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災防控不能再延續“兩眼一抹黑”模式

■ 社論

火場如戰場,滅火就是實戰,我們理應以指揮、撲火全流程的專業化,來保護民眾的生命與財產,保障一線撲火人員的安全。

據新京報報道,4月9日,國新辦就春夏森林草原火災防控舉行發佈會。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周學文表示,深刻汲取近年來造成撲火人員重大傷亡事故的慘痛教訓,突出強化專業指揮能力,由專業的人去指揮專業的滅火工作,突出強化實戰攻堅能力和緊急避險能力,確保撲火人員的安全。

而此前,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也就近期四川省森林火災多發問題,約談四川省、涼山州人民政府負責人,指出當地對火源管控存在“寬、松、軟”,防滅火力量薄弱,隊伍配備率不足以及指揮體系不健全和預案機制不完善等諸多問題和薄弱環節。

今年3月30日,原本是2019年木裡火災的週年祭,可就在這一天,西昌火災致19人犧牲事件再次讓人為之哀痛。

此次不論是應急管理部的表態,還是森林草原防滅火部門的約談,都很有針對性,也都指向了同一個問題——一些地方火災預防與撲救的專業化能力明顯不足。在信息技術已經高度發達的當下中國,如何建立與時代匹配的森林草原火災應急指揮與滅火體系,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問題。

在當下,強調“突出強化專業指揮能力,由專業的人去指揮專業的滅火工作”,不是說說而已,也不僅僅是人員素質提升的問題,而是需要真正建立實時火情監測與預報體系,以及以此為依託的現代化與信息化應急指揮體系與應急思維。

眾所周知,森林火災一般會面臨地勢複雜、氣象多變、火情難測等問題,但是,在當下這些問題並非沒有解決的希望。

事實上,在衛星、無人機已廣泛應用的當下,諸多難點都可以通過這些技術手段來解決。比如,就在4月5日,馳援四川的山西太原民兵遠程滅火分隊對木裡縣北側火場發射滅火彈35發,有效分隔阻斷近300米長的線狀火源。

而此前,針對森林消防中“看不清、聽不到、無法觸摸、盲區多、危險性強”等痛點,早在2018年5月,在川西舉行的森林防火應急演練中,無人機展示了利用激光測距器對火場實施精確座標定位、測量火場面積,將相關數據連同周邊道路交通及取水點等信息實時傳回千里之外的指揮中心,為專業指揮提供決策依據,並能在明火撲滅後,利用紅外探測設備執行火場驗收任務,確保火場無地下火和餘火,防止死灰復燃。

去年9月,同樣是在四川舉行的滅火裝備建設研討現場,森林滅火炮、消防無人機等最新消防裝備齊裝上陣,展示出高技術下更安全、便捷、高效的滅火手段。而隨著這些科技滅火設備與手段的更廣泛應用,無疑將減少人火直接對抗幾率,彌補專業撲火人員不足,甚至一定程度上替代一線撲火人員,從而避免傷亡。

總之,森林火災防控,不能再延續“兩眼一抹黑”的模式了,以此為基礎的指揮體系付出的代價太高了。用科技之光,照亮森林草原火災防控中的盲點,勢在必行。

在此基礎上,基層森林草原火災防控也須實現人員的專業化,也只有更加專業化,才能熟練運用這些高技術滅火手段、提高撲火隊員在火場的生存幾率,更高效地撲滅火災。

概言之,火場如戰場,滅火就是實戰,我們理應以戰備的要求和標準,提升和完善火災防控體系,以指揮、撲火全流程的專業化,來保護民眾的生命與財產,保障一線撲火人員的安全。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才能最大程度減少火災救援中的傷亡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