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豬20年時間存欄量驟減,已瀕臨滅絕

沙烏頭豬(Shawutou pig)又名沙河頭豬、沙胡頭豬。因其頭部大、耳下垂,形似黃砂茶壺,鬃毛烏黑,其中心產區啟東市在1928年建縣之前稱為外沙,因而得名。

這種豬20年時間存欄量驟減,已瀕臨滅絕

沙烏頭豬具有耐粗飼,抗病力強,易於催肥,母豬發情易受胎、產仔多、保姆性強的特點。沙烏頭豬作為太湖豬的一個類群。1986年收錄於《中國豬品種志》。

這種豬20年時間存欄量驟減,已瀕臨滅絕

體型外貌特徵

外貌特徵

啟東的沙烏頭豬分為老沙烏頭、肉沙烏頭、小沙烏頭三種類型,現存的沙烏頭豬都是肉沙烏頭豬,其被毛黑偏淡、較稀,鬃毛烏黑色,皮膚白色,皮質細嫩無皺,體型較大,體質健壯,結構勻稱。鼻端、系部、尾梢有白色,部分豬全身黑毛。

頭大、呈壽字形,鼻樑上有3~4道皺紋,嘴筒不長,耳大、下垂,頸中等粗。背腰平,胸深,腹大、不拖地,後驅較豐滿。有8~10對乳頭,奶頭粗,發育良好,對稱排列、呈棗形。四肢較結實、粗壯,有的豬後肢有臥系,肋骨13對。

這種豬20年時間存欄量驟減,已瀕臨滅絕

體重和體尺

2006年9月對崇明縣種畜場沙烏頭豬成年豬的體重和體尺進行了測量,與《中國太湖豬》記載的1991年的數據基本接近,見表。

這種豬20年時間存欄量驟減,已瀕臨滅絕

生產性能

繁殖性能

母豬120~150日齡、公豬140~160日齡性成熟,母豬240~300日齡、公豬300~360日齡可配種。母豬發情週期18~20天,妊娠期112~114天,利用年限5~8年。公豬利用年限3~5年。

對崇明縣種畜場2003—2006年12頭公豬和30頭母豬的資料進行統計,公、母豬日齡約120天性成熟,240日齡適宜配種;母豬發情週期22天,妊娠期平均114.45天;窩產仔數12.56頭,窩產活仔數12.17頭,初生窩重10.87kg;母豬泌乳力49.11kg。仔豬35日齡斷奶個體重6.52kg。

育肥性能

據2004年12月崇明縣種畜場對21頭沙烏頭豬的肥育性能測定,育肥豬始重(23.26±1.28)kg,飼養期115天,末重(71.48±1.42)kg,日增重(428.45±1.90)g,料肉比3.34;對12頭宰前活重(74.25±1.18)kg的肉豬進行屠宰,胴體重(50.48±0.69)kg,屠宰率67.99%±0.42%,瘦肉率43.08%±0.61%,背膘厚(33.7±1.2)mm,眼肌面積(17.23±0.56)cm²。

品種評價

沙烏頭豬具有耐粗飼,抗病力強,易於催肥,母豬發情易受胎、產仔多、保姆性強的特點。但目前母豬數量少、種公豬更少,已瀕臨滅絕。今後應進行搶救性保護,擴大群體數量。

這種豬20年時間存欄量驟減,已瀕臨滅絕

發展現狀

沙烏頭豬的保護採用保種場進行保護。1978年建立了啟東縣保種場,主要對沙烏頭豬進行提純復壯,良種擴繁,為全市提供純種沙烏頭母豬。1992年前後,江蘇省農林廳確定啟東縣種豬場承擔沙烏頭豬保種任務。2003年後由樂樂牧業公司豬場進行保種,飼養有7頭經產母豬,5頭培育母豬,4頭培育公豬。

沙烏頭豬上世紀六七十年多數量還是非常多足足有四十多萬頭。但近年來,江蘇省沙烏頭豬的飼養量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1986—1996年基本處於穩定時期,啟東市存欄量4000頭左右,1996年以後,隨著三元雜交商品豬的發展和人們片面追求瘦肉率,沙烏頭豬的飼養量迅速下降。

信息來源於《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如今數量稀少的本土豬種沙烏頭豬》


保種評估利器 . 中芯一號

使用“中芯一號”芯片進行檢測,沙烏頭豬育種、養殖場可以得知群體的有效含量,梳理群體的系譜,明確群體的近交係數。當群體存在過度近交現象,整體保種效果不佳時,可以及時通過基因組親緣關係係數進行人為配種干預降低近交增量,保持沙烏頭豬群體的遺傳多樣性。

“中芯一號”以江西農業大學黃路生院士團隊研究成果為基礎,集成了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華中農業大學等國內12 所豬基因組研究領域高校及科研院所最新成果,用於家豬基因組育種研究和應用,為打造“華系種豬”品牌提供技術保障。利用“中芯一號”芯片對實驗樣本DNA進行檢測,對得到的SNP數據進行質控後,可以對保種群體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親緣關係分析、群體遺傳結構分析、近交係數分析,通過分析結果可以讓保種場更精準地進行保種工作。

這種豬20年時間存欄量驟減,已瀕臨滅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