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权、李佳琦直播引1.2亿围观,透露网友的三点期待

今年的4月8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当摆钟定时在0:00时,因为疫情“封城”76天的武汉,终于开启了离汉离鄂通道。


朱广权、李佳琦直播引1.2亿围观,透露网友的三点期待

武汉长江二桥,车辆有序通过


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一方面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需要动用全民之力复产复工。


朱广权、李佳琦直播引1.2亿围观,透露网友的三点期待

湖北公益直播宣传海报


为了帮助湖北复工复产,4月6日晚8:15,“带货一哥”李佳琦连线“央视段子手”朱广权,为湖北做了场专场公益直播,直播主题为“谢谢你为湖北下单”。央视新闻官微给两人的组合起了个童趣的名字“小朱佩琦”,引来1.2亿网友观看,直播点赞数1.6亿,2个小时,累计卖出湖北商品总价值4014万元!

这场直播之所以引来数亿网友围观,其实跟网友对于人文、对生命的思考有关,这些思考中暴露了网友的3点期待:


01被疫情推高的全民公益,是广大网友对灾后成长的期待


自2008年汶川地震起,公益不再是少数企业家和明星的事情,而变成了全体民众的事情,特别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官方对民间慈善的放开,慈善和公益门槛变低,很多人有机会参与其中,也乐于参与其中。

朱广权、李佳琦直播引1.2亿围观,透露网友的三点期待

汶川地震场景


过去的3个月,为了抗击这次疫情,有人舍家奔赴前线,有人免费提供餐食,有人默默做着志愿工作,还有更多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耐住寂寞坚决不出门。这是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大多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2020年的第一季度必然会被记入史册,14亿中国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书写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认识到:从没有哪个时刻,会比现在更需要凡人的善举。当我们看到倒下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离开的新冠肺炎患者,我们内心满是悲悯。就像08年的汶川地震一样,这次灾难又一次引领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也激发了很多人的社会情感,爱心、善心、同情心、同理心都被激发出来,人们期待英雄的武汉,英雄的湖北能够像汶川一样,重新站起来,实现灾难后的成长。

朱广权、李佳琦直播引1.2亿围观,透露网友的三点期待


于是,当刷微博、刷淘宝的人们看到了这次直播,听到“押韵狂魔”朱广权说:终于到了我们擅长的领域——买买买。为湖北拼单,不仅有美食,更是一次善举,很多人表示,为了湖北,胖三斤十斤,我都愿意。这温暖的善举背后其实是广大网友对湖北灾后成长的期待。


02被短平快充斥的视频时代,是广大网友对文化提升的期待

视频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你随处可见刷视频的人们,有孩子、有青少年、有中年人、有老人。这本身就显示了人们对文化娱乐生活的渴望,这种渴望在疫情下显得更加突出。

朱广权、李佳琦直播引1.2亿围观,透露网友的三点期待


4月9日,58同镇通过对6315份有效样本的统计调查,发布《疫情影响下的中国下沉市场休闲娱乐洞察报告》,统计显示,疫情期间,98.62%的用户有看短视频的习惯,89.79%的用户有看直播的习惯,而购物直播更是挤进直播偏好的前三甲。

但是,无论是直播还是视频,由于平台的进入门槛低,题材娱乐化、同质化严重,短平快时代早已透露出文化的失落。人们对文化底蕴的提升显示出更多的追求。当网友听说,老罗罗永浩要直播带货的时候,一度引发热议,直播当天更是引来4800万网友围观,其中不乏有一部分人是带着看笑话的心态,但更大一部分人期待能够在老罗的直播间,听到文化水平更高的段子。然而,直播后,网友很失望,因为没有段子,只有不熟悉的产品介绍和叫卖。

朱广权、李佳琦直播引1.2亿围观,透露网友的三点期待


而老罗直播5天后,押韵狂魔朱广权的这场公益直播满足了人们的期待。很多网友表示,原来看直播还能学到这么多知识!这简直是一场大型文化网课直播,满屏的知识点,那句“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仿佛把我们带到高中的数学课堂。网友高呼“文化带货”的逼格真是太高了。期待央视能够有第二场、第三场……更多的“文化带货”直播。

网友释义“文化带货”,一种清新的新型直播带货风格,让网友在买买买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发出灵魂感叹:“我也好想这么有文化”。

其实,这场直播引发的叫好声,背后显示出来的是人们对同质化内容的审美疲劳,对过度娱乐化的担忧焦虑,更是对短视频和内容直播的文化提升的期待。


03被互联网推动的融媒体时代,是广大网友对官媒平民化的期待


杨澜在《正大综艺》开播的第一集里说过一句话,因为这句话,初出茅庐的杨澜被部主任领导开会点名批评,这句话是“希望我们的节目能够为大家在茶余饭后增添一些生活情趣”。今天看来稀松平常,当时确是禁语。这就是90年代的媒体环境。官媒的作用主要是:教育人民、团结人民,而不能为生活添加情趣。当然,那时候的人们也没有别的选择,你给我什么,我只能看什么。

朱广权、李佳琦直播引1.2亿围观,透露网友的三点期待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接近9亿国人在网络的世界里接受讯息,人们的世界更大了,广播、电视、媒体不再是唯一选择,甚至没有他们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没什么影响。网友们每天沉浸在信息的洪流中,可供选项太多,眼光也变得越来越“挑剔”。广播、电视、报纸等以官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如果想要继续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必须融合,必须创新,必须走下神坛,必须走平民化路线。

这次公益直播中,朱广权的背后是央视,是官方媒体,而李佳琦代表的是手机屏幕前的你我,很多人说,李佳琦看到广权叔的样子像极了屏幕前的我。另外,有些人的围观是为了看看这对打破二次元的组合能撞击出怎样的火花,多数网友非常宽容:瑕不掩瑜。虽有掉线,虽有尬聊,但是为了湖北,我们看到了真诚,我们期待更多元的组合。

朱广权、李佳琦直播引1.2亿围观,透露网友的三点期待


其实,在此之前,官方媒体也作出过很多尝试:朱广权入驻B站,康辉拍Volg,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说着中国人的心声,连严肃的新闻联播的主播们都开始在网络上展示下播后的生活。昔日那些高高在上的严肃角色,突然有了普通人的温暖和可爱,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就拿B站排名前三纪录片来说,有两个都有官方背景:

朱广权、李佳琦直播引1.2亿围观,透露网友的三点期待

康辉去哪了上热搜


《派出所的故事2019》上海市公安局联合上海广电、东方卫视、B站联合出品,讲述了上海民警的日常生活,在B站收获一票粉丝;《人生第一次》央视网联合上海广电出品,讲述了普通人一生的重要时刻。这些纪录片在电视上的播放量远不如在B站上的播放量,放下架子的官方,才是网友们期待的模样。

网友们也期待越来越多的官方能够走下神坛,走出舒适圈,来到我们普通网友的世界,也期待官媒能够与多个平台进行更多维、更深层的合作。


04结语

2020年的这场疫情已经成为全球灾难,在灾难面前,人们不再囿于眼前的蝇头苟利,而是把眼光放到更为深远的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上。上亿人捧场的公益直播释放了人们的善意,也释放了人们对湖北对中国创伤后成长的期待;朱广权的文化带货把网友们的目光带到了对文化的重视和期待上;广权叔背后的央视新闻再次探索新的领域,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组合,给网友带来对于官媒平民华的更多期待。

朱广权、李佳琦直播引1.2亿围观,透露网友的三点期待


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在高速轨道上驰骋的时代,面对疫情,如此不堪一击,科技在灾难面前无所适从,也许是时候给人文更多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