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合併,是個啥玩意兒?


基金合併,是個啥玩意兒?


這段時間,和很多人一樣,財富君的注意力,基本都在中概股上了。

還是要感謝瑞幸,如果不是你的凜然自爆,那我們還真的不知道,中概股裡也有這麼多雷要爆。

儘管渾水繼續出擊,但要再出瑞幸這樣的大雷,估計還是要等等,因為很多公司都在學習瑞幸,已經自己引爆了。

行吧,今天的話題,還是回到國內,回到公募基金,今天和大家聊一個新東西,之所以說他新,是因為從業這麼多年,財富君也是第一次見到。

(1)合併

如果說公司合併,那在資本市場不是啥新聞,這樣的事情很常見。

但是,要說基金合併,你知道嗎?

4月8日,財富君發現,中信建投基金髮布了一則公告,公告的內容並不多,但讓財富君確實開了眼界。

基金合併,是個啥玩意兒?


公告的大致內容如下:中信建投基金公司旗下貨幣基金——中信建投貨基, 簡稱:中信建投貨幣 A/B,基金代碼:A 類為 000738、B 類為 004554,於 2020 年 4 月 7 日,觸發基金合併情形。

根據《基金合同》“第五部分基金備案”之“三、基金存續期內的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和資產規模”的約定:

“《基金合同》生效後,連續 20 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 200 人或者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 萬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定期報告中予以披露;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連續 60 個工作日達不到200 人或基金資產淨值連續 60 個工作日低於 5000 萬元的,基金管理人履行適當程序後,本基金將與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合併,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並將基金合併方案報告中國證監會。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時,從其規定。”

(2)迷你

對於上面的公告,財富君翻譯一下,重點就是:簡單一句話,中信建投的這隻貨幣基金,因為規模太小,要和公司其它貨基合併了。

基金合併,是個啥玩意兒?

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信建投貨幣基金的規模為5150萬份,其中A類份額為5150萬份,B類份額為0。

很顯然,就在今年,該基金已經觸及合併條件,即“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連續 60 個工作日達不到200 人或基金資產淨值連續 60 個工作日低於 5000 萬元的”。

而從四季報披露的信息來看,該基金去年的狀況就不容樂觀,儘管“本報告期內,未發生連續二十個工作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的情形。”

但是,“該基金自2019年8月7日起,截至2019年11月5日,連續59個工作日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

由此可見,中信建投貨幣基金,去年就差一點“合併“。沒想到的是,拖到今年,也未能倖免。

根據最新的業績數據來看,截至4月8日,中信建投貨幣A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為1.36%,基本屬於“收益率“排名墊底了。

規模,就意味著生死,這一點,對貨幣基金尤為重要。

(3)選擇

財富君專門整理了一下,發現這個問題還挺重要的。

就從目前來看,表面的數字是,公募基金產品數量超過7000只,而且爆款、日光基、一日售罄、按比例配售等層出不窮,但這只是表面現象。

實際情況是,公募基金的平均規模,基本都是在逐年下降,這在2015年的數據就能得到證實。而這也就能說明,為啥市場裡的迷你基金,也就是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的基金,數量越來越多。

基金合併,是個啥玩意兒?


對於這些迷你基金來說,迷你的原因多種多樣,但結果往往都差不多:轉型、清盤,這也是之前大多數基金的宿命,至於能夠在短時間內,出現鹹魚翻身的情況,不能說沒有,但確實很罕見。

而現在,又有了第三種選擇:合併。

聽起來,有點像股市裡的並股,但基金合併,也有自身的諸多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託管行。畢竟,不同的基金,託管行不一樣,涉及的利益目標不同,如何權衡這些利益攸關方的利益,成為現實中的最大考驗。

對於這一點,中信建投基金估計也意料到了,在公告中也強調,“鑑於當前實際情況,當基金合併存在困難或進行基金合併可能會對基金份額持有人構成其他不利影響時,……採取轉換基金運作方式或者終止基金合同等其他措施。”

首個基金合併,能不能成功,還不一定。

基金合併,是個啥玩意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