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桥梁做纽带“挂职”更“挂心”

人民网-财经频道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有一批人,他们跨过山河湖海,从江南水乡来到云贵山塬,让碧江与发展前列城市接轨,为碧江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之一,江苏苏州自2017年打造对口帮扶贵州铜仁升级版以来,位居全国百强县榜首的昆山对碧江的帮扶更是倾注了所有……由此,他们开始了扎根碧江的日子。

这支来自昆山的江苏省对口帮扶贵州省铜仁市工作队碧江工作组(简称昆山援碧工作组)用双脚丈量着碧江的土地,用心用情联系着昆碧两地的交往,他们翻山越岭、走村入户、牵线搭桥、落实项目,为东西部扶贫协作贡献“昆山力量”。他们带来了项目、资金、产业、经验……而帮扶的范围,更是涵盖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双方合作也深入到了镇村一级。

2017年以来,昆山帮助碧江共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57亿元,涉及项目76个,尤其是2019年,通过昆山援碧工作组的积极争取,碧江共获得各类东西协作帮扶资金8200万元,专项用于异地移民搬迁教育和医疗、产业发展、岗位和技能培训等项目27个,有力助推碧江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碧江区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考核,以“零漏评、零错退,97.64%的群众满意度”的成绩精彩出列。

2019年11月,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网站发布了“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表彰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昆山援碧工作组榜上有名。工作组组长、碧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孙道寻同志被授予2019年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前工作组成员、碧江区扶贫办副主任朱南新同志被授予2019年铜仁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在挂职结束后记三等功。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深度融入碧江,昆山挂职干部在挂职期间,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赢得碧江广大干部群众好评。

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称赞道:“昆山对碧江的发展倾注了真情,实实在在地将产业、教育、医疗、干部培训帮扶等各项举措落到了实处,变输血为造血,为碧江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昆山挂职干部工作兢兢业业,为碧江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用情用心之深足见胸怀,处处体现了昆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落实的精神风貌。”

两地互动 促进点面对接

按照部署,苏州10个市(县)区板块与铜仁10个县区“一对一”结对,其中昆山市对口帮扶碧江区。

虽然碧江区已在2018年脱贫出列,但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已脱贫出列县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的要求,碧江仍有7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未脱贫。他们分布在碧江12个乡(镇、街道)的66个村(社区),他们有的是因身体残疾或病魔缠身而致贫,有的是因家中无劳动力而致贫,还有的是因教育支出大而致贫。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2019年7月,昆山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或“点对点”慈善捐赠。在昆山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下,筹得善款102万余元,共有1024名昆山党员、机关干部与碧江788户贫困户进行了家庭结对全覆盖,助力碧江脱贫“清零”。

搭桥梁做纽带“挂职”更“挂心”

2 0 1 9年1 1月1 3日 , 昆 山 市 物 流 协 会 到 碧 江 区 坝 黄 镇 开 展 东 西 部 扶 贫 协 作 对 口 帮 扶 定 向 助 学 活 动。

家庭帮扶,涉及到精准帮扶、建立情感,不仅是资金和物质上的帮扶,技术与劳动市场上的协助,更是干部与干部问题交流、思维方式上的拓展。援建的几年里,昆山援碧工作组的每一名挂职干部都把碧江脱贫攻坚事业当作自己的事,积极利用自己周边的资源,使更多昆山力量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

2019年12月,昆山援碧工作组协调两地成立“1 5”母子基金(即:“昆•碧爱基金”,加助学、助医、助残、助困、助业5个子基金),进行精准帮扶和专项管理。目前,昆碧双方正在修改完善《“昆•碧爱基金”管理办法》,以确保基金运行的有序性和长效性。

与此同时,昆山通过深化部门结对、产业结对、乡镇结对、村村结对、家庭结对、村企结对、社会力量结对,建立起“点对点、点对面、一对多、多对一、点对线、线对面”的结对关系,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的精准扶贫格局。这个被称为“七结对”的工作经验,去年4月成功入选为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以及在广西召开的全国携手奔小康培训会典型案例汇编,并在该培训会上做书面交流。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昆山援碧工作组组长、碧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孙道寻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宗旨和初心。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我们挂职干部不仅要在东西差距中推动融合发展、在因地制宜中寻找工作契合,更要在困难挫折中不忘初心使命、在沉心静气中锤炼务实作风,勇当脱贫攻坚的‘热血尖兵’!”

组团帮扶 携手共赴小康

“昆山是你们的第二故乡,昆山欢迎你们!”今年2月28日18时30分许,从贵州铜仁凤凰机场直飞无锡苏南硕放机场的MU7720航班顺利抵达,这是昆山首趟“复工就业包机”,来自铜仁市碧江区的144名务工人员将“点对点”入岗位于昆山高新区的丘钛科技公司。

疫情虽无情、患难见真情。此次包机合作实现了“昆山所需”与“碧江所有”的有效结合,不仅有效缓解疫情期间企业“用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的问题,更为扶贫攻坚找到了新模式。来昆的碧江务工人员,一半以上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将通过“痕迹管理”,确保人员身体健康。据了解,今年疫情期间,通过专机、专列的方式,碧江分四批共向昆山重点企业输送了789名劳动力,其中一半以上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昆山援碧工作组把防疫工作与企业复工、东西劳务协作与助力脱贫攻坚相结合,开展有组织、点对点的劳务输出,并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中介参与、企业主导的劳资用工新模式。此外,为帮助碧江解决教育、医疗、农业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昆山援碧工作组根据碧江需求,组织昆山最优秀的团队专门针对碧江一所薄弱学校、一家中医院、一个农业品牌,进行整体打造,开展“重塑性”“植入式”帮扶的一种模式。

搭桥梁做纽带“挂职”更“挂心”

援 碧 教 师 和 学 生 在 一 起。

教育方面,昆山市教育局选派10名优秀教师(其中1名校级领导、2名中层干部、7名骨干教师)到铜仁市第八小学开展对口帮扶。2019年,铜仁市第八小学教学质量从去年的全区倒数第二(第13名)跃升至全区第四名。

医疗方面,昆山中医院与碧江中医院开展医疗“组团式”帮扶签订十年共建协议,计划三年内把碧江中医院建成三级医院。目前昆山中医院累计派出专家34人次到碧江中医院蹲点帮扶,提升医疗技术能力、便民服务水平、专业队伍素养,碧江区中医院各项医疗质量指标达标,门诊人次、住院人次逐年增长。

农业方面,昆山市农委每年选派1名高级专家和5名技术人员成功认证无公害产地8万亩,申报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等共23个。推进农产品“出碧进昆”,江苏一多文化创意公司、昆山市粮油购销公司等7家企业与碧江区白水大米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直销订单项目2000亩,年产值将达到1620万元,利益联结贫困户130户426人。

消费扶贫方面,发行“昆山•碧江旅游年卡”4000张,景区(点)免门票已增加至15家,引导江苏籍游客来铜旅游任务完成5万余人,带动文旅消费约300万元。2019年碧江到东部城市举办农产品展销会4次,建立销售专区1个,实现“碧货出山”1097吨1.06亿元。

劳务协作方面,建立组织协调机制、舆论宣传机制、跟踪服务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四机制”,按照“专人、专车、专机(专列)、专厂、专线”要求开展有组织、点对点的劳务输出,实现务工人员和用工企业的无缝对接。目前,昆山碧江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共计759人(包括贫困劳动力284人、易地移民搬迁户88人),其中:第一批146人,第二批512人,第三批47人,第四批54人。

谋划出路 推进产业发展

长远的规划还需要结合短期效应,才能做到全程协调、有序发展。于是,一个产业致富的想法在昆山援碧工作组的发展规划里逐渐清晰。

想法的产生源自一次偶然,2018年3月,援碧工作组在瓦屋乡深入农村的一次走访中,昆山援碧工作组组长、碧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孙道寻恰巧遇到一位老奶奶送孙女去集镇上幼儿园,攀谈了解到,祖孙俩每天要在崎岖的山路上花费近四个小时,生活十分艰苦。

农村基础差,产业薄,缺少发展的资金及适合的产业项目,村干部更是为了发展产业绞尽脑汁,却仍是事倍功半……回到城区后,孙道寻就把这一系列的问题与昆山援碧工作组的各位成员商讨着。要发展,就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简单处理;而应该落实落细,推陈出新,形成连贯产业,打造特色品牌。

这样的现状分析让昆山援碧工作组开始思考,一个以市场为导向,致力将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旅游探索,让群众吃上旅游饭的想法油然而生。

2018年11月,在昆山碧江两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碧江区川硐街道板栗园村范木溪树蛙部落精品民宿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打造昆山碧江东西旅游协作的第一个示范项目,是对“旅游扶贫 乡村振兴”的一次探索尝试。

搭桥梁做纽带“挂职”更“挂心”

昆 山 挂 职 碧 江 区 委 常 委 副 区 长 孙 道 寻 ( 左 一 ) 在 碧 江 区 调 研 扶 贫 工 作 。

如今的范木溪民宿项目正如期推进,目前已到收尾阶段,现已完成建筑室内施工、景观施工、设备调试等后续工作,2020年6月将投入运营。村民的发展梦也正随着一片片瓦片的加盖,日臻圆满。

因村施策,发动对口帮扶单位积极作用,在昆山的帮扶下,昆山援碧工作组合理利用“四级资金”,即苏州市统筹帮扶资金、昆山市财政帮扶资金、乡镇财政帮扶资金、社会帮扶资金,让一批批农业产业项目在各乡镇村寨拔地而起。

对于发展,昆山援碧工作组感到不满足、不懈怠。2018年11月,坝黄镇高坝田蓝莓种植基地项目开始建设。

蓝莓种植项目的落地,是昆山援碧工作组源于对当地农产品滞销,致力于解决市场问题而提出的新构思。项目实行“公司 合作社 农户”经营模式,昆山张浦镇鲜活果汁公司出技术,并负责蓝莓包销。目前,已完成1.8万株蓝莓树苗栽种100亩,成活率99.6%。合作社共联结188户73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收获土地流转租金、基地务工薪金、参与分红股金保障增收致富,43户168人获得土地流转费5.52万元,户均增收1300元;121人获得劳务费17.3万元,人均增收1400余元;蓝莓基地年利润归合作社,按照“622”进行年利润分红,即:60%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20%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20%发放管理人员工资、劳务费和再投入。

关注民生 改进养老服务

如何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新课题。

每当看到鳏寡孤独老人,全靠街坊邻居帮助度日,无法解决老年人的长期生活困难问题是,如何让更多的老人能够安享晚年,让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能够有所依靠的思考,让昆山援碧工作组的一个新的帮扶思路开始浮现。

联想到昆山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将昆山的模式运用到碧江,与碧江社会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碧江发展,符合弱势群体需要的日间照料中心的民生项目在昆山援碧工作组的思考中走向实施。

经过前期调研,2018年7月,碧江区首个综合关爱中心——昆碧幸福里项目在坝黄镇坪茶村正式开建。

该项目以党建为引领,以公共服务为基础,以政府监管为依托,以社会帮扶为主体,探索“精准扶贫 政府支持 社会力量”参与的扶贫模式,提供日间照料、休闲娱乐服务,为全村妇女提供就业创业、法律知识等。

为了考虑到全面的情况,“幸福里”还为老年人购买了人身保险。项目已于2019年4月18日开始试运行。

来到碧江成为支援干部近两年时间,走过的山路、跨过的小溪已是不计其数。回想当时在昆山与亲人临行前的场景,虽有不舍,却也是意志坚定。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碧江援助工作的近两年多里,昆山援碧工作组积极推进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开花结果,在产业协作、教育医疗、劳务合作、人才交流、旅游农业等方面建立全面帮扶合作关系,并以项目化的形式来助推碧江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效。

碧江的成功,是整个昆山援碧帮扶挂职干部团体的倾情奉献,是昆山碧江两地党委政府所共同努力的完美体现,更是在贵州省委省政府与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响应下的时代重举。

在昆山援碧工作组的总体设想中,以蓝莓产业化、范木溪市场化、幸福里民生化、家庭结队精准化为内容的“四化促亲民,助脱贫攻坚”工作蓝图正缓缓打开,他们也用实践和成效让“好山、好水、好地方”正在成为现实。

如今的碧江已经成功退出贫困县行列,这一成果,不仅是碧江全体干部群众努力奋斗的成果,也凝聚着昆山帮扶队伍和昆山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帮助。脱贫不脱政策,缔结兄弟情谊的昆碧两地将愈发奋进,“昆山力量”也将在碧江大地上继续闪耀着灿烂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