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豐計劃 魚體出現小紅點,不要亂用藥,找準病因是關鍵

很多養殖朋友向我反映養殖動物體表發現有紅色斑點,誤認為是出血病,或者爛身病的前兆,其實不然,忽略了一種小小的寄生蟲引起的病變——

錨頭蚤病。

谷豐計劃 魚體出現小紅點,不要亂用藥,找準病因是關鍵

錨頭蚤病是一種侵襲性魚病。錨頭蚤(俗稱錨頭蟲),蟲體的後端,帶有一對卵巢,頭部分有叉狀兩角,似船錨,故此而得名。錨頭蚤在水中一年四季均有,夏秋兩季季錨頭蚤發病較多。錨頭蚤屬於節肢動物甲殼類的一種。只有雌蟲才寄生在魚體上,長度約1釐米左右。

錨頭蚤寄生在鰱、鱅魚等鱗片較小的皮膚。可引起周圍組織紅腫發炎,形成石榴子般的紅斑、紅點。寄生在草魚、鯉魚等頗有較大鱗片魚的皮膚上。寄生部位的鱗片被蛀成缺口。鱗片的色澤較淡。在蟲體寄生處也出現充血的紅斑。但腫脹一般不明顯錨頭蚤的頭部鑽入肌肉組織。可引起慢性增生性炎症。在傷口與外界相通的部分又帶有潰爛性質。在蟲體寄生組織之間充滿滲出液且有紅細胞滲出,包在滲出液之外的為纖維化了的寄主壞死組織。

谷豐計劃 魚體出現小紅點,不要亂用藥,找準病因是關鍵

錨頭蚤寄生在魚的鰓蓋、皮膚、鰭條基部、眼、口腔、尾鰭等處。之一雌性成蟲才營永久性寄生生活,無節幼體營自由生活。撓足幼體營暫時性寄生生活。在水溫12℃~33℃之間錨頭蚤均可繁殖。水溫20℃~25℃為流行季節。

淡水魚錨頭蚤病的診斷

首先初步判斷,發現池塘的魚煩躁不安,有跳躍出水面,投餌機前能看見魚體表身上有紅色小點,可初步診斷為錨頭蚤病,如需確診需要打魚採樣進行確診。

用肉眼觀察,看魚體表有沒有紅色小點,能不能看見寄生蟲蟲體,蟲體的形狀,在顯微鏡下寄生蟲的形態都能特徵進行確診為錨頭蚤病。

谷豐計劃 魚體出現小紅點,不要亂用藥,找準病因是關鍵

錨頭蚤寄生的病魚,一般表現在焦急不安,減食,消瘦。蟲體寄生在魚體的各部位,呈白線投狀,隨魚遊動。有的蟲體上長有棉絮狀青苔,往往被誤認為是青苔的苔絲掛在魚身上。這種害蟲兇猛貪食,寄生處會出現不規整的深孔,錨頭蚤的頭部鑽到魚體肌肉裡,用口器噬食鱗片和肌肉,也吸取血液,靠近傷口的鱗片被錨頭蚤的分泌物溶解腐蝕成不規整的傷口,又給水黴菌,車輪蟲,等的入侵開了個方便之門,因此,被錨頭蚤寄生的病魚,往往會併發其他的疾病。

谷豐計劃 魚體出現小紅點,不要亂用藥,找準病因是關鍵

淡水魚錨頭蚤病的預防措施

主要以防為主,控制本病發生。

1、在魚種放養時嚴格檢查,如發現有錨頭蚤寄生採用高錳酸鉀溶液授洗魚體。當水溫15℃~20℃時浸泡1.5~2小時或用5%的食鹽水浸泡5~15分鐘。

2、養魚之前要清塘、清淤:有10~15釐米的塘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具體做法:如水深5~10釐米用生石灰50~125千克,若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0千克均為全池潑灑。用漂白粉消毒每袋用10畝,根據實際養殖品種可增加或者減少用量也即可達到消毒目的。清淤至少要做到3年1小清,5年一大清。有條件可以年年清淤。

谷豐計劃 魚體出現小紅點,不要亂用藥,找準病因是關鍵

3、利用錨頭蚤對寄生有選擇性,可採用輪養方法控制本病發生。

4、採用人工方法使魚感染錨頭蚤獲得免疫力後。再放入大水面裡飼養。以控制大水面水體中錨頭蚤病發生。

5、可以在池塘中放一些底層雜食性魚類(如黃顙魚)。

6、在開春後做好地質改良用全效底改片一次並要保持水中有一定的肥度,早投料恢復魚體體質也可以減少錨頭蚤病發生。

谷豐計劃 魚體出現小紅點,不要亂用藥,找準病因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