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留学生回国了,年龄刷新了认知:父母真是为孩子好吗

1.5万英国小留学生一直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将心比心,作为父母,谁不牵挂独自漂流在外的孩子呢?

​第1批188名孩子,也于4月3日乘包机回到了国内,别怪鹿妈孤陋寡闻,也可能是贫穷限制了想象,看到回来孩子的年龄,再一次刷新了认知。

英国小留学生回国了,年龄刷新了认知:父母真是为孩子好吗

即便是小留学生,最起码不也得十几岁,到了上中学的年龄吗?可是这些孩子们当中小的才5、6岁。

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上幼儿园就开始留学了。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可能很多父母觉得把小孩送去留学,是对孩子们好。当然父母如何选择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怎样的教育,也是他们的自由。

但是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育儿和孩子教育的妈妈来说,忍不住要问:父母真的是对孩子们好吗?真的是孩子将来想要的吗?


英国小留学生回国了,年龄刷新了认知:父母真是为孩子好吗

五六岁的年龄,正是一个孩子语言和生活习惯形成的阶段,也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没有家长的陪伴,没有中国传统的教育,从小接受西方的教育方式。

可想而知,长大后孩子的世界观会怎样?他们会懂得什么叫民族自豪感,会了解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吗?会知道什么叫爱国吗?

那么小就离开父母的陪伴,孩子从小就亲情缺失,接受不同的文化教育,长大后,恐怕连我们传统的孝道都无法做到吧。

英国小留学生回国了,年龄刷新了认知:父母真是为孩子好吗

这让我想起了“北美崔哥”在《超级演说家》中发自肺腑的狠话:把小孩生在国外,就算“断子绝孙”了!

他这里说的“生”,其实也指孩子从小在国外养。

崔哥毕业于北大国际文化班,后来又出国留学,有三个儿子,从小都生长在美国。

在上小学时,孩子们还都很自豪的说爸爸来自中国,但随着在当地生活习惯的养成,从上中学开始,孩子们虚荣心逐渐增强,都不再跟他讲中文,觉得有失面子。

英国小留学生回国了,年龄刷新了认知:父母真是为孩子好吗

在国内听到别人的孩子叫父亲为“爸爸”时,他很羡慕,因为他的三个孩子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爸,他们只会叫“Dad”,虽然也是爸爸的意思,但却听不出那种感觉。

后来崔哥回国内的次数越来越多,在国内呆的时间越来越长,东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孩子们跟他也越来越没话可说。

这种情况让崔哥很伤感,这孩子还没结婚呢,如果孩子们将来再娶个外国媳妇,到时候孩子也不像中国人,更不会讲中文,那自己的血脉、家族、传统都怎么办?不是提前让自己“断子绝孙”了吗?

英国小留学生回国了,年龄刷新了认知:父母真是为孩子好吗

话虽难听,但说的却是事实,一念之差,可能自己的后代真的就没有所谓的家族和传统了。

鹿妈支持孩子长大出国留学,自己也曾经鼓励过孩子,如果有能力,长大了可以去考世界名校,开拓不同的眼界,学到更多的知识回馈祖国。

但同时也提醒父母,要考虑送未成年孩子出去读书的代价,将来到底值不值?更不能缺少的是对孩子世界观的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爱国教育!不能让孩子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