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捞出重 70吨的"神兽",却露天摆放不保护?专家:无人敢啊

在古代中国,商周时期以及更早之前的朝代,人们主要使用的都是青铜器,在战国时期时,铁器才开始出现。铁出现以后,人们发现,铁比铜要容易得到,而且铁器很轻,与青铜不一样,现代研究发现,青铜的密度是要比铁大的,也就是说打造相同大小的工具,青铜器会更重一些。不仅如此,青铜器的硬度虽然大,但是韧性很差,而铁器的韧性就很好。人们渐渐地觉得铁要比青铜实用多了,铁器的出现渐渐地代替了青铜器,这也是为什么战国时期以后,青铜器就很少出现了。不过铁器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生锈。

黄河捞出重 70吨的

黄河西移,铁牛出现

铁器在空气中会和氧气、水分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生出铁锈,现代人为了不让铁器生锈,会给铁器镀膜,可是就算是这样,也难以控制铁锈的产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时候,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有船只被河底的硬物划伤船体,当时蒲州城里就有传言说,水底有一只铁牛,有老人见过那个牛露出水面。后来到了五十年代,黄河水西移了,这里的河床只剩下了淤泥。1988年的时候,考古学者在黄河两岸进行考古,来到蒲州城的时候听说了这个传闻,就开始不断的在这里寻找这个铁牛的踪迹,时隔一年,考古学家终于发现了黄河铁牛。

黄河捞出重 70吨的

黄河铁牛历史悠久,根据《春秋左传》、《史记》的记载,在蒲州城这个地方,有过很多的桥梁,但是如今这里的桥梁只有现代修建的那一座了,其他的桥梁很有可能沉入了河底或是被河水冲走,经过对铁牛的考古挖掘,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蒲津渡遗址。黄河西移了将近3公里,但是这里的河床依旧保留着,根据历史的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人们为了渡河,想到了制作一座铁索桥,这座铁索桥需要重物固定两端,所以唐朝的工匠就耗费了巨大的力量打造了黄河铁牛。

黄河捞出重 70吨的

珍贵文物不保存?学者给出答案

在这个铁牛出土的时候,考古学家还发现了旁边还有"牧牛人",十分的有趣。这黄河铁牛一共有4尊,一尊的重量就达到了70吨左右。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重、历史最久的文物,这铁牛和铁人一出土,就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但是黄河铁牛出土后,就被摆在蒲州城的黄河古道两岸了,很多人就不禁产生了疑问,黄河铁牛这么珍贵的文物,为什么在出土后就露天摆放不将它们保护起来呢?窥视文物的窃贼有很多,考古学家不怕窃贼将黄河铁牛盗走吗?

黄河捞出重 70吨的

其实就算是放到博物馆,若是真的有人盯上了黄河铁牛,这也没有办法盗走。虽然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李世民的昭陵被盗墓贼入侵,墓中的石刻昭陵六骏都被盗墓贼盗走,盗墓贼为了方便运输,将这些石刻打碎了。昭陵六骏非常的大,重量也达到了好几吨,但是黄河铁牛一尊就达到了70吨左右,一般的交通工具根本无法运走,黄河铁牛的重量,已经和一架小型的客机相当了,例如波音B737飞机,重量就在56吨左右。

黄河捞出重 70吨的

山西文物局的专家称,这些铁牛是蒲州古城最重要的也是最突出的文物,它们极具观赏性,在挖出这4尊铁牛的时候,考古学家低估了这些铁牛的施工难度,由于这些铁牛太重了,现在他们不敢轻易的移动。文物局的专家没有办法将铁牛完整地运送到博物馆,所以只好将黄河铁牛原地提升了12米进行存放。目前想要将黄河铁牛保存起来,是个不小的难题,这样的难题现代科学无法做到,只能等待后人来解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