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的人,往往有这三个特征

厚德方能载物,助人才能快乐。

古人说:受恩不报非君子。

人这一生坎坷非常,磨难无数,我们帮助过很多人,也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

但亘古不变的真理,就是知恩图报。

而有一些人,你帮了他,他非但不知感谢,还恩将仇报,伤透你的心。

为了自己的一片好心不被辜负,要远离以下三类人。

01得寸进尺

知乎网友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故事:

她有一个闺蜜,家境不好,她买东西的时候经常会给闺蜜也带上一份,然后在不伤害闺蜜自尊心的情况下送给她。

有一次,她没穿外套,天气转冷了,闺蜜就把自己的一件去年买的外套借给她穿。

她刚把外套穿上身,闺蜜就说:我看你穿的挺好看的,干脆100块卖给你吧。

听到闺蜜竟然向她要钱,她有些伤心,但还是答应了,正当她掏出钱的时候,闺蜜看她爽快,就立马改口说:不行不行,要120了!

她忍了忍,说:那就120,不能再多了。不料她钱包里没有20元,只有150整的。

闺蜜说:干脆给我150吧,你也不用找了。

她顿时气从中来,直接把衣服脱下来还给闺蜜,说不要了。

从此以后,网友便远离了闺蜜。

俗话说: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人有时候不能太过于迁就别人,一旦时间久了,别人就会觉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当他依赖你成为习惯,就会变本加厉的向你索取,当有一天你拒绝了他,他反而会认为你欠了他。

做人,不可以吝啬,也不可以贪婪。

忘恩负义的人,往往有这三个特征

02理所当然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安庆鲍女士打110报警,说自己要去吃饭了,让民警帮她把从阳台上飘落的被子收回来。

民警怕被投诉,迫于无奈还是帮她捡了,并跟她说以后类似这样的小事就不要报警了,不然会影响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鲍女士一听不乐意了,抱怨说:

你们警察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吗?我解决不了所以找你们啊!

你们要改改工作态度,难道让我乌漆墨黑的踩着芦苇去捡?

她说了一大通话,把警察“教育”了一顿。

忘恩负义的人,往往有这三个特征

网友看不下去了,为警察鸣不平:这不是警察分内的事,是你老公该做的事!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理所当然,谁也不欠谁的,即使父母也不例外。

单方面要求别人付出是一种自私,人和人的关系就是自身利益和别人利益的关系,寻求平衡、避免冲突、互相体谅,我们才能和平共处。

如果世上当真存在不计代价的好,也不是因为你多么值得被爱,而是因为别人心地善良,心中有爱。

做人,既要懂一点奉献,也要懂得少一些索取。

03趋利避害

昨天朋友小丽跟我倾诉说,她发小半年前从老家来投奔她,因为发小刚踏入社会,收入并不高。

她考虑到发小的难处,不仅收留了发小,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费用她也从来不计较,两人就这么凑活的过了半年。

前几天,小丽失业了,她很累,想要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就跟发小开玩笑说:

你看,我照顾你半年了,如今你找到工作,也转正了,该换你照顾我了。

结果没过几天,发小竟提出要搬走。就这样,她在低谷的时候被发小无情的抛弃了。

小丽大失所望,恨自己养了个白眼狼。

世上有一种虚伪的人,只知道锦上添花,从来不雪中送炭。

他使劲从你身上攫取有利于他的东西,却从不跟你分享他的好处。

有需求时,他极尽所能的恭维你,你没用时,他立马变脸走人,带给你最痛的领悟。

做人,不能太虚伪,也不能太势利。

忘恩负义的人,往往有这三个特征

04有句话是说:

人是善于忘恩负义的,因为记着别人的恩恵,就相当于欠了一笔债务,那感觉实在并不美妙;

智者施恩于他人后,不但不求回报,而且还会选择忘记,以免自己由一个善良的热心人变成一个令人讨厌的债主。

我们这辈子会遇到很多对我们好的人,这是一份美好的机缘。

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并学会去帮助别人,将这份美好传递下去。

而对于那些伤害我们的人,不值得我们放在心上。

年纪越大,越忌讳勾心斗角、斤斤计较,我们应当避而远之,然后忘掉,自得清闲。

我们可以小气,但我们愿意厚道,不是因为我们笨拙,而是我们明白:

厚德能载物,助人能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