產能力,選擇相宜的品種,建立和發展我國的肉用和乳肉兼用牛基地。

我國農村土牛的改良,朋友們瞭解後更加清楚其繁殖能力哦

二、純種繁育

(一)本品種選育

1.本品種選育的目的和條件本品種選育也叫純種繁育是指同品種內公、母牛的選配繁殖,通過選種選配和改善飼養管理,不斷提高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這種方法應用廣泛,如我國地方良種牛多采用“純繁為主、雜交為輔”的方法。我國一些古老的地方良種牛品種,多年來飼養、繁育在相對固定的地域內,品種的純度比較高,遺傳性穩定。本品種選育的目的,不僅要保持這些優良的特點、特性及生產性能,而且還要在保持純種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提高。為此,本品種選育一般應用於下述情況:

我國農村土牛的改良,朋友們瞭解後更加清楚其繁殖能力哦

(1)地方良種牛品種的生產性能較高,體型外貌比較一致為了保種和發展品種的優良特性,可採用此法改良提高。

(2)引進品種的保種也採用此法,以保持純種,擴大繁殖,供推廣和提供雜交親本。

(3)雜交育種的最後階段,牛群進入橫交固定階段,為使牛群質量提高並趨於一致,也需採用此法進行自群繁育,選優淘劣,提高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