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宰相念错一个字,被人笑了1300多年!一个词语因此而产生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由于当时是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因此这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字功底有很高的要求,当时很多多人都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多识字也就成为了对文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人弄错了字也是比较常见的,那么被人讥笑就是在所难免的了,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大唐宰相李林甫。

一个宰相念错一个字,被人笑了1300多年!一个词语因此而产生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个宰相,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在做宰相期间李林甫排挤忠良,结党营私,媚上欺下,和同僚相处时表面一团和气,经常笑嘻嘻的,嘴里说的话更是动听,但是背地里却经常使坏。

很多人被李林甫所诬陷而丢官入狱,因此李林甫被人称为"口蜜腹剑",无人敢惹,就连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和兵权在握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也对李林甫礼让三分。

一个宰相念错一个字,被人笑了1300多年!一个词语因此而产生

虽然当时安禄山非常的受唐玄宗的信任,成为了执掌平卢、河东、范阳三镇重兵的节度使。但是每次安禄山入朝朝觐唐玄宗,都会提心吊胆,因为他每次上朝都会遇到宰相李林甫,安禄山作为胡人,之所以能成为大将,就是因为李林甫向唐玄宗建议"任用胡人为将,这些胡人一根筋,没有二心很安全可靠"。

李林甫能够做到宰相这个位置而还能让安路上服帖,自然是因为他有着高超的政治手段,和深不可测的城府,然而李林甫虽然官居高位,他的学问却不怎么样,一次因为写错一个字,还闹出了一个大笑话,一直被后人笑话了一千多年!

李林甫为吏部大臣时,负责为国家选拔人才, 当时吏部一名为严炯的官员在进行评价时使用了"杕杜"一词。然则李林甫不认识杕字,就问另一个吏部侍郎韦陟说:"此云杖杜,何也?"

一个宰相念错一个字,被人笑了1300多年!一个词语因此而产生

韦陟听了想笑不敢笑,由于《诗经》在唐代异常流行,可说是文人必读的经典,李林甫连这个杕字都能读错,也算是奇葩,韦陟欠好婉言,只好低头不说话。还有一次,太常少卿姜度的妻子,到姜度生大胖小子,姜程度李林甫妻子的弟弟,所以这将是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李林甫的家人,作为亲戚和同僚的李林甫自然写贺信。当李林甫的亲笔信寄到姜度家的时候,大家可以拆开来看一看,忍不住掩口大笑,原来我们大家研究发现自己不学无术的李林甫,居然将"弄璋之喜"写成了"弄獐之喜",这一字之差,可是谬之千里。

"弄璋之喜"就出自《诗经》:"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意思是生了男孩很开心,给他美丽的玉石玩耍,"璋"就是美玉,而"獐"则是一种动物,压根就不挨边啊。

一个宰相念错一个字,被人笑了1300多年!一个词语因此而产生

不久之后,这件事就传遍了整个朝廷,李林甫从此被人们嘲讽为"弄璋宰相",成了大唐的笑柄。不仅如此,这件事还被史学家记载在《旧唐书》中,让李林甫被后人嘲笑了一千三百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