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敏讨厌派对,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谁说内向的人不会成功?

在生活中,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吗?

是不是因为自己很内向,所以总是担心自己被当做“异类”看待?

多数人把“内向”当成了一个贬义词,因为它意味着社交能力差、不善言辞、谨小慎微、容易害羞、缺乏自信,而有这些特质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赫敏讨厌派对,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谁说内向的人不会成功?

因饰演《哈利·波特》中赫敏一角而成名的艾玛·沃特森就是一个内向型性格的人,她直言特别不喜欢参加舞会:“其实我本来就是这么一个内向的人,我不是有意识的管着自己不出去玩,我本来就这样。”

但是艾玛取得的成就却是有目共睹的:从9岁到20岁,艾玛饰演的赫敏·格兰杰给全世界影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岁的时候就成为女星全球票房第一人;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布朗大学毕业;2014又被联合国妇女署任命为全球亲善大使,肩负起在青少年中推广性别平等理念的重任。

赫敏讨厌派对,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谁说内向的人不会成功?

Facebook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也是个内向的人,他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呆着写代码。扎克伯格还很容易害羞,所以在早些时候他在公开讲话时会紧张,身体甚至会轻微颤抖。但他却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社交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社交习惯。

西尔维娅·洛肯在《内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一书中引用了一段话来解释这种现象:外向者从来不抱怨内向高敏者缺乏意志力,只抨击及他们缺乏交流能力,所以人们把这个看做首要问题,其实不然。如果一个内向高敏者意志力强,能够坚持下去,如果他不想和其他人一样做无用的事,那么他就会达成目标,慢慢地也就能和其他人打成一片。

赫敏讨厌派对,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谁说内向的人不会成功?

西尔维娅·洛肯是德国知名性格咨询专家、语言学家、权威分析师。她的“生活中的性格心理学系列”作品《内向高敏者》、《性格拼图》和《内向心理学》出版后好评如潮,十分畅销,一度成为热门公众话题。

《内向高敏者》是西尔维娅的经典作品,她在书中通过大量的例子告诉读者其实内向和外向没有谁更好,内向的人也有很多明显的优点。西尔维娅在书中例数了内向高敏者的种种优势,旨在帮助读者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攻克那些内向性格导致的困难,教会读者在在保持自我和适度改变之间保持平衡。

一、什么是内向高敏者

作为兼具内向性格和高敏感特质的人,你善于分析、小心谨慎、坚韧不拔,可以说已经拥有了获得幸福生活的天时地利人和,可以很轻松地开展人生的下一步计划。然而事实上,内向高敏者往往对自己的优势估计不足,却又如此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

内向高敏者是内向型高敏感人群的简称。

内向高敏者有很多优势,比如谨慎、专注、自我探索、善于倾听等。

但是尽管内向高敏者有这么多的优势,他们最擅长的事却是通过不断的发现自己的缺点来取否定自己:比如没有办法像别的同事一样推销自己,比如羡慕竞争对手超强的演讲能力,比如苦恼于自己喜欢一个人呆着、没办法像别人一样热衷于聚会等等。

赫敏讨厌派对,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谁说内向的人不会成功?

艾玛·沃特森在接受杂志采访时直言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她之前总是感觉不爱出门跟朋友们一起玩是自己有问题。后来她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才明白自己的性格本就如此,没什么不妥的,是这个社会太夸大外向型性格的人了。

二、外向的人会活的更加幸福吗?

这个世界上有衡量幸福的标杆吗?

有的人喜欢捧着一杯热乎乎的茶舒舒服服的窝在沙发上看书,有些人喜欢呼朋唤友、对酒当歌,真的有办法比较这两种人的感受哪一种更幸福吗?

很难。

幸福的来源通常有两种:一种来自于内心的喜悦,一种来自于合适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内心的喜悦通常来自于美好的事物,比如恋爱、加薪、初为人母等等,可惜的是这种幸福感很快就会消失,但是合适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行为却能让我们真正获得幸福。

赫敏讨厌派对,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谁说内向的人不会成功?

特蕾莎修女一生都致力于改变贫困,她选择和加尔各答最穷困的人在一起生活。

如果幸福只是短暂的愉悦感,那她的生活确实没有什么幸福感可言,但是因为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把一切都献给穷人、病人、孤儿,这样即使她经历过很多痛苦,她也是幸福的。

这说明幸福还是不幸福,跟一个人的个性是内向还是外向是没有关系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刘易斯·特尔曼对加利福尼亚州1500位生于1910年的天才儿童进行了长达35年的跟踪研究,想要寻找成功生活的真谛。特尔曼去世之后,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研究了特尔曼的数据,得出了一个结论:能够让一个人活得长久幸福的个性是——认真负责的态度。

三、内向高敏者的优势

很多内向高敏者碰到的困难都和他们的优势相伴而行。我们要强化自己的优势,而非尝试变成一个根本不是自己的人,同时也不要逃避身上的毛病。

内向高敏者有很多优势,比如谨慎、专注、自我探索、善于倾听、安静、独立、善于分析、擅长写作、持之以恒、有同理心等,但伴随着这些优势而来的是相应的劣势,只有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才获得最后的成功。

举例分析一下其中几个优势:

1、谨慎

内向高敏者尤其在乎安全感,因为对他们而言,他们大脑中的“恐惧中心”,也就是杏仁体,要更加敏感。第一个优势——谨慎,恰恰根植此处。

如果你要坐一架飞机出差,一个高度谨慎的飞行员是不是会让你特别放心呢?

这就是谨慎的作用。

赫敏讨厌派对,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谁说内向的人不会成功?

列宁曾说过:信任很好,但控制更佳。

谨慎让我们仔细地评估生活当中的风险,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危险。

但过度谨慎就容易变成恐惧,当你陷入恐惧的时候就要试试作者的建议:深呼吸,直视恐惧,拔掉恐惧的牙齿,引导恐惧去它该去的地方。

2、 专注

内向高敏者只要想集中注意力,就能隔离外部干扰,外界刺激会让他们觉得讨厌。他们知道,同时很好地处理多项任务只是个美好的愿望,一边写方案一边听着广播或者开着社交软件,根本不可能写得好。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宁静生活的单调与孤寂能启发创意的思维。

赫敏讨厌派对,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谁说内向的人不会成功?

爱因斯坦是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也是是相对论的提出者,很少人知道,他是一个内向高敏者。

和很多内向的人一样,他喜欢一个人专注的思考问题,他也承认他在独自一人时思维最为敏捷。

专注带来的改变是惊人的,有滴水穿石的效果,但是专注有它的阴暗面:过于注重细节。

这就要求内向高敏者在专注思考的时候既要掌控细节,又要兼顾往大处思考,顾全大局,这样才能处理好生活当中的大事。

3、持之以恒

研究表明,今天人类的平均注意力时间为8秒。但是,连金鱼都能坚持9秒。

持之以恒,就是能耐心的坚持。

当周围的人都因为看不到希望而放弃的时候,你还能继续坚持吗?如果能,那你就有这种持之以恒的力量。

内向高敏者倾向于对事情进行多次评估,哪怕一时看不到希望,他们也愿意坚持下去。

卡门·埃雷拉出于1915年,她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整整89年之后她才卖出第一幅画。94岁时,她才在美国成名,成为享誉国际的艺术家。

埃雷拉说:“我从来不在乎名利,只想安安静静地画画,因为我享受画画的过程。你能看到我浑身上下都有岁月带来的小病小痛,但当我画画的时候,我就能忘记这些病痛。我非常专注地工作,完全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根本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

赫敏讨厌派对,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谁说内向的人不会成功?

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但它也有自己的阴暗面:固执。如果你陷入固执的困境,就要重新审视情形,有意识的培养新的习惯,改变以前的坏习惯。

《内向高敏者》的作者西尔维娅·洛肯本身就是一个内向高敏者,她在书中提出了很多帮助内向高敏者迈向成功、获得幸福的方法。内向不是缺陷,是同样充满力量、同样值得欣赏与赞扬的。内向的优势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善用它们就能让自己成长起来,让生活更美好,也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