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給孩子解釋“錢”的作用? 家庭教育時間管理第三十二講


怎麼給孩子解釋“錢”的作用? 家庭教育時間管理第三十二講


點擊上方收聽


時間都去哪兒了?

親愛的朋友,早上好!我是Phoenix營長,歡迎來到“小五學堂”!

昨天與朋友們分享了兌換表不能用金錢代替的原因,有的家長就問我,那是不是就不應該讓孩子過早的接觸金錢?恰恰相反,對於5歲以上的孩子,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定數量的零花錢。

一方面培養孩子自己理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所謂零花錢,就是孩子可以隨意支配的錢,孩子可以用來購買自己需要的任何無害的商品而不需要父母同意。

零花錢不同於壓歲錢,零花錢的數量不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每天1-10塊錢即可,具體的根據自己的家庭條件來進行調整吧。

其實如今小學1-2年級的數學課程當中就有關於錢的概念以及應用,給孩子一定數量的零花錢讓他自己管理,既可以讓孩子對錢產生直觀的認識,既能對數學學習能力有所幫助,也能讓孩子更早的接觸到錢能幹什麼。

給孩子一定數量的零花錢,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這種責任感讓孩子對金錢能幹什麼有比較直觀的認識。比如說開學給孩子準備好的文具,孩子不愛惜而丟失,其實孩子並沒有太多概念,如果和孩子約定,因孩子的不愛惜而丟失要自己花零花錢去買,這樣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讓他學會為自己的物品負責任,同時對金錢產生一定的概念。

我們經常聽到各種網絡的負面新聞:

“孩子花光了父母三十年的積蓄用於打賞網絡主播”、“孩子花掉母親20年背磚的錢買遊戲裝備”……

這樣的新聞我們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不少。

究其原因是孩子對金錢根本就沒有概念,他們不明白打賞主播的幾十萬,花掉買遊戲裝備的幾萬與自己上課所用的筆、紙等之間存在什麼關係,他們也沒有為自己行為承擔責任的想法。

因此,為儘早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給孩子一定數量的零花錢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明天我們來談一談兌換表中關於電子遊戲和電視的一些事情。

每天早上7點,每天三分鐘,第五教育兒童時間管理與您相約,我們明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