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發熱分“早晚”?複合型高燒更棘手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高溫不僅出現在白天,夜間高溫同樣值得關注,“白+黑”的複合型極端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以及社會活動危害更大。而全球增暖的背景下,複合型極端高溫的頻次和影響將不斷加大。

全球“高燒”仍然持續

2020年2月25日,國家氣候中心發佈了《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這份年度氣候報告中全面分析了2019年中國氣候基本概況、主要氣象災害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根據報告,2019年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79℃,為1951年以來第五暖年;極端高溫事件也同樣偏多。2019年,全國共有348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事件監測標準,其中雲南元江(43.1℃)等64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主要分佈在雲南、貴州和四川等地。

地球发热分“早晚”?复合型高烧更棘手
地球发热分“早晚”?复合型高烧更棘手

(圖片來源: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

持續“高熱”不僅僅發生在中國,全球高溫事件也逐漸增多,其造成的危害也不斷升級。2019年年初,澳大利亞阿德萊德氣溫達到46.6攝氏度,同年夏季,歐洲多國亦高溫頻頻,創下歷史新紀錄。歐洲2003年高溫熱浪造成超過7000人死亡,約123億美元農業損失。2010年俄羅斯熱浪事件,造成55000人死亡,農作物生產減少25%,總經濟損失超過150億美元(佔GDP的1%)。

地球发热分“早晚”?复合型高烧更棘手

2019年6月28日,法國卡龐特拉鎮達到突破性高溫45.9℃。(圖片來自網絡)

地球发热分“早晚”?复合型高烧更棘手地球发热分“早晚”?复合型高烧更棘手

診斷病症需考慮全面——複合極端高溫事件

提到高溫,人們第一反應是烈日炎炎酷熱難耐;事實上,夜間高溫同樣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基礎設施有廣泛的影響。當夏季某一天的晝夜溫度均處於該日曆史高溫前10%之列時,就稱為複合極端高溫事件,晝夜都呈現異常高溫時的極端事件影響更大。

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2020年2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人為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影響下,複合極端高溫事件將顯著增加。到本世紀末,北半球人口暴露於這類事件的頻率或比2010年代高4-8倍。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君及合作者嚴中偉等人分析了北半球1960年至2012年的溫度數據,該研究首先基於觀測揭示:1960年以來北半球平均夏季複合型極端高溫頻次顯著增多(~1.03天/十年),強度顯著增強(~0.28℃/十年),其主要原因是夏季平均氣溫上升。

研究人員結合氣候模型結果的統計分析了增暖的原因: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增多是造成北半球夏季複合型高溫事件增多增強的主要原因,而人為氣溶膠排放的降溫效應則部分抵消了上述變化約10%。

地球发热分“早晚”?复合型高烧更棘手

北半球夏季複合型高溫事件的頻次和強度變化及其檢測與歸因結果。a:ANT(人為,橙色)和NAT(自然,藍色)。b:(溫室氣體,紫色),OANT(其他人為排放,綠),NAT(自然,藍)。C:觀察到的變化(灰色)以及歸因於GHG(紫色),OANT(綠色)和NAT(藍色)的那些變化的最佳估計(陰影)。(圖片來自網絡)

“白+黑”雙重危害

極端高溫是一種災害性天氣,持續的高溫會導致農業生產的高溫熱害影響產量,還會加大機械的損耗程度,最重要的是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複合型高溫對人體的影響更是“白+黑”雙重危害:白天有烈日,暴曬中暑;晚上吹熱風,虛脫痙攣。複合型高溫極端天氣下,腦血管病、心臟病和呼吸道等疾病發病率上升,對老年人影響尤其大。

地球发热分“早晚”?复合型高烧更棘手

白天的高溫與太陽加熱有關,那麼晚上沒有太陽的照射為什麼依然有高溫呢?

下墊面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一般來說,長江中下游地區夏季更容易出現夜間悶熱現象,這是因為這裡蒸發旺盛,空氣溼度大,並且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下沉運動抑制上下層的水熱交換,近地面保持了高溫高溼的環境,使人產生悶熱的感覺。

近幾年城市化對下墊面的改造作用十分明顯,如大家熟知的“城市熱島”效應。觀測資料表明熱島強度在午後逐漸增強,夜間發展最強,最強時的溫差達到了 5℃以上。在夜間,地表面主要通過輻射冷卻而失去熱量,而建築物的存在會阻擋這一過程的發生。另外,夜間雖然太陽短波輻射為零,但地表白天吸收的輻射熱依然向上輸送。如果遇到大氣環流的配合,有暖溼空氣輸送且垂直方向穩定,北方也能出現難耐的夜間悶熱。

春天已至,夏天還會遠嗎?當最高氣溫≥32℃,相對溼度80%時,體感溫度會飈至45℃,悶熱難耐;而相對溼度不足40%時,則灼燒感十足。今年夏天,你是“桑拿”還是“鐵板”?筆者的答案:最怕白天“乾煸”,晚上“燜蒸”。人類活動趨勢下全球增暖帶來的複合型極端高溫事件,勢必將對人類社會產生更大的風險。

地球发热分“早晚”?复合型高烧更棘手地球发热分“早晚”?复合型高烧更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