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學演講,千萬別錯過這本書

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有兩位專業課老師的上課方式,很是特別。

一位是金融學老師,一節課90分鐘,他會花80分鐘跟我們講故事,然後用剩下的10分鐘匆匆念一下本節課的知識點。同學們聽得是津津有味,可細想這節課老師都說了什麼?不記得了,沒什麼重點。

另一位是微觀經濟學老師,90分鐘的時間都在講專業課,全程都是理論知識。他備課非常認真,國內外的資料都用上了,可真的是太枯燥無味了,同學們聽得犯困。

直到我看了《全腦演講》這本書,才知道原來這兩位老師是典型的右腦思維和左腦思維。大量的研究實驗表明左腦偏理性思維,右腦偏感性思維。

每個人的左右腦偏好又是不一樣的,理工科的人更偏向理性的左腦思維,文科生更偏向感性的右腦思維。

如果你想學演講,千萬別錯過這本書

《全腦演講》的作者大衛祁,在專注了10年的演講訓練後,針對左右腦的思維方式差異來研究演講風格的不同,大衛祁認為,思維習慣會決定一個人的演講方式。

從內向害羞、不敢和陌生人講話,到成為一名演講教練,服務五百強企業。大衛祁用他的親身經驗告訴我們,優秀的演講者一定是會用全腦演講的,左腦思維讓觀眾聽得懂,右腦思維讓觀眾愛聽。

《全腦演講》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篇,講左右腦思維的訓練方式;第二部分,講如何面對演講恐懼;第三部分是應用篇,講在求職面試、知識分享、彙報工作、競聘演講等常見場景中,如何運用演講的方法和技巧

一、左腦思維讓表達清晰易懂

演講的第一要務就是傳達信息,通過簡單易懂的語言向觀眾傳達自己想要分享的觀點或知識。如果一場演講下來,聽眾都不知道演講者要講什麼,那麼無疑這是一場失敗的演講。

那麼,如何才能讓表達清晰易懂呢?那就需要用到理性的左腦思維,它包含了三項能力:概括力、結構力和論證力。

l 概括力

概括力,就是總結提煉的能力。看完一本書,你能用一句或幾句說明它講了什麼嗎?看了一部電影,你能簡單說說導演想傳達什麼思想嗎?

作為演講者,在開始演講前,我們要知道演講的目的是什麼,想要的觀點是哪個,如何用一句話來概括。想清楚了這些,聽眾才能快速理解演講的重點。

平時我們可通過練習一分鐘演講來訓練概括力,比如看完一篇文章、一本書,一個TED視頻後,讓自己在一分鐘內把內容要點說出來,儘量用最少的文字說清楚一個觀點。

l 結構力

有了明確的觀點,要想讓零碎的想法變得有條理,則需要用結構化思維來表達,也就是結構力。常用的結構模型有總-分-總、問題-解決方案、為什麼-怎麼做-做什麼。

“總-分-總”適用於大多數的演講場景,結構清晰,重點突出,尤其適合演講新人使用。而“問題-解決方案”用於聽眾對問題非常明確,想要針對性解決方案的演講場景。如果想要激勵或說服聽眾,則用“為什麼-怎麼做-做什麼”最好。

《全腦演講》裡提到,在演講前寫好大綱可以加強演講的結構力,可用思維導圖設計大綱。

l 論證力

明確的觀點,清晰的結構,可在演講時也會收到聽眾的質疑,他說的是真的嗎?有那麼誇張嗎?這就需要通過客觀事實來論證觀點的能力,即論證力。常見的方法有舉例、數字和引用。

如果你想學演講,千萬別錯過這本書

馬雲就是數字論證的高手,有次他在國外一個論壇發表演講,為了描述中國市場的巨大,他說這麼說的:“中國有5億人開始在網上購物,每年有1.3中國遊客在全球旅遊。現在我們有3億中產階級,未來將達到5億。”如果你在現場,是不是也會哇的一句,中國市場果然巨大,商機無限啊!

二、右腦思維讓觀眾愛聽

如果一場演講信息量很大,乾貨滿滿,那也只是50分的演講,要想達到100分,就需要充分調動右腦思維的能力。讓觀眾聽進去,才是100分的演講。右腦思維分為聯想力、共情力和即興力。

l 聯想力

聯想力是指演講者能夠用形象生動的畫面來表達抽象文字的能力,比喻和類比可以調動聽眾的聯想力,使演講在聽眾腦中形成一個個畫面。

就如那個廣告:“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三億多杯,杯子圍起來可繞地球一圈”。這就是商家在用類比的方式,雖然我們感覺三億多杯很多,但還是不夠明確,可當它類比成繞地球一圈,我們就接受了香飄飄的銷售的確很高,受大家歡迎。

如果你想學演講,千萬別錯過這本書

l 共情力

共情力是指演講者能夠察覺聽眾的情緒,並改變聽眾情緒的能力。講故事和幽默感都是高共情力的表現。

上過新東方英語培訓的學員都反饋過,老師個個都是段子手,特別幽默,也特別會講故事來調動課堂的氣氛,把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有趣起來。這就是新東方老師的共情力。

l 即興力

在演講時,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忘詞了、PPT出問題了、聽眾提問難解答的情況,這就需要即興力來救場了。提前想好這些問題的應對措施,才能在問題出現時,應付自如。

三、如何克服演講恐懼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次測驗,得出結論:比起死亡,更令人恐懼的竟然是演講。怎麼克服演講的恐懼?大衛祁提供了兩個建議:提前準備和演講時轉移注意力。

如果你想學演講,千萬別錯過這本書

很多人恐懼的原因是覺得自己準備不足,這就要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了。對於演講新手而言,別無他法,只有反覆的練習。“臺上講一次,臺下練10遍”。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在演講前要寫逐字稿。時間不夠的話,也一定要寫一個演講大綱。

即使做足了準備,有時也會因為在演講時,過分關注自我而導致緊張的情況。為了減少過分的關注自我,在演講時,就要學會轉移注意力。使用舒服和自信的姿勢,有助於我們在演講時表現的更自信。

羅振宇說:當今社會,人最重要的兩項能力,其中一項就是演講。

我曾對演講有嚴重錯誤的認知,以為演講是那些外向的人,說虛偽話的人才需要學習的能力。我以性格內向為由,我不會演講,我也學不會演講。

可當看完了《全腦演講》,我才知道自己對演講有多大的偏見,掌握方法和勤加練習,演講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