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客家人的土樓

[散文] 客家人的土樓

[散文] 客家人的土樓

 凡來廈門旅遊,必要參觀土樓,因為土樓絕對是廈門的一張旅遊名片,其名聲早已傳遍中國、乃至世界各地。

去參觀土樓的那日下午,汽車駛離城區後一頭扎進了鄉間公路。烈日烘烤大地,天空碧藍如洗,樹葉紋絲不動,連知了都懶得鳴叫。車窗外是連綿起伏的山巒,還有匆匆而過的田野、村莊,以及偶爾點綴其間、形態迥異的土樓。最終,汽車停在了一處村口的土路上,這兒就是福建龍巖永定區湖坑鎮實佳村。前來參觀的遊人蜂擁而至,頂著熱浪朝村裡走去。


[散文] 客家人的土樓


不一會兒,我眼前豁然出現兩座巨大的土樓,一座是圓形的“興慶樓”;一座是方形的“餘興樓”。兩樓牆身的顏色是深黃色的,上面鑲嵌著一個個長方形的白色邊沿的窗戶,樓頂是黑色的方形瓦塊,紅色的大門上方寫著樓名。我不由為這奇特的、巨形的民居而震撼!民居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的積澱,充分反映了人們在特定時期的一種生存狀態;換句話說:民居是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融合的產物。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平八穩、主次分明,反映了皇權統治的社會影響;陝北的窯洞因地制宜、簡單適用,反映了黃土高原的地理文化;徽州的房屋白牆黑瓦、雕鏤精湛,反映了自然特徵和風水意願的理想融合。至於蘇州的園林,山西的大院和內蒙古的蒙古包,均體現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內涵。


由此可見,民居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有其深邃的歷史淵源。那麼,客家人的土樓,又給我們傳遞了什麼樣的文化信息呢?


[散文] 客家人的土樓


進入土樓,溫度明顯地降了下來,厚實的牆體將灼熱阻隔在門外,裡面很是蔭涼。土樓中間是空心的,宛如一個巨大的天井,周邊是一個個排列齊整的房間,大小几乎均等。一樓所有房間沒有窗戶,全靠“天井”提供光源和空氣,探頭朝裡望去,黑洞洞的。順著樓梯拾級而上,可一直攀臨頂層,每層樓都是房間,一間緊貼一間,均為木質結構。整個土樓內部既像一座大型的、立體的集體宿舍,又像一個濃縮的、規整的市井社會。望著那被風雨吹打的斑駁土泥牆面和被時光薰染的黝黑木質樓道,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和懷舊情愫油然而生。

不知遊人最初接觸土樓時,最直觀的感覺是什麼?反正我立即想到了“碉堡”,一種超大型的碉堡。果然,聽導遊介紹得知:這就是集堡壘和民居為一體的土樓。


[散文] 客家人的土樓


土樓的起源,要追溯至1000多年前的南宋。那時,中原一帶的人們飽嘗饑荒戰亂、流離失所之苦,來到這片蠻荒之地。為了生存,他們一方面披荊斬棘,開荒墾殖;一方面建築遮陽蔽雨的棲身之所。在當時的條件下,家族聚居是防禦自然界和人為的各種侵害的一致要求和必然結果,而這樣的居所最起碼要有相當大的空間足以容納整個家族並具有相當強大的防衛功能。於是,這裡自然生長的木材和生土為客家人建造既能防衛又能居住的住所提供了充足條件。他們運用中原古代的版築技術,仿照軍事用途的土城土堡,在定居地夯築土牆,建築土堡、土圍,逐步形成了集軍事用途與居宅合一的新型建築,這就是土樓最初的雛形。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土樓建造技藝的日臻成熟,至明清及民國時期,土樓建造達到鼎盛,各種造型的土樓拔地而起,如圓形、方形、五角形、八角型等等。


[散文] 客家人的土樓


如今,日落長河,硝煙散盡,歷經千百年時光的洗禮,這些造型迥異、風貌獨特的土樓愈發熠熠生輝,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遍佈於閩粵贛的廣袤大地上,像一粒粒藝術的瑰寶閃耀在華夏乃至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那些當初從中原大地長途遷徙過來的人們已逐步形成了一支龐大的遍佈全球的群體,他們有了自己的語言、習俗和傳統文化,也有了一個共同的名稱:客家。我想:一個“客”字,飽含著多少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和悲歡離合啊!

即使在科學高度發達、民居建築時尚新潮的今天,土樓仍然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的一朵奇葩,仍然以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而堪稱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魂。它“像地下冒出的蘑菇”、“像從天而降的飛碟”、“像氣勢恢弘的現代體育館”、“像巍峨蒼樸的古城堡”!


[散文] 客家人的土樓


百度搜索逸飛中文網,欣賞更多精彩文章,詩意每一個平凡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