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糧食大量依靠進口,農民選擇打工都不願意種田,這是為什麼?

以前世界都知道我國是農業大國,袁隆平讓水稻產量一直提升,讓全國人民不再捱餓。為什麼糧食還要大量依靠進口呢?這實際上很打臉。自從八十年代興起了打工熱潮後,農村的青壯年都選擇去打工了,村裡只剩下老殘和弱小,想要種田都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國糧食大量依靠進口,農民選擇打工都不願意種田,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農民選擇打工都不願意種田呢?曾有一網友算了一筆賬“我們村每口人是八分田,一家三口總共二畝四分田,買種子需要二百元,用機器耕田每畝一百五十元,複合肥一百九十元,尿素五十元,除草劑和農藥一百元,用機器收稻穀每畝一百三十元,秋收後不知道能有多少糧食?而如果在外打工,一個人每月大概五千元左右,二個月的工資就能抵上種田一年的收入了。”這位網友的帳算得很實在。

我國糧食大量依靠進口,農民選擇打工都不願意種田,這是為什麼?

其實農民還是非常勤勞的,在我的印象裡這片田地以前全部是種雙季稻的,早稻的時候還放了很多稻花魚,收稻穀的時候免不了抓魚的樂趣。現在再見面已經只有玉米和樅樹了,因為收稻穀是需要幾個人的,村裡的青壯年外出打工不在家,老人們只能在田裡種玉米和樅樹了,收玉米沒有收稻穀那麼怱忙。

我國糧食大量依靠進口,農民選擇打工都不願意種田,這是為什麼?

希望這一片玉米能夠大豐收,不要浪費了農民的辛勤汗水,因為農民確實不容易,在外打工時想回家,而在家種田又不能滿足現在的家庭所需。望老鐵們不要留言罵我,我只是寫出了自己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